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汉世祖 第11节
  “殿下请。”
  第24章 天福十二年
  新朝既立,新皇登基,本该万象一新,但晋阳城中的百姓很快便发现,除了刘知远从北平王变成皇帝之外,一切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官还是那些官,军队还是那些军队,晋阳城头,高高竖着的新旗,仍旧是“晋”字号。
  刘知远并没有急着更改国号,为了表示继承后晋的正统性,只废弃了“开运”这个年号,转而沿用晋高祖石敬瑭的“天福”年号,称天福十二年,并且当着群臣的面,语气怅然地说了句:予未忍忘晋。
  当然,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刘知远初登皇位,怎么可能毫无作为。首先便下诏,免晋阳百姓本年两税之外一切杂税,以筹拥戴之功。
  原本刘知远脑子一热,是想全免税收的,被王章竭力劝止了。国家危难,正是耗费钱粮之时,河东的财赋大部来源于太原府,若免了晋阳的财税,损失可就太大了。
  同时,刘知远派出了数十路使者,分赴各州,向天下宣告他登基称帝的消息。对于临近河东的州县,似晋州、潞州者,更派了几名专员前往,诏令归附。晋潞两州,当河东南下的要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节度使都去汴梁觐见耶律德光了。
  其后,刘知远连下两诏,诏令天下,其一曰:诸道为契丹括率钱帛者,皆罢之。其晋臣被迫胁为使者勿问,令诣行在。自余契丹,所在诛之。
  这是彻底宣告与契丹翻脸了,厘定敌我。诸道州官吏军民,深受耶律德光“括钱令”、“打草谷”之苦,刘知远针对中原百姓最痛处做文章,他这个新皇帝自然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人心,得到黔首的认可。
  至于那些“被胁迫者”,不论他们是否真的是被胁迫,都是值得拉拢的。而最后一句,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正正经经的“杀胡令”了。
  可以想见,刘知远这一诏,哄传天下后,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中原河北的后晋遗臣、士民包括那些趁势而起的江湖草莽,必定有所反应。
  事实上,在刘知远称帝之前,在关右陕州,已经有人为天下首倡,正式掀起了反抗契丹统治的浪潮。
  至于第三诏,则是在晋阳高举义旗,募集天下智勇之士,共讨契丹。这就是一纸募兵令,但打着讨灭契丹的大义旗号,以如今的大环境,效果会很好。
  募兵的建议,是刘承祐提出的。这些时日,有不少人因中原、河北局势动荡,来河东投奔刘知远,这些人中,或有智谋,或有武勇,有不少人才。
  对刘承祐的建议,刘知远也是果断接纳了。他也是虑麾下兵力之不足,想要对付契丹人,就河东的五万步骑是远远不够的。
  何况,就算驱逐了契丹,还要有足够的力量去弹压天下,石晋的那些地方节度们,可不一定都会对他刘知远心服,或者说一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他,梁、唐、晋几度王朝更替,都是这般,轮到刘知远,也不会例外。
  再者,中原动荡,牵动天下,南方的那些割据政权也不会安分的,同样不得不防。高从诲前番遣使劝进,后蜀干脆发兵占据了秦、凤、阶、成四州,南唐也接受了大量南逃的淮北军民,若不是要收拾闽国的残局,说不定李璟也敢壮着胆子在淮北咬上一口。
  刘承祐有此远见,刘知远自是喜而纳谏,对扩充实力,他是不会有什么抵触的。至于兵力扩充之后,所带来的财政上的压力,自有杨邠、王章等人去头疼。
  刘承祐与刘知远说道过,契丹人可在中原、河北抢了大量的财富,若能将之从契丹人手中夺取……话没有完全说透,但刘知远显然动心了,不过也仅止于此,哪怕再眼红,也得看机会,契丹的军队终究不是好相与的。一切,还得以夺取江山为重!
