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明望族 > 第62章
  沈瑞不由脸红,自己也忒自以为是,当学过的那些皮毛当成事,这不是“关公门前卖大刀”,委实可笑。
  王守仁见他神色不自然,道:“以你的年纪,写成这样不算丢人,勿要自扰。”说罢,从笔筒中取了一杆粗毛笔,铺陈一张宣纸,悬笔而就。
  沈瑞忍不住倾身看去,就见上面龙蛇飞舞、丰筋多力、沉着痛快,书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沈瑞直觉得心潮激荡,王守仁已撂下笔,将这幅字递给沈瑞:“与尔共勉。”
  沈瑞双手接过,恭恭敬敬道:“谢先生赐墨!”
  王守仁点点头,道:“瞧你的模样,当不用再费事三百千。明日卯正(早六点)读四书,从《论语》开始,午后学六艺,每晚抄孝经一部,满百再更换……”
  沈瑞的学习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跟着这样的老师,沈瑞当然不会自作聪明地去“藏拙”,不过《论语》上辈子虽看过学过,也不过是粗懂,学的年头又久远了些。因此,沈瑞的表现,并不那么耀眼。用王守仁的话,就是“中平”。
  五宣怕沈瑞难过,私下道:“小哥在课业上可比三哥有天分,大哥满意你哩,只是怕你年小经不得夸,才不肯赞你,你莫要灰心。
  沈瑞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受打击的,毕竟眼前那人可不是普通人。按照史料记载,王守仁是过目成诵之才,天资极高,若非如此以他的年纪,专供儒学尚且不足,哪里有那么多闲情逸趣涉猎佛道之学。自己的记忆力虽上佳,可却到不了这逆天的地步。又因后世对《论语》的注释,与这个时候又有偏差,沈瑞的理解上就有些僵化,王守仁说自己“中平”很是中肯。
  不过王守仁只是四书上苛严,在“六艺”上却是时而鼓励。
  这日,这是王守仁教“数”,启蒙的自然是传承了千年的九九歌。这个时候的九九歌,已经同后世的九九乘法表次序一样,同后世不同的是,是“一一如一”,而不是“一一得一”,一字之差。
  沈瑞倒是并非刻意显摆,实在是同四书五经相比,这个过于浅显,便在王守仁教了个开头后,将后边的背诵一遍。王守仁便出了几道鸡兔同笼的题目,不过后世小学二、三年级的题目,哪里难得住沈瑞,也无需演算,立时答了。
  王守仁的眼神亮了几分,点头道:“还算机敏,或可学易。”
  沈瑞听了,未免心动。
  原本对于玄学,他之前是不以为然,可如今他自己的经历,本就是玄而又玄之事,对于《易经》还真的生出向往之心。
  王守仁似看出他心中所想,轻笑道:“需渐渐盈科,不可一蹴而就!”
  沈瑞抿了抿嘴唇,看了王守仁一眼。不是说这家伙立志做圣人么,怎么圣人幼苗也会捉弄人?为何与他越近,这心里的崇敬之情就越低。
  虽还不到申时,可是因阴天的缘故,书房里很是幽暗。
  王守仁起身推门窗户,一股冷风迎面而来。
  下雪了。
  只是松江地处江南,同北方相比,气候湿润,即便天下洋洋洒洒的下雪,也是落地即溶。
  王守仁转身看着沈瑞道:“以‘雪’为题,可试吟诗一首,不限韵。”
  沈瑞闻言,不由哑然。这是什么节奏?《论语》才统共学了三日,就直接让作诗,说好的“循序渐进”呢?
  王守仁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便回头望着窗外雪景发呆。
  沈瑞莫名觉得心虚,沉吟片刻,硬着头皮拿了笔纸,写到:
  本为九天客,化作东海源。
  莫云无风骨,谁道存自然。
  “咦?”这回轮到王守仁吃惊。
  他低声将此诗吟了一遍,笑吟吟点头道:“平仄虽不甚通,却是有几分灵气。”
  沈瑞低着头,下巴都要顶到胸口。他哪里就不知做诗要讲究“平平仄仄”,只是仓促之间,能对上韵脚就不错,哪里还能找准平仄。
  他却是没有想到,在旁人看来,对于一个九岁孩童来说,这首诗已经很是能拿出手。
  当年王守仁十岁时做的《金山》: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这诗虽令人赞叹,可平仄也不怎么齐整。
  王守仁心中,已经赞沈瑞有敏思捷才,况且这首诗看似粗浅,立意不俗,合了道家逍遥之境。换做是旁人,他早就赞不绝口,可此刻他却没有称赞沈瑞。
  屋子里的气氛变了,沈瑞察觉出不自在,不免抬头望向王守仁。
  王守仁撂下脸,神色肃穆,双目幽幽地盯着沈瑞。
  沈瑞直觉得后背生出一股寒气,垂手道:“先生……”
  王守仁冷哼一声,怒目道:“不管你为何藏拙,都不该瞒着沈兄。他真心疼你,竟换不得你半点真心?”
  沈瑞心头巨震,忙道:“并非弟子有心,实是家母病故前,与六哥并无深交;家母病故后,弟子先是卧病,而后守灵,不曾有机会与六哥讨论学问……”说到这里,自己也有些底气不足,可重生的话是怎么也不能说的,只好小声道:“此前藏拙之举,实有隐情……家祖母不喜弟子读书,见之常阻……”
  王守仁听着听着,神情渐缓,望向沈瑞的目光也多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