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真如此,那也定是儿子没了活路啊,爹你继续看下去,必定能知道答案!”
朱棣相信,天幕不会真的挖个大坑给他却不替他填坑的。
又朝身旁的长兄看去,决定先卖个惨,遂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抱着朱标的腿道:
“大哥,大哥你要相信弟弟,弟弟对你绝无二心!”
朱标自然是相信老四对他没有谋逆之心的,因此亲自将他扶了起来,对朱元璋道:
“爹,老四平日里最听我的话,我相信老四。”
朱棣在一旁拼命点头,仿佛再说:瞧,正主都相信他!
此时的朱元璋,尚且头脑清晰,要说老四现在有谋逆之心,他也不信。
“既然这样,继续看下去,之后再来收拾你!”
捡了一条小命的朱棣,还是紧紧地靠着朱标,只要大哥在,就没人能动得了他!
【不过没有大将没关系,朱允炆也不需要,他更喜欢用文官,比如他的东宫伴读,坑帝小能手黄子澄。
又比如朱元璋一朝的齐泰,以及名臣方孝孺等人。
登基后的朱允炆,不仅没有按照朱元璋呕心沥血设计的路线走,还很喜欢搞自己的骚操作。
几位皇叔手握大权镇守一方原本待的好好的,可朱允炆就是觉得睡不着觉,不将这些皇叔解决掉,朱允炆怎能睡得着?
这时,就体现出小能手黄子澄的好处来了,作为朱允炆的心腹及幼时伴读,黄子澄很清楚朱允炆的想法。
因此率先上奏,表示藩王在外不利于皇权集中,总之一句话,就是提议要削藩。
可此时离朱元璋去世,也才仅仅过了几个月而已。
老子前脚刚走,你后脚就要对付人家的儿子,就是要削,也不带这样急的吧?这样急吼吼的能削得成功吗?】
-
“爹!你看,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果真不是儿子的原因,您尸骨未寒之际,您孙子就要削藩!”
本来朱元璋是有些生气的,只因朱允炆看来没有这样孝顺他,竟不听他的话执意削藩。
可尸骨未寒是什么东西?!
“闭嘴,你老子还活得好好的!”
朱棣那张破嘴再叨叨一会儿,朱元璋可不能保证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说到朱允炆心坎上的奏折,当然被朱允炆欣然接受,并且决定啥事都先靠边放着,现在削藩是大事!
然而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了多个就藩的皇叔,到底该从哪个着手削起,这是个大问题。
于是召来大臣们询问,说是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其实主要是黄子澄为主,齐泰方孝孺等人为辅。
齐泰等人觉得,若要削藩,首先该削实力最强劲的燕王朱棣,否则将燕王留到最后恐有波折。
若朱允炆采纳了这个建议,估计削藩之路会走得平顺些,可朱允炆他不是一般人呐,他有个坑帝小能手在一旁候着呢。
坑帝小能手黄子澄觉得,削藩呢,一定要先削弱的,最后再上强的!
况且燕王在朱元璋一朝时颇有战功,在军中很有些威望,不如先削其他几个平日里就斗鸡走狗,错处一抓一个准的藩王们。
朱允炆一听,对啊!没错啊!很有道理啊!
就应该先削有错出的实力偏弱的,最后再朝燕王朱棣徐徐图之。】
-
“标儿,这兔崽子真是你儿子?怎么蠢成这样?”
自己没有一点主见不说,还不能分辨朝臣们的有效建议,直接选了最困难模式,这还怎么玩?玩得过老四那个老狐狸?
不要说朱元璋了,朱标自己都觉得自己儿子蠢,朝亲叔下手不说,这一番操作直接将‘无能’二字刻在了脑门上。
而老狐狸朱棣,此时正以不满的眼神控诉着自己亲爹,侄子直接反向操作,能怪他后来造反吗?
【黄子澄还有别的理由呢,都说儒家一向讲究尊老爱幼不是?
那就一定要先对付小的,再去打老的,于是‘老的’那一个朱棣就这样成了被打草惊到了的蛇。】
-
朱棣和儿子朱高炽在殿中看着天幕,互相对视一眼又移开了去。
两人都不知道,该为成为老的那一个而高兴,还是不高兴…
怪道当初朝廷也不差打仗的将军,最后能打进京师,原来朱允炆身边尽是这些出‘好主意’的大臣哇?
【既然决定了削藩,那就要着手干一票大的,不过在削藩前,得填饱肚子不是?
不然,朱允炆作为晚辈,没底气对上这么多长辈皇叔们!
虽然朱允炆生长于宫中,可他最爱吃的却并不是宫中的食物,而是外头的市井美味。
原来当初还是孩童时,朱允炆只是个庶孙,想要溜出宫去玩还是挺方便的。
宫外的生活那叫一个多姿多彩,幼年朱允炆直接被糯叽叽的糕点吸引住了目光,摊主叫卖着,梅花糕新鲜出路喽~
现在朱允炆即使贵为帝王,然而碰上大事时,还是想吃一口幼时的梅花糕来取悦一下自己。
不过宫中是永远做不出那等市井之味的,朱允炆决定微服出巡,还捎带上自己的‘得力干将’黄子澄。
没想到陛下出去游玩还带上自己,黄子澄擦了擦激动的泪水赶忙跟了上去。
走到儿时卖梅花糕的小摊前,朱允炆发现摊主都已经从父亲换成了儿子,一时又想起来自己已经故去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