  接连几道诏书之后,刘知远再度重启了“东进”的计划。刘知远不是个半途而废的人,或者是想要将之前的戏演完,说要将石重贵与晋太后“救还”,善加恩养,以报前朝国恩。
  十五日因为“称帝”之事耽搁了,于是重新定下了出征日期。这回,选在了二月十八。
  在这几日间,刘承祐十分地忙碌,积极地从晋阳诸军中挑选精锐,以填补禁宫。对这个差事,刘承祐十分上心,选拔精兵,这是难得的机会。
  他的想法比较多,刘知远的安排,挑选兵士以为禁兵,以卫宫城。在刘承祐看来,有点区别于“侍卫军”另组“殿前军”的意思,虽然刘知远还没有正式下诏,将河东节度诸军正式升格为侍卫亲军。
  哪怕刘知远并没有那个想法,这种挑拣精锐,整饬军队的机会,刘承祐也要好好把握。赵匡胤如何在殿前军中崛起的,除了周世宗的信任之外,整饬禁军就是打下其上位基石的重要一步。
  手下的精锐被抽调了,晋阳诸军上至都指挥,下至都校,多少有些不乐意,却没得办法,皇帝要组建宫城禁军,谁敢正面表示拒绝,更不敢去刘知远面前抱怨,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仍归刘承祐管辖的龙栖军,也抽调了一部分,数量还不少,有三百余人。
  被挑选的军官士卒则显得兴奋多了,非精壮者不能被选上,能御前侍卫皇帝,那更是他们的荣幸。光鲜的同时,待遇方面自然差不了。
  后来刘知远的反应证明,他真的只是单纯地想要挑选些军队充实宫城禁卫,被刘承祐这么一搞,就变成了集三军精华成军。从包括龙栖军在内的诸军中,刘承祐凑了个整数,总计挑选了三千士卒以成军。
  亲自检阅了一遍后,对其军容气势,刘知远很是满意,满怀赞叹地感慨了一句:“朕有精兵若此,不需多,只三万,何愁天下不平?”
  由此,刘知远正式决定新组一军,军号也接受了刘承祐的建议,号“控鹤军”。
  控鹤军都指挥使,还轮不到刘承祐,刘知远属意李氏之弟、刘承祐的长舅、兴捷左厢都指挥使李洪信。
  不过对此,刘承祐并没有什么不满,军士大都是他挑选的,虽然没有大的动作,却也借机安插了不少低下级军官。
  比如龙栖第一军左营的那个李都头,刘承祐还亲自接见勉励了一番,同时对此人有了个不错的印象。
  其人名字叫李俭,字元徽。
  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
  称帝的这三两日间,刘知远很忙,忙着接见底下的文武大臣,忙着发号施令,忙着邀买人心。同时思考着,新朝中央机构的人员配置。轻松点的做法,将河东节度原本的那一套班子直接升级便是,但真正操作起来又不可能那般简单。
  在众人期待着的时候,刘知远一点口风也未露,只是暂且拿着“东进”的话题转移视线。
  刘承祐忙完遴选控鹤军的事情后,倒是稍得片刻空闲,却也有限。偌大的北平王府,已然彻底冷清下来,刘承训被召进宫,赐了一座偏殿就近协助处理政务,短时间内,就只有刘承祐暂时还住在潜邸。
  不知何故,拖了两日,此前被刘承祐提了一句的郭荣终于登门报到了。
  于偏院书房中,专门抽出时间,接见其人。
  “郭荣拜见殿下!”
  静静地打量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青年,此时的郭荣,显得很普通,不满三十岁,身形不算高大,长相也是“英奇”,看起来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不过面对刘承祐审视的目光,郭荣除了目光微微垂低外,没有一点紧张的意思,只是淡定地等着刘承祐问话。凝视了许久,刘承祐方才收回了目光,心中难免感慨,在此刻,只怕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有成为“五代第一明君”的潜力。
  “你就是郭荣?”书房中的气氛安静地有些压抑,良久,刘承祐终于平淡地发话了。
  “回殿下,正是小人。”郭荣不卑不亢地答道。
  “果然,并非凡人!”刘承祐幽幽一句,语气似有不善:“我前日便已征召,何以迁延至今?”
