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有了继皇后入宫。
现在想来,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这中间的事儿,也是细思极恐。
不过对于甄家和皇家来说,死个把女儿和妃子跟家族和皇室的力量制衡这种大事儿相比,也不算什么事儿。
于是甄贵妃就这么变成了某某皇贵妃,风光大葬,甄家得了一波赏赐,皆大欢喜。
然后现在又到了太子这一代,甄家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那肯定是一定要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果然,甄家那位大姑娘就成了太子的人。
毕竟,在通常人眼中,太子就是下一任皇帝。若是想要往皇家送人,送给太子那是肯定没错的。
不送给太子,难道要送给行将就木的老皇帝。
那必须不能够。
总之,先把位置占了就对了。
甄家这么想,柳家和卫家也是这么想的。
情势如此,皇帝也只有同意了。
于是皆大欢喜,只有皇帝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贾家反倒成了一股清流,在皇帝那里暗暗加了些分——这当然是暗中,明面儿上,贾家反倒是那个不肯把女儿献给太子的异类。
这也是贾母很生气的原因之一。
袁春对此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见到贾母生气又失望的脸色,还是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王夫人月份已经不小,此时也在贾母房中陪着,看着袁春有些欲言又止,只是碍于贾母在旁,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你这几日在宫中如何,也不给家里送个信来,老太太一直惦记着你呢。”
这就很委婉地提示袁春,要好好说话,老太太生气了。
不过她不说,袁春也看得出来。
只是既然王夫人给了她这个台阶,袁春也不能不接,故此当下就对着贾母赔礼道:“是元儿的不对,老太太别生气,元儿这厢给您赔礼了。”
她一边儿说一边儿观察贾母的反应,见老太太的态度有所缓和,但还是有些不满最重要的是不解的神色,便索性屏退左右,只留下贾母和王夫人,然后将宫中的情况简单说了几句。
当然,说是简单,她也格外留了个心眼,甚至不惜利用自己所谓的“神仙眷顾”体质,讲了一个半真半假的“梦”。
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她觉得还是有必要让家里的人明白,现在可不能随便乱站队。
最安全的办法是不站队。
靠着跟太\祖太爷一天生日的便利,偶尔假托一个托梦什么的“假传圣旨”一下,还是很好用的。
只是这事儿必须保密,所以她选择在关键时候用。
而且选择跟贾母和王夫人说。
剩下最多就盯着贾政别犯错——虽然说,他那脑子,主要都放在学术上面去了,然后就剩下了忠君爱国,至于太子,那也是附带着的,倒也不用太担心。
东府里的情况就稍微复杂了点儿,但是因着没有什么人能够做官,倒也比较安全。
就是贾珍跟太子走的也挺近,不然也不会让他的独子娶了太子的女儿了。
这事儿不太好办,好在暂时还不用管。
先可着一头儿,保个大的吧。
果然,袁春隐晦地把祖宗训示要贾家不要站队的事儿一说,贾母和王夫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听袁春这么一说,俱都吓得面色惨白——谁也不想掺和皇家夺嫡的事儿,虽然说现在太子的位子很稳,但是到底还是皇上大。
保不住今儿是太子,明儿就什么都不是。
这种事儿,虽然说匪夷所思,但是也不是没有。
戏文里不是也唱过么,什么狸猫换太子……但凡皇家的事儿,听起来多奇怪也不会觉得奇怪了。既然是老祖宗亲自托梦说的话,那肯定是要听的。
而且这还是袁春亲口说的,那就更加做不到假了。
贾母和王夫人对此深信不疑,加上袁春一向乖巧,又是贾母心尖尖上的人,贾母就算生气也不能真的不搭理她。
一看到她那张漂亮的小脸儿,那真是什么脾气都没了。
何况这还是事出有因呢。
就说她们家袁春最是懂事儿,万万做不出私下定情的事儿来的。
贾母叹息了一声,还是没撑住,亲手扶了袁春起来,红着眼眶对着她道:“祖母年纪大了,也不懂宫里头的事儿,但是你总该跟家里递个消息才是。”
她肯说话就证明已经原谅了袁春了。
本来嘛,就算再怎么算计家族的前途,袁春到底还是她一手养大的,总是希望她好的。
只是,这跟她之前的预想不一样,这才让她气愤不已、继而伤心难受了。
那四皇子是个什么东西,一个不受宠的,跟在太子身边儿的小弟罢了。甄家的姑娘可是嫁入太子府了,那以后自家的宝贝孙女元春岂不是要低了她一头。
再说若是正妃也就罢了,还是给这四皇子做侧妃,总觉得这事儿透着诡异,简直是有点儿侮辱人了。
现在袁春把态度表明了,不是不尊敬祖母,也不是跟四皇子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私情,而是实在情况紧急,迫不得已,那这事儿就算过了。
不过把事情都说开了之后,贾母反倒担心起来,拉着她忧心忡忡道:“那四皇子可是稳当的?太\祖太爷可还有什么其他的指示?”
袁春摇了摇头,又把这事儿是继皇后亲自安排的跟贾母说了一番。当然里头还加上了些自己的分析——跟贾母相处了这么长时间,袁春已经十分擅长夹带私货,并且能够做到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