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明望族 > 第1578章
  朱祐枔父亲早逝,他是以世孙身份袭爵的。
  这朱祐檡是第二代郑王朱祁锳庶四子东垣郡王的嫡长子。
  关于承爵问题,皇明祖训里是要求:“凡王世子必以嫡长。……如嫡子有故,庶子袭封父爵,定以庶长承袭,若有越次争袭,朦胧奏扰者,将本宗参究罚治,辅导官并同谋拨置之人,行巡按御史提问治罪。”
  这一条早在正德二年时,寿哥就在整顿宗藩事务时下旨重申过。这次的宗藩条例里也明确提了。
  但规定是这么规定的,明宗室里旁支袭爵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端看皇家的态度了。
  往前推几十年,一代郑王、二代郑王都没少给英庙找麻烦,皇家也素来不喜郑藩。
  往前推几年,正德二年时候郑藩原陵郡主仪宾王缙在居母丧期间狎妓,被御史上报,寿哥重罚革职了那厮并申饬了郑王,郑王当时还颇为不满,那谢罪折子写得极没诚意。
  往前推一个月,刘瑾推进河南清丈时,郑王刚过世不久,郑王妃还以丧仪未完为由,请朝廷暂缓清查郑王府名下庄田。这点也被有心人用来抨击朝廷清丈河南政策来着。
  这处处给皇家添腻歪的,还想旁支袭爵?
  哪怕朱祐檡早早就往朝中大把撒银子活动了,也只得到了“不合规矩”四字答复。
  礼部拿出了弘治十三年周藩夺嫡事举例,痛陈庶支觊觎爵位的危害。
  周府庶支义宁王、平乐王因不满庶长兄封为世子,意欲夺爵,便诬奏庶长兄“进毒弑父”、“蒸父妾”、“与弟妇乱”等恶毒罪名,拉帮结派内斗不休,引得周府大乱,骨肉相残。
  直到孝庙遣司礼监太监赵忠,刑部侍郎何鉴,会同镇巡三司前往勘察,才最终真相大白,义宁王、平乐王被削爵迁至凤阳守陵。
  皇上和礼部态度如此明确,最终,郑王无子国除。
  这是一个月内,消失的第四个藩国。
  另一桩,则是宁王上书,先说因自己所献彩灯致使乾清宫走水,自家愿出银五万两修葺弘德殿。
  然后,明确表示支持宗藩条例。
  并奏,“迩者宗枝日繁多,以选用仪宾、点佥校尉为由,巧索民财,肆其暴横。乞降敕痛革前弊,其纵恶不改者,听臣系治参奏。”
  又将建安王觐鋉及乐安弋阳等府镇辅国将军等拨置害人事奏报朝廷。
  这是第一个公开站出来支持宗藩条例的藩王,对此不少朝臣都赞颂不已,经过礼部尚书费宏、兵部尚书曹元等议,“宁王历陈诸毙,可谓忠勤,宜如奏,戒敕榜谕,及许王训饬其不法者。”
  皇上悉数答允,许了宁王对宗支的司法权力,将宁王所奏报不法宗室尽皆处罚。大赞宁王为贤王,又盛赞其子肖父,德才兼备,拟召其司香太庙。
  京城里流传着小道消息称,这召宁王幼子司香太庙的中旨都下了,只不过被内阁里几位老大人封还了。
  尽管圣旨的影子都没人见着,可依旧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那是——“异色龙笺,加金报赐”。
  这异色龙笺乃是内府专用的公文笺纸,通常情况下只有颁发监国诏书时方用此笺!
  若是这般的圣旨,皇上的意思还不明显么?
  一时间京中人心浮动。
  诸藩,尤其是曾有过司香想法的藩王,无不暗骂宁王奸猾,后悔自家没有抢占先机。
  有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戳在那里,宗藩还不明白皇家态度吗?还不明确该怎么做吗?
  很快,荣王、兴王、衡王、周王等藩王也开始上书,表示宗藩条例改得对,改得好。
  兴王原就在当地出资修了书院,此番又立时遵照宗藩条例建了宗学,并仿山东、松江等大族做法,建立“奖学金”制度,督促宗室子弟读书上进。
  这一做法得到皇帝赞许、朝廷表彰后,宁王也麻溜建了一所书院,更是巴结的上书请皇上赐名。
  事已至此,无论诸藩满意还是不满意,宗藩条例都强力推行了下去,如河南、湖广等宗藩较多宗禄负担沉重的省份布政使司无不松了口气。
  如此“节流”算是为国库省下一大笔开销。
  光“节流”不能解决大明国库空虚问题,还要“开源”才行。
  西北在将平叛后续收尾工作料理好后,便积极开始了“开源”工作。
  ——宁夏马市、大同马市同时开放。
  丛兰升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沈珹升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别监管两处马市诸事。
  原本被寿哥派来研究马市的赵弘沛、李熙却是谁也没和马市扯上关系。
  赵弘沛升了宁夏卫指挥使,继续宁夏的扫尾工作。
  李熙这“世子”的称呼总算名正言顺了——李旻递上去请封的折子终于获批。
  他原有个锦衣百户的荫封,而今升为指挥同知,调到泽州,协同蔡诵将山西武学立起来。
  李熙真是欢喜得不行,虽然武学比不得马市油水大,但傻子都知道山西武学才是皇上的心尖子。
  能被派去武学,说明他也算进了皇上“心腹”的圈子了,以后前程可期,如何会不欢喜。
  他立时打点了大批礼物各处答谢,送往京中的自不必提,除了送往陕西给赵弘沛、张永、杨一清之外,还有不薄的一份送往山东给沈瑞。
  还特地是让田丰寻人走顺风标行的路子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