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英公务员 > 第2298章
  以色列,以及和巴以问题无关的国家,都在权衡着会议的内容,可能有莫斯科、华盛顿、甚至是伦敦。
  “内政大臣,最近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一些人抱怨移民问题。”布雷斯特百无聊赖的坐在艾伦威尔逊面前,“保守党又热炒移民问题,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了,事实上我们已经很严格了,公民们不应该抱怨,他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自己的存在比非洲的酋长、印度的富商,和马来亚的企业家更加重要。”
  “伦敦并不只是伦敦人的伦敦,伦敦更重要的是大英帝国的首都,而不是英国的首都。我们又不能戳破他们那种一厢情愿的泡沫,确实是很得罪人的活。就像是我们不能戳破选举根本屁用没有,不然选民们也会气愤的,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东西了。”
  艾伦威尔逊体谅内政部的工作苦衷,这确实是一个不太令人接受的事实,涉及到了本质上的问题,但这种问题不能含糊。
  如果可以含糊的话,艾伦威尔逊也不用非逼着好大儿夏洛把口音改正过来了,港普又不是不能用?
  香江人肯定觉得还好,但艾伦威尔逊知道,那真就是不能用,他可没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守着一个鼻屎大的地方过日子。
  “伦敦市民的不满是有道理的,外来移民挤占了一些公众资源,有着更好的经济,确实很让普通市民嫉妒。可那个国家不这样呢?”
  艾伦威尔逊为内政部常务次长灌输鸡汤,但传出去肯定对普通人是诛心之言,“国家不都是这样么,发展的好普通人也不一定受益,一旦不顺利,公民百分之百要跟着倒霉。”
  一切顺利的时候,想要从国家受益还要看政府的良心,万一哪一点不顺了,就是全体国民共同承担,有例外么?反正艾伦威尔逊是想不到例子。
  假设苏联打过来了,政府有无数办法让全体英国人做炮灰,别想着能躲过去,还想往外润?
  贵族可以,都在澳大利亚经营很长时间了,你一个普通人润,当叛国罪是吃干饭的?
  平心而论,他这个无上权威就对英国本土的公民够好了,他但凡是有一点想走捷径的心思,直接就投美,使出所有的力量让苏联赶快解体,英国人就会发现,有足够接受了社会主义普及教育的大量移民,会让这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屁民赶紧滚蛋,你不干有人干,真以为自己是个人了。
  就连布雷斯特也知道,艾伦威尔逊定下的移民底线,一代人的时间,外来移民不能超过英国人口的百分之三,事实上他是想争取到百分之二的。
  也就是英国本土最多存在一百万移民,变成百分之三还是内政大臣,当然不是现任内政大臣放宽的。
  “还是在影视作品上,潜移默化的改变选民们的认识,并且适当的时候透漏了一下关于在马来亚,还有二十五万英国移民的事实,香江还有三万人呢,肯尼亚也有十万人,这些事都应该让他们知道,说句实话,哪一天肯尼亚独立了,又是十万要返回本土的人,就算是不全部返回吧,也够一些社区公众资源紧张了。”
  这件事是不能妥协的,就像是之前说的,这是实质问题,和能够依靠自己的财力和能力移民到英国本土的人相比,有一张选票的选民还真不重要。
  “我看肯尼亚独立真的不远了。”布雷斯特也是白厅的高官,很清楚肯尼亚的统治也是维持不下去的,现在无非就是谈最后的条件。
  肯尼亚的独立也表明,想要在东非重新建立一个英属印度的计划破产,不过这个计划早就破产了,转移到马来亚了。
  布雷斯特刚走,外交部的电话就打到了内阁办公厅,“秘书长,阿拉伯联盟会议的最近进展,要不要送到你那。”
  ‘首相也很关注这件事,送到我这我交给首相。’艾伦威尔逊握着话筒道,“我们还是要尽力为和平奔走的,必须让阿拉伯世界明白,有些选择就是选择战争,做出选择的时候要慎重。”
  涉及到约旦河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以色列的水源问题,这是历史上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源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把以色列的威胁当做虚张声势。
  结果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从此也确认了对阿拉伯世界的自信心。
  这个世界中东战争没打这么多次,约旦河的走向问题需要约旦点头,约旦又是传统上的亲英国家,英国一直压着约旦河的讨论。
  不多时,艾伦威尔逊就到了唐宁街十号,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当然在,他也同时接到了外交部的电话,外交大臣帕特里克也在,脸色颇为凝重。
  显然两人也知道,约旦河的走向对于以色列来说,是一个生死问题。
  “战争一定会打响的,阿拉伯人过于自信了。美国也不会让以色列灭亡。”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摇头道,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个国家本来就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支点,和伊朗从东西两面把阿拉伯国家包围在中间。
  “大臣说的没错,这个问题会引发战争。”艾伦威尔逊也很头疼,就好像他从前不知道约旦河走向问题会引起战争一样,恰恰相反他比谁都懂约旦河走向的改变,就是在要以色列的命。
  “我们应该阻止战争爆发,阿拉伯联盟会议上讨论约旦河的走向是片面的,无助于改变当地紧张的局势。约旦方面之前明明答应过我们。”哈罗德威尔逊有些气愤,约旦河的改道曾经阿拉伯方面就提出来过,英国也和约旦谈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