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209节
  姜星火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掩饰尴尬。
  “地缘均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种是减少力量大的一方,一种是增加力量小的一方.我说的不是废话。”
  “基于这两种方式,地缘均势诞生了五种可用之千百年不易的策略。”
  “分而治之、割肉操刀、军备平衡、合纵连横、支持弱者。”
  ——————
  “等等.”
  朱棣忽然虚虚抬手。
  “李尚书。”
  一听皇帝没叫李卿,李至刚心中便有些忐忑。
  “臣在。”
  朱棣问了一句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话:“给朕说说你们礼部平常都干什么,越具体越好。”
  皇帝还能不知道六部都干嘛?
  李至刚不明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说道:“礼部通常的工作有四司分管,仪制、祠祭、主客、精膳。”
  是的,礼部管的非常的杂,仪制司主要负责朝廷各种庆典及日常活动、会议等的议程安排、组织和筹备,发放各种委任书、印绶等等。
  主客司,其实主要就是外交工作,主要是对待外国和外国使臣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了部分进出境管理、翻译。
  精膳司,主要就是管吃饭,办宴会,从做到吃全过程管理。
  祠祭司,则是负责祭祀相关事宜,譬如去东郊大祀坛祭拜“化肥仙人”.
  哦,对了,化肥仙人其实在礼部这里是有名字的。
  只不过根据古代中国的给神仙起名的方式,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长。
  “化生解灾救苦纾难经国济民富海肥田仙人”,简称“化肥仙人”。
  朱棣闻言,重点批示了一下。
  “以后李尚书的主要精力,多放在对外交往上。”
  朱棣慢吞吞地说道:“大明以外的世界有哪些国家,都是什么情况,大明能从中获取什么利益,或者说有哪些国家能威胁到大明,大明对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对外策略,这些不都是李尚书你要考虑的事情吗?不要每天只把眼睛停留在操办宴会、祭祀这些寻常事情上,多往外看看!”
  李至刚闻言,不惊反喜。
  像他这种人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
  权柄!
  但礼部原本能有个屁的权柄?
  给人盖章发委任状就是个盖章的活,决定权都在吏部手里;办宴会祭祀更是毫无权力的事情;接待外国来朝贡的使者,也没什么权力可言。
  而如今,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要增加礼部的权柄。
  礼部可以代表大明向外国派出使节,了解情况,还可以替皇帝制定对外策略,研究大明在海外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海外有哪些敌人需要大明通过合纵连横来遏制。
  这权柄,可比以前大太多了!
  君不见苏秦挂六国相印乎?
  而此时,隔壁也传来了朱高煦的声音。
  “姜先生,这个地缘均势,能不能举个具体点的例子?”
  “你想拿哪个国家举例?”
  “呃日本?”
  第184章 对日本地缘均势的五条策略
  姜星火甫一听到“日本”这两个字。
  再结合朱高煦有些闪烁的眼神。
  已经知道了朱高煦真实身份的他,便晓得之前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的事情,恐怕已经传到了大明帝国高层的耳朵里。
  或许,如果朱棣比较有执行力的话,此时已经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查看了。
  等等等等
  使者?
  过往的记忆开始在姜星火的脑海里浮现。
  李景隆这小子,不会骗我说去琉球,实际上去的是日本吧?
  这么一想,很多过去未曾在意的细节,瞬间连在了一起。
  想到出发前李景隆如丧考妣的样子,姜星火不由地尴尬的双手交叉,搓了搓手指。
  如果自己不提日本金山银山这茬,按照历史线的原有发展,李景隆应该是没有出使外国这回事的,所以大概率是真的去日本了。
  不过还好,此时是老狐狸足利义满当政,因为觊觎勘合贸易的缘故,对大明的态度很友好,应该没什么生命危险。
  不过此时的日本,好像确实也很适合拿来举例。
  毕竟地缘庙堂这种东西,总得举点学生能有认知的国家做例子,否则的话,自己拿带英举例子人家也听不懂不是?
  虽然姜星火选修的日本史学的不是很好,但也依稀记得,日本的战国时代开启,是从著名的东西军应仁之乱开始的。
  而应仁之乱,距离眼下的时间,也就是六十多年后的样子。
  换句话说,刚刚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日本,其实早就为东西军之乱埋下了动乱的祸根。
  那么如果自己按照地缘均势学说,是否可以提前点燃日本动乱的导火索,把日本这个各阶层矛盾深刻,只是被强势的足利义满暂时压制下去的火药桶,重新点燃呢?
