宁翘肯尽心,不是为了十一阿哥。终归也是为了多尔衮的路能走的平顺些。
多尔衮要权衡的利弊太多了,只怕这些细枝末节他懒得理会。
可这样好的能够拿捏宸妃的机会,宁翘不愿意错过。
多尔衮又肯放手让她去做。这个男人待她的心意,不容忽视。
出得关雎宫,宁翘是早有准备的,她也不肯叫人看出来,便只管做出一副冷淡神色,叫人看不出喜怒,但绝不会让人看出来她和宸妃平静的达成了共识。
宫里头的眼睛太多了,宁翘出来之前就叫烟水烟清把宸妃给的东西藏好了。
外头是谁也看不出来的。
只是她来关雎宫一趟,又明显比另外两宫的时间要长些,只怕皇后与庄妃不可能没有动作的,可这就不在于她的事情了。
宸妃也在深宫数年了,她们姑侄姐妹自己斗去,宁翘很可以不必理会的。不过从旁关注还是可以做到的。
宁翘回来给宁克申写书信,他们一路南下,遇到许多的事情,都详细记录下来,再遣人悄悄送回来。
沿途风貌地形,所遇官服民人动乱之事,也全都记在上头了。
南边正是乱的时候,对关外防御甚重,是费了些周折才能进去的。
但这一份乱,倒是正好方便了宁克申他们行事。
宁翘接到这些书信,自己都没拆,直接就送到多尔衮跟前了。
倒是多尔衮毫不在意,往往当着她的面拆开,揽着她一同观看。
宁翘自然也就跟着一起看了。
有时候品评几句,其实也是想了解多尔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为政理念。
作为领兵入关的第一人,这位睿亲王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而那些簇拥着他的人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
毕竟在关外做亲王,和在关内做摄政王是不一样的。
又或者。
在关外做皇帝,和在关内做皇帝也是完全不同的。
第120章 深藏
宸妃倒也是个谨慎的人。
给宁翘的东西并不是李佳氏给她的原件。
便也是女真小字的,但宁翘一看便知道,这是叫人誊抄过的。女真小字并没有那么多的人会写,即便是照着抄也不会写的很标准,因此一看就知道是抄过的。
而且所给的抄件并不是庄妃的字迹。也就是说,这个原件宸妃不只是抄过一遍的。宸妃甚至贴心的将她们所译出的版本放在里头了。
宁翘给拿出去了,她是不需要这个的。
李佳氏的生子秘方并没有那么多。也不似汉家典籍那样多少卷多少章的。它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的,短小精悍,意义只要是确定下来,也是很好理解的。
就因为是女真小字,所以才会难懂一些。
宁翘这边将东西都译出来之后,就开始慢慢的比对。看看她所拥有的这一份和宸妃所得到的这一份是否是完全一致的。
这个工程倒也不算如何浩大,但也很是花费了宁翘一些时日的。
竟是过了一个年节,过了个极冷的冬日正月,积雪尚未化全的时候,宁翘才比对出来了结果。
宸妃的那一份,还真的跟她的不一样。
这活儿宁翘一个人是干不来的,烟雨烟霞几个丫头八旗的出身,但是年纪不大,自然不懂得这个,就是乌喇嬷嬷从旁协助的。
结果出来的时候,宁翘看着纸上未干的墨迹出神。
乌喇嬷嬷在旁轻声道:“主子的这一份,应当是真的。”
宁翘道:“何以见得呢?”
乌喇嬷嬷道:“奴才不懂药理。原本也是不识字的,这些还是后来在外头办差执事时自个儿学的。那会儿背地里知道主子爷是给奴才撑腰的。奴才也不愿意拖了主子爷的后腿。就悄悄的学了这些,就想着有朝一日总不能什么都不会,总是要有个傍身的。将来没人懂这些了,奴才懂一些,就能给主子分忧了。”
“这几句话粗看也没有什么不同。但细究起来,照着宸妃娘娘这一份这样换了,又照着这样休养,这身子骨是必然要出问题的。气血逆行,不顺天时,滋补过盛而不思动静,这不是适合孕育子嗣的环境。”
“若孩子这样长起来,轻则先天不足,重则,许就是有什么疑难杂症了。”
乌喇嬷嬷跟着宁翘研习这么些时日了,再是不通药理,这会儿也能懂得一些了。
宁翘手里的那一份就是顺的,这一份是反的。
宁翘道:“礼王先福晋一去世,她族中的人都是年轻一辈,也没有谁能解答明白这些。如若不然,咱们当初私下打探的时候,也不会人人缄默不肯出头了。”
无人辨别真伪,无人能够甄别意思,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这东西当初多尔衮也是看过的,多尔衮当时认为无错,还跟着做了一回,证明当时给的就确实是真东西。
且人的身体是不会骗人的。
她当时备孕的时候并没有身体不适,也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反而神清气爽,体态舒适,后来果然就怀上了。
而且四阿哥和二格格生出来确实也很好,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如今拿到了宸妃给的东西,再看宸妃私底下送来的备孕时期怀孕前期还有后期以及产后的脉案记录,这就看出问题来了。
宸妃的身体其实是不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