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英公务员 > 第2273章
  霸权在手就可能发生这么反常识的事,也不能说山巅之城蠢,关键是没有竞争对手。
  欧盟的话事人法国国力还是拉垮了一点,话事人都这样,更别提欧盟里面遍地都是美国扶持起来的徒子徒孙,那美国还不尝试一下言出法随?
  最终艾伦威尔逊和好大儿达成了协定,先运过来两百吨黄金放在伦敦,兑换成英镑购买粮食,如果够用英国还会把英镑重新兑回黄金,不用担心英国会赖账,苏联太强了。
  其实在谈成之前,两个人口大国的大使已经开始工作,谈论关于宝贵的外汇储备换取随时可以种的粮食这件事。
  结算谈判中,苏联可以出口钢铁水泥给英国抵消一部分黄金结算的份额,这是用于孟加拉国的重建。这件事最好还是不要用马来亚的工业能力,骤然提高工业产能,等到重建完成的话,马来亚可能会出现积压。
  苏联这么大的产能,多点少点那无所谓了,同样需要五百万吨钢材的话,明显年产一点四五亿吨的苏联,比三千五百万吨的马来亚容易调整。
  苏联补充国内储备粮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国际粮价波动,甚至消息出现之后,因为今年苏联的需求结束,国际粮价还出现了下降。
  艾伦威尔逊相信,苏联一定在密切关注国际粮价的变动寻找机会入场,两个月内一定会见到成果。
  此时的内阁,首相和大臣们,为两百吨黄金抵达伦敦的消息高兴,唐宁街十号少了许多勾心斗角,气氛其乐融融。
  艾伦威尔逊则拿着从大连出发的运粮船电报,给阿列克谢耶夫吃了一个定心丸,“看,这不是也可以做到么?相信孟买很快也会有好消息。”
  “英国真的有手段。”阿里克谢耶夫心中复杂,两个人口大国至少都和苏联现在或者之前关系不错的时候,但英国却可以说到做到。
  “因为我们英国呢,是真真正正的帝国主义国家,和英国谈阶级感情是没用的,还是谈钱比较有用。至于印度,那是我们原来的殖民地。”艾伦威尔逊带着洋洋得意的嘴脸骄傲的挺起胸膛,“苏联不能这么干,不然会被认为是逼债,我们就可以。”
  瞧瞧这一副老牌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嘴脸,阿列克谢耶夫气不打一处来,“我在印尼一天就拿下来了东南亚第一大国。”
  “没有我你根本拿不下来。”艾伦威尔逊一点不意外的轻笑一声,“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最后竟然便宜了你。”
  无上权威当时还惊讶,印尼的事是谁做的,今天才知道是沙皇之子干的,但那个时候他才多大岁数?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你胆子很大。”
  阿列克谢耶夫有些云里雾里,艾伦威尔逊则摆摆手,“公事都谈完了,你应该也马上要回国了,我们随便聊聊。”
  “嗯,聊聊。”阿列克谢耶夫脸上闪过复杂之色,他觉得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父子关系了,两人身处两大阵营,之前的谈判当中就算不是完全敌对,至少也没有让个人感情影响到。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英国公务员首脑是一个谈判高手,当然了,波茨坦会议和对方谈的是他母亲福尔采娃,连母亲都搞得定,更别提儿子。
  “这一次回去之后,升官了没有?别用这种目光看着我,你升官我也高兴。我觉得你做总局局长还够呛,但下属部门的首脑应该差不多了。毕竟叶卡捷琳娜在苏联怎么说也是有数的几个领导人。”
  艾伦威尔逊根本没看对方的眼色,只是用猜测的口吻说了这些话,“这一次粮食购买,不出意外的话也是一个功劳,不可能让你马上升官以后也有助力,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在你身上得到什么,你是苏联人为了苏联服务是应该的,我是英国人也要考虑英国的利益。不然你拿和碳一个构成的钻石做结算,我就同意了。”
  听着艾伦威尔逊的话,阿列克谢耶夫沉默不语,“有一天如果需要帮忙,在不违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我也愿意提供帮助。”
  “这是我的话,你还是小心一下自己吧。”艾伦威尔逊噗嗤一笑,伸着懒腰拉着长音,“你们的问题可多着呢。就算是华约内部就一定没问题么?”
  “有什么问题?他们没有那个实力。”阿列克谢耶夫首先想到的就是波兰,在空降华沙的时候他就在华沙。
  “要说和苏联有仇的国家,大多数关系还凑合,想来想去就是波兰了。这个天主教国家,又是斯拉夫人,反而是苏联的大麻烦。当然这也不苏联独有的问题。英国旁边的爱尔兰、东亚的日韩甚至可以加上越南,南亚的巴基斯坦、美国旁边的墨西哥,没一个喜欢比自己强大的邻国的。”
  艾伦威尔逊还真提到波兰了,大国旁边的小国要是一直没阔过也就算了,就怕在偶然的机会下人家真阔过。
  那就容易想的多了,在被美国割领土之前,墨西哥妥妥的拉丁美洲扛把子,巴西虽然领土更大,但葡语想要领导一群西语还是不太容易。
  日韩也属于此列,巴基斯坦妥妥一个和平教在农业时代吊打印度教的现代版本,就算打不过也不想向印度认输。
  帝俄还没膨胀之前,东欧霸主可是波兰立陶宛联邦,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就是波兰国名的意义。波兰和立陶宛就是后来反俄最激烈的国家。
  要说东欧全部都是反俄国家也不尽然,也就波兰和波罗的海那三个鼻屎大的国家是真反俄,东南欧的斯拉夫国家都是被帝俄从奥斯曼帝国救出来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也不是和俄罗斯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