  姜星火剎那思索,便觉得,有可能!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让日本提前六十多年进入战国时代,姜星火就感觉,自己好像功德无量了。
  毕竟,如果按照单极管的推导,猴子不结束日本的战国时代就不可能入侵李氏朝鲜,没有这档子事万历就不会抗倭援朝,不抗倭援朝大明的辽东边军就不会元气大伤,辽东边军不元气大伤野猪皮就不能趁势而起,那也就
  总之,哪怕不来这套单极管理论,能挑动日本内战,也委实是给华夏减少了不少麻烦。
  就在朱高煦颇有些忐忑不安的时候,姜星火终于开口了。
  “日本嘛,是个不错的举例对象。”
  “你们对日本国内的庙堂局势有了解吗?”
  郑和虽然也见过间谍从日本传回来的情报,但是此时他的角色是盗匪,自然不好说自己有那般见识,于是看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全然不知,不过问题是他提的,也只好赶鸭子上架。
  “略有耳闻,略有。”
  姜星火笑道:“嗯,无妨,简单说说。”
  “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地缘均势学说,一条一条地往日本上面套,看看都有哪些适合当下的日本。”
  “第一条,分而治之。”
  “首先来说此时的日本,本就有分而治之的基础,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日本刚刚结束了他们的南北朝时代,跟我们华夏的隋朝统一有些类似,便是地方上依旧有着根深蒂固的各种势力矛盾。”
  说到这里,朱高煦倒是略微明白了过来。
  郑和亦是接话道:“那便是说,就像是北周灭了北齐,而继承自北周的隋朝灭了南陈一般,虽然国灭,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战乱,和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导致看起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可内部分裂的种子早就种下了,或者说从来都没有弥合过。”
  朱高煦捻须道:“俺听说书先生的平话,隋末英雄的故事,便是关陇门阀得了势,大力打压原本北齐、南陈的贵族,历代在河北江南当宰相的世家,到了隋朝的时候连当个小官都做不得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更是耗尽了北齐、南陈故地的民力物力,所以土崩瓦解之势早已有之。”
  “正是如此。”
  姜星火继续道:“而且,不光是之前南朝与北朝的势力有矛盾,如果把日本三岛(北海道尚未开发)看做一个整体,那么西部与东部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的矛盾也非常深刻,就比如他们对大明的态度,就截然不同”
  “这是为何?”
  “因为东部跟西部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西部靠近大明和朝鲜、琉球,他们更希望能做生意,西部的大名,譬如松浦氏、大友氏、大内氏、河野氏等等,如果用分而治之的办法,那么他们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因为他们深切地知道大明的强大与海洋贸易的巨额利润。”
  “至于日本东部,上杉氏、小笠原氏、北条氏、武田氏,他们对大明知之甚少,或者说他们更乐于从日本农民身上获取财富,而不是开展海洋贸易,而且他们的自治性比较强。”
  “或者换言之,日本的东西部适合分而治之,中间的地区,则适合作为他们绞杀的战场。”
  ——————
  “记下来!”
  朱棣沉声吩咐道。
  目前,日本使团里分属不同间谍系统的间谍,已经在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明宁波港到日本松浦氏所辖平户港之间的船只来传递消息。
  松浦氏这种靠着海盗行当维持财富收入的大名,此时有了正当贸易做,反而摇身一变成了打击海盗最积极的。
  没人跟钱过不去,尤其是松浦氏深知有些事情自己不做,别人也会做,那么利益就轮不到自己头上。
  当大明的狗,实在是太荣幸了!
  故此,朱棣对日本的了解,也开始逐渐增多。
  “姜先生说的没错,而且从人口体量上看,大明想要一次性征服日本,几乎没有可能,分而治之如果有可能实现的话,确实是个好办法。”
  这里便是要说,日本此时的人口超过了一千万,而经过了四年靖难之役战乱的大明,人口是六千六百万,当然,这里面是有很多逃户和隐户的,或许真实的人口数字,能达到八千万左右。
  可日本的国土面积,能跟大明比吗?
  所以日本的人口密集程度,其实远远超过了大明,而且这上千万人.别说上千万人,就是上千万头猪,也杀不过来啊!
  一旦群起反抗,朱棣就得掂量掂量,他手下的几十万军队够不够用了。
  而且征伐日本这件事,朱棣又不可能派太多的军队,不然国内也会不稳定。
  何况,此时的日本无论是种族、文化、习俗、语言等等,皆与大明不同,想要短时间内同化,更无可能。
  所以说,分而治之,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东西分而治之,李尚书,这件事就教给你准备,礼部拿个方略出来,相关的情报会送到你那里。”
  李至刚神情一振,人品归人品、能力归能力,李至刚做事的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这种能极大露脸,极大增加手中权柄的事情。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谁会嫌弃自己的权力多呢?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