  闻言,郭荣脸上没有一丝变化,只是抬了抬眼皮瞄了刘承祐一下,沉稳答道:“小人一直替家父处理府中庶务,需要交代妥善。”
  刘承祐点头,好像接受了这个解释,朝其示意了一下:“坐!”
  “谢殿下!”和刘承祐保持着同样的严肃脸,郭荣拱了拱手。
  “官居何职?”待其落座,刘承祐继续发问。
  闻此问,郭荣平静的眼神中终于闪过了一丝疑惑。按照他的想法,刘承祐此前指名道姓地征召他,应该了解他的情况才是。
  顿了一下,郭荣缓缓回道:“小人只在家中帮衬庶务,无官职在身。”
  “那可真是浪费人才了!”刘承祐说,思吟一会儿,继续道:“我观你严肃笃厚,甚合我意。唔,暂时委屈你为龙栖军法都校,巡检军纪!”
  刘承祐这是要让郭荣去当“军法官”。
  “谢殿下!”郭荣却也没有二话,只是稳稳地起身拱手应命,称谢。
  ……
  刘承祐与郭荣的会面,并没有怎么“惊天动地”,郭荣谨慎肃重,刘承祐也没有将他当作“周世宗”看待,没有表现出什么莫名的激动,就这么平淡地结束了。
  告退之后,郭荣神情终于有了变化,眼中疑思不定。事实上,从郭威那里得知,刘承祐要将他征召至麾下效命之时,他是十分讶异的。
  刘知远称帝,刘承祐已经是新帝国的二皇子了,身份贵重,何以对他这个未见一面、不名一文的郭家养子感兴趣。与郭威讨论过,不管从哪方面看,只有一个理由:拉拢郭威。
  郭威当时还当着郭荣的面感叹了一句:“也许这新朝,将有一场夺嫡之争啊!”
  不过不管刘承祐抱着什么心思,郭荣这边是果断决定应召。一者郭威已经答应了,不好回绝落了二皇子的面子;二者,郭荣自身也是不愿再在郭府“碌碌无为”。
  郭荣以养子的身份,操持郭府事务已经有些年头了,事情处理自是井井有条,当年为解家中拮据,还做过茶货生意。在这个过程中,读书、习骑射、开拓见识。多年的积累下来,郭荣已然按捺不住心中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了。
  郭威与之分析过,新朝之立,契丹仍旧占据中国,接下来河东必然会出兵,挺进中原。时局若此,正是英雄奋起,创立功业的好时机。
  事实上,哪怕没有刘承祐的征召,郭威也不会再让郭荣待在府中为琐碎之事牵绊。早看出刘承祐不会是个甘于寂寞的主,让郭荣到其麾下,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军法都!”心中默默地呢喃了一句,离开之时,郭荣不由回头望了望。
  与刘承祐的初次见面……
  脑中不由浮现出郭威的叮嘱:在二皇子手下做事,需要谨慎。
  讲句题外话,郭荣自被郭威收为养子后,便一直姓郭!
