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除了是因为袁春这套歪理从来没有人说过,让贾敬觉得新奇神秘之外,其实也跟他的经历有关。
贾敬的童年是在他爹贾代化的棍棒之下度过的。
连隔壁荣国府的下人们都知道,他爹贾代化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要打人,“什么儿子,简直是审贼”。
而且他论排行也是老二,上头还有个嫡亲大哥贾敷。听说是八\\九岁上病死了,但是也有传言说是被打得太厉害所以才会早亡的。
贾敬在这种家庭长大,心里阴影那肯定不是一般的大。他对自己的儿子贾珍那么放任自流,说不定也是出于这种逆反心理。
明明读书很厉害,却竟然无比痛恨读书,这显然不是一般的心理创伤了。
后来他虽然中了进士,但是也无意当官,反倒是对道家那种追求自由、道法自然的观点十分赞同,也身体力行到玄真观修行,说不定也是为了治愈童年。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效果。
没想到,今日偶然回家,跟隔壁西府里的大侄女儿闲聊几句,竟有了不小的突破。
他当即来了兴致,不免又跟袁春说了不少掏心窝子的话,竟似把她当成一个忘年之交、修行的同好了。
起先他还感觉袁春小小年纪,又是女眷,能懂什么大道理,所以态度上多少还有些轻慢之意。
结果没有想到,稍微聊了几句之后,他立刻就为袁春言辞间的玄妙真理所倾倒。
他虽然性格孤僻,但却是个性情中人,一旦认同了某个人,那是真的会推心置腹,引为知己。
哪怕对方不过是个小姑娘,还是他的晚辈,也并不例外。
于是,这个接风宴兼送行宴,倒是成了贾敬跟袁春他们爷俩探讨佛学道法的学术座谈会了。
贾敬心中高兴,不但素斋吃了不少,果子汁儿也没少喝。袁春倒是吃的不多,不过她这次过来赴宴,原本也不是为了吃饭就是。
果然还是顺便给这位敬大爷灌点儿人生鸡汤,对他的家庭产生点儿正面影响更重要。
事实证明,袁春这顿忽悠效果十分显著。贾敬一寻思,是这么个道理,当即就决定重新回到宁国府,投入万丈红尘,看看世间百态,来参透更深层的道法。
胡氏虽然久病,但是因着这场合隆重,她也不能不出席。
其实身体不舒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心病才是更深层的理由——自从贾敬迷恋修道之后,她基本就形同守寡,实在是心力交瘁,郁郁寡欢。这种情况之下,身体能好了才怪呢。
胡氏原本以为贾敬又跟之前很多次一样,只是回家来看一眼,带些钱财又回去玄真观,没想到他跟袁春说了一会子话,居然就改了主意,准备回家来长住了。
胡氏不免是又悲喜交加,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等到这场家宴结束了半天了她才想起,这既然都是元春的功劳,她这个做堂伯母的也不能不领情。
想到元春这孩子一贯聪明乖巧、才貌都是最出挑儿的,原本也是她极喜欢的小辈儿。却不料居然被皇家狠心发配到京郊去带发修行,着实可叹可怜。
胡氏不免又是一番感慨,当即开了自己的私库,打发了尤氏给袁春送了好些东西来。
袁春收到了之后,郑重地道了谢,转眼就又把这些东西都交给抱琴和鸳鸯,登记造册、整理入库。
虽然说她没有时常查看账本儿,但是对自己的家财也大概有点儿数。
反正呢,在这京城里头,她应该也算是排得上前几号的小富婆了。
有了这些钱,她简直可以过着为所欲为的生活。
就差赶紧把皇家这个“抢椅子”游戏对付完了,跟四皇子和平分手,就可以过上她梦想中的生活了。
这么一想,连要去京郊那个什么劳什子的华香山开荒都不觉得是什么苦差事了。
何况交通也不算太不便利,什么时候想家来,坐个马车回家看看就完事儿。
袁春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又像模像样地请贾敬占卜了一卦,得了个三日后的“良辰吉日”,宜出行,这才将出发的时间彻底定了下来。
为了表示对这件事儿的重视,她还专门写了个折子给皇帝。
这种面子上的事儿,她一向都做得完美无缺。除了本身的习惯之外,在扬州行宫的那大半年里,跟着四皇子朝夕相对、同起同坐,也学了他身上不少好习惯。
所以说,室友和邻居的选择,实在重要。
希望贾敬这次回家,能够对红尘中美好的事物有个更好的认识,别总想着出家炼丹什么的了。
对于胡氏夫人和还没出生的惜春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儿。
她这个做堂侄女和堂姐的,也只能帮她们到这里了。
家里的事儿处理完了之后,袁春就等着去华香山了。
这中间,宫里头倒是风平浪静。除了袁春递折子进去汇报进山的日子那天,宫里头派了个公公来给她回话,又送了点儿东西装样子外,再没有什么其他的反应。
太子也好,八皇子也罢,两边儿的人马都没有人轻举妄动。
四皇子那边儿也没有什么音信。
听说是一直被留在宫里没有回来,连工部的差事都没去,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袁春便也就不再过多关注宫里的情况,只安心准备进山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