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 第234章
  刘协忍不住又看了荀攸一眼。
  这么准?刚说会有人请降,人就到了。
  荀攸淡淡的说道:“来人或是为人所欺,或是有意诈降,观我虚实,施缓兵之计。陛下可随机应变,不必急于一时。”
  刘协点头赞同,示意虎贲引卫觊来见。
  趁着卫觊未到,刘协问一旁的蔡琰道:“令史认识这个卫觊么?”
  蔡琰停下手中的笔,欠身说道:“他是先夫胞兄,字伯儒,又字伯觎,颇有才学。因少失怙恃,持家有道,颇有才干,是个务实之人。依臣浅见,他不敢有欺君之心,却有被小人所欺的可能。”
  “你归宁陈留,与他有关吗?”
  蔡琰眼皮微颤,偷偷地看了刘协一眼,随即又收回目光。
  “臣归宁陈留,是因为夫亡而无子,与卫氏无关,更非季伯之过。”
  刘协没有再说什么。
  他之所以发问,并不是想为蔡琰讨回公道,而是想试探蔡琰的态度。
  如果所有人都和荀攸一样,反对清洗河东大族,他就不能太简单粗暴的推行自己的理念,以免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蔡琰的回答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她站在荀攸一边。
  ——
  卫觊唱名而入,身如折磬,行参见大礼,一丝不苟。
  刘协暗自点头。
  此人对礼仪很熟悉,绝非粗鲁无知之辈。
  能让蔡邕嫁女儿的人家,的确也不太可能是土豪这么简单。
  “抬起头来。”
  “唯。”卫觊再拜,直起身,抬起头,平静地与刘协对视,不卑不亢。
  卫觊四十左右,面白少须,相貌端正儒雅,只是目光敏锐,透着一丝精明,与普通的读书人不同。
  “你是与卫固是何关系?”
  “卫固乃是卫氏家主,觊之族父。”
  “你来请降,是奉他之命?”
  卫觊不紧不慢地说道:“觊来见驾,的确是奉族父之命,但并非请降,而是辩诬。”
  “哦?”
  “卫氏虽寒族,自曾祖卫暠以儒学名世,得孝明恩泽,葬于河东,数世以耕读传家。太尉奉陛下诏书,持节安抚河东,族父尽地主之谊,多有协助。不料为人所诬,陷于悖逆,诚惶诚恐。闻天子驾临,觊冒昧请命,愿陛下明察。”
  说完,卫觊拜倒在地,连连叩头。“若蒙陛下恩准,觊愿与首告者对质。”
  刘协嘴角轻挑。
  人才啊,反客为主,倒打一耙。
  第一百九十章 相形见绌
  不得不说,卫觊的反击很有力。
  刘协的确拿不出证据,更没有人证。
  本来王邑、杨彪都是人证,但王邑为卫氏辩诬在先,杨彪若能全身而退,非要咬定卫氏造反的可能性也不大。
  如果卫固愿意放弃,他还真没有办法致卫氏于死地。
  师出无名,即使他是皇帝,也不能滥杀无辜。
  荀攸应该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提醒他不要中了郭图的计。
  郭图正是要激怒他,希望他在没有足够理由的前提下大开杀戒,将名正言顺的平叛变成无理由的屠戮,激起更多大族的恐惧和反对,逼着那些人支持袁绍。
  想通了这一点,他也就想通了荀攸将计就计的意思。
  “卫氏未叛?”刘协疑惑地说道。
  “卫氏未叛。”卫觊斩钉截铁。“觊来见驾,正是奉族父卫固之命,请陛下明察。”
  刘协点点头,缓了颜色,随即又问:“既然如此,那朕就给他一个辩解的机会。”
  “谢陛下。”卫觊连忙谢恩。
  能如此顺利地达成目标,他也有些意外。
  不过看到蔡琰坐在一旁,而且身着官服,他也就释然了。
  应该是蔡琰帮了忙。
  刘协转头看向荀攸。“公达,依礼,是应该让卫固来见驾,还是……”
  荀攸躬身说道:“陛下,叛逆是大罪,犯之者当族诛。卫固为人所告,不论有罪无罪,当诣廷尉自辩,而不是派一个后辈见驾,辩解几句就可以脱身的。”
  他转向卫觊,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你们是欺天子年少,不熟悉朝廷制度,还是想施缓兵之计?”
  卫觊大惊失色。“足下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太尉杨公奉诏安抚河东。若如尔所言,卫氏不仅不叛,反而有协助之功,只是为人所诬。只需太尉一言,卫氏便可洗脱罪名,又何必让你一个布衣求见?太尉何在?”
  “这……”卫觊打了个磕巴,一时不知如何解释。
  他主动来见驾,是抱了可进可退的心思。
  如果能成功,则可以挽救卫氏,将来在卫氏的地位必高。
  如果不能成功,也可以洗清自己的责任,不用为卫固陪葬。
  但荀攸一句话,就打破了他的幻想。
  比起他,杨彪更适合为卫氏辩解。
  天子都已经到了,杨彪还不出现,只有一种可能:他失去了行动自由,甚至可能被杀了。
  换言之,仅是限制杨彪自由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卫氏不臣绝非空穴来风,他的辩解也有欺君之嫌。
  就算天子宽容,治他一个不辨是非,为人所欺的罪也是轻的。
  荀攸转身向刘协行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驾临河东,河东臣民皆当奉迎,牵羊献酒,以飨王师。卫固闭门不出,纵无谋反之意,亦非人臣之礼。臣请召卫固治罪。若卫固不来,当以武力讨之,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