  ……
  稍晚些的时候,一名下级军官,被带到了刘承祐的面前。一身低级军官的服饰,并不能掩敛住那蓬勃的英气,倜傥俊伟,魁梧挺拔,一照面,刘承祐便心生好感。
  此人,便是当初阻止张彦威进城的那名小队长,这段时间忙着刘知远称帝的事,便将之淡忘了。直到整编控鹤军时,又想起了其人,问了问张彦威。
  若是一般的人,是不需刘承祐这般重视的,只因张彦威回报,这名小队长名叫杨业,刘承祐一下子就来了兴致。
  杨业,字重贵,麟州人。其父杨弘信,以武力称雄于本州,是当地的地头蛇。当初,刘知远初镇河东,以弟刘崇为麟州刺史,在当地募兵。当时杨业年纪尚幼,却已展现出了不俗的武力,而杨弘信大概是看出了刘家的大好前景,于是让出众的长子跟随刘崇。
  后来,刘崇被召回太原,杨业也就跟着到晋阳了,刘崇为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他也被安排在军中。五年过去,也才是个小队长。
  显然,此时的杨业,还处在未发迹之时,还没有闯出“杨无敌”的名头。
  杨业的年纪比起刘承祐,应该大不了两岁,但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其自带一股肃杀气质。见到刘承祐,一板一眼地行礼:“卑职杨业,拜见殿下!”
  刘承祐正在吃饭,抬眼看了眼杨业,拾着筷子挥了一下:“免礼!”
  “来人,添一副碗筷!”偏过头吩咐了一句,刘承祐对着杨业说:“坐下,一起吃。”
  杨业被刘承祐这番动作弄懵了,他本是满腹疑思地被唤来,又被二皇子这般“热情招待”,显然是有些受宠若惊了,连忙说道:“卑职不敢。”
  “无妨!”刘承祐还是淡淡地说道:“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在刘承祐眼神注视下,杨业方稍显迟疑地坐下,瞧着桌案上刘承祐那简陋的吃食,不禁有些意外,忍不住望了望表情平静的刘承祐,杨业身体慢慢放松了下来。
  碗筷添上,刘承祐一时没再发话,杨业也不敢贸然开口。大概腹中也是饥饿了,杨业也不是畏畏缩缩的人,于是干脆地拿起碗筷,屋子中,很快便响起了两个人的咀嚼声。
  三盘菜肴,肉虽不多,油腥却挺足,烹饪手法也算不上好,但刘承祐与杨业两个,看起来倒吃得蛮香。一直到盘干碗净,刘承祐放下了筷子,亲自给杨业递了一张湿巾。
  饭都吃了,杨业没再表现出一丁点矫情,接过便在嘴边裹了一圈。
  “杨业。”刘承祐慢条斯理擦拭着嘴角,淡淡地唤了声。
  “在!”闻声,杨业强壮的身躯顿时一绷,目视刘承祐,郑重地应道:“殿下有何吩咐!”
  伺候的仆人小心地入内收拾狼藉,刘承祐干脆起身,招呼着杨业陪他朝屋外走去。表情一如既往地严谨,刘承祐整个人却显得随性了不少:“此刻你心里,恐怕很是好奇,我找你何事吧?”
  瞄了刘承祐一眼,杨业点头说:“殿下所言不错。卑职不过军中一小小队长,担着门候的职责,人既微贱,实在不知殿下何故相召?”
  “你这话,可不像那个锋芒毕露的杨重贵!”杨业明显还是有些拘束,言语并不张扬,刘承祐则摆了摆手:“方今乱世,英雄辈出,你眼下虽只一队长,殊不知,数年后可为一方大将?你杨重贵,难道连这点心气都没有?”
  听刘承祐这么一说,杨业心中愈觉惊奇,他能感觉到刘承祐言语间多有亲近之意。
  下意识地望向刘承祐,只闻他继续开口:“我听闻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猎物常常倍于他人。尝言: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年少轻狂之语,让殿下见笑了。”杨业仍旧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由谦虚答道。
  “你现在,也不过弱冠之年!”刘承祐说。
  杨业不说话了,心里却觉有些憋得慌,目光落在刘承祐那张平静如水的脸上,眼神中的迷惑更浓了。这二皇子,对自己很了解的样子,连自己少时狂语都知道,也不知从哪儿探得的。
  “好了,我也不兜圈子了!”注意到杨业那满脸疑惑,刘承祐停下脚步,平静地注视着他:“我听过你的事迹,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打算调至麾下听用!”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