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 第1461章
  儒家如果还想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自我改革,去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成份,已经渐成共识。
  贾诩本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儒生,而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他对此当然乐见其成。
  他甚至建议刘协将这个观点发表,供其他人参考。
  现在外出游历的士子也多,说不定有人会去实地寻访,探个究竟。
  刘协哈哈大笑,颇有几分得意。
  考试制度初行,有不少读书人还不适应,转不过这个弯来。有些家底比较殷实的就选择了外出游历,既能散心,又能增广见闻,一举两得。
  殊不知,这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他就是要把死读圣贤书的读书人逼出书斋,让他们面对真实的大千世界。
  见得多了,思想自然而然的就会改变。
  至于那些死守着五经不放,不愿意睁眼看世界的人,就让他们埋在故纸堆里吧。
  ——
  南阳,司徒府。
  杨彪看着刚刚收到的诏书,无奈地一声叹息。
  天子去了江陵还不罢休,还要去江南。
  这也就罢了,天子还提出一个将巡狩制度化的想法,让司徒、司空二府讨论一下。
  杨彪一看那个计划,就想到了贾诩。
  这个计划的用意太明显了。
  既然巡狩的内容之一是各地的驻军,太尉必然随行,而幽并凉三州又必然是巡狩的重点。
  让贾诩伴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杨彪让人准备茶水。
  这封诏书不仅发给司徒府,还抄送司空府。用不了多久,周忠就会来。
  不出所料,茶水刚刚准备好,司空周忠就匆匆走了进来。一进门,还没登堂,周忠就气呼呼的说道:“文先,我就说你当初将太尉让给贾诩是一个错误,现在看到了吧?”
  杨彪笑笑,示意周忠稍发勿躁,且入座喝茶。
  周忠嘴里说着喝不下,手却一点也不慢,将一杯热茶直接倒进了嘴里,烫得脸色接连变了几变,险些将茶水吐出来。
  “嘉谋,你慢一点。”杨彪有些无奈的提醒道:“贾文和之后,谁最适合担任太尉?”
  周忠想了想。“君荣倒是合适,只是他最近态度不明,也不知道是受到了压力,还是想法有变。”
  “君荣之后呢?”
  “燕然都护曹操,幽燕都护荀攸。”
  “再往后呢?”
  周忠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得意。“太远的事情,预测没有意义。”
  杨彪哈哈大笑,指指周忠。“你啊,在我面前都不肯言无不尽,还希望别人能对你我推心置腹?”
  说着,杨彪摇摇手中的蒲扇。“三十以下的小辈中,能与公瑾比肩的人不多。”
  周忠端着茶杯,正准备喝茶,听了杨彪此言,目光一转。“还有谁?”
  杨彪用蒲扇指了指西面。“万里之外,正在黑海大草原上兴风作浪的那个小子。”
  周忠眼神微闪,反应过来,知道杨彪说的是沈友。
  根据最近收到的消息,沈友和轲比能的女儿唐苏合情投意合,颇得轲比能欢心,已经代替荀恽,成了轲比能的行军长史,正协助轲比能进军黑海北岸的大草原。
  沈友与周瑜年纪相当,武艺不俗,又有先手,在西域立功的机会要比周瑜大得多。二十年之后,他将是周瑜争夺太尉的有力人选。
  “江东人异军突起,势头之劲,不亚于凉州人。若是天子迁都江陵,只怕荆南四郡也会来分一杯羹。文先,天子这是要对山东士大夫赶尽杀绝啊。”
  杨彪眉头微皱。“嘉谋,有句话,可能不怎么顺耳。可是作为老朋友,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如今之天下,已经不是山东士大夫就能撑得起来的。江东也好,荆南也罢,都不是昔日的蛮夷之地。用不了多久,孙策率领的水师就能将游弋南海,你怎么能还将山东与文明之地等同呢?天下很大,不必发山东山西、江南河北。”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春秋大梦
  周忠有些尴尬,讪讪地点点头。
  “年纪大了,习气难改。”他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自嘲道:“天生嘴快,难免出错。”
  “言为心声。”杨彪不客气地说道:“你心里不这么想,岂能这么说?”
  周忠放下茶杯,严肃的拱手致谢。“是,是。文先教训得是,我记住了,回去就闭门谢客,深自反省。”
  杨彪哼了一声,没有再说。
  周忠与他年龄相当,官职相近,他也不能说得太过,只能找机会提醒一下。
  话题回到贾诩的巡狩之计。
  两人商量了半天,觉得这个方案看似荒唐,却有可取之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天子或者太子安居都城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在开销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经常性的出去巡视,求尝不是督促地方的一个方法,也和天子将民事委任司徒、司空吻合。
  天子在外面巡视,对司徒、司空的干涉更少。
  至于军事,反正天子暂时也不可能放弃,不如暂且维持这种局面。等天下太平,贾诩以及西凉人的影响力渐弱,荀攸、周瑜等人接替,形势自然会有变化。
  退一步说,天子也不是好战之人,兵权在他手中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原则上,杨彪表示赞成,可以进行公开、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