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46节
  从孟萍家出来,梁宝珍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今天她提前和许盛杰说过要去家属楼看孟萍,让他下班先回家,许盛杰便把自行车留给了媳妇儿,自己走回去了。
  家里饭菜已经做好,一道小葱煎豆腐,还有一份许盛杰从国营饭店打包回来的板鸭!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梁宝珍啃着手里的板鸭,手指上都是油,只觉得胃里舒服。
  “这不你马上要当上广播员了嘛。”许盛杰挑眉看着媳妇儿,“不得吃顿好的?”
  “败家!”梁宝珍红唇油光光,抿嘴笑笑,埋汰许盛杰一句,她悄摸算了算,这人不时就买点好吃的回家来,不知道他那五块钱零花钱用完没有。
  吃过晚饭,天已经暗了下来,梁宝珍准备去找程彩丽拿东西,她前几天听程彩丽说供销社有批残次品方巾,就是边缘跑了线,印花也没做好,能折价卖。
  “快来看看!”程彩丽拿出三条方巾摊在沙发上,一条是纯棉纯白,左下角印着一朵牡丹花的,一条是紫色三角方巾,一条是鹅黄色三角方巾。“都漂亮得不行,这瑕疵其实也看不太出来,倒是便宜了咱们,才两块钱一条!”
  供销社正儿八经上柜台的方巾最便宜的也得四块钱一条。
  纯棉的方巾手感很好,摸起来软乎乎的,梁宝珍拿起一条鹅黄色围在脖子上,拎着两角绕了一圈系了个蝴蝶结。
  程彩丽知道梁宝珍本来就白,这一围上鹅黄色的方巾更是衬得整个人肤白貌美,感觉这条方巾上都写着她名儿了,“就这条!太漂亮了!”
  梁宝珍对着程彩丽家的喜鹊镜子照照,也满意,秋冬能挡风保暖,关键是还美观,“彩丽姐,这三条我都要了吧。”
  “你买这么多干啥?我还说留两条呢。”
  “我家里还有个大姐和三妹呢。”梁宝珍把脖子上的方巾取下来,当即就准备掏钱,“你平时买这些多方便啊,你再回去拿两条?”
  挽上程彩丽的手,梁宝珍歪头冲人腻歪起来,眨眨眼睛,看得程彩丽也没脾气,“彩丽姐,你最好啦~”
  “行行行,烦人啊你,真是的。”笑意爬上程彩丽眼角眉梢,倒是装作气横的模样,伸出手,“那快点交钱啊,六块钱呢。”
  “六块一毛钱。”梁宝珍多放了一毛在她手上,“你一路带回来也辛苦了。”
  一毛钱可不少,不过梁宝珍这三条方巾买得太值,要没有程彩丽的关系哪里拿得到,说是有瑕疵的,可仔细看半天都不一定能找着问题,给一毛钱辛苦费也是应该的。
  “瞧你,还挺见外。”程彩丽心里舒坦,梁宝珍是个懂事儿的,一毛不一毛的无所谓,总归是帮了忙,人知道领这个情儿。
  又说了好会儿话,带着三条方巾,梁宝珍离开程彩丽家,准备从垂花门回二进院,结果正好遇上周国平从院里出来。
  “小梁,吃了没?”
  “周哥,吃过了。”梁宝珍看看天,黑沉沉,估摸得九点多了,四周静悄悄的,“这么晚还出去啊?”
  “是,有点儿事儿,我先走了啊。”周国平步履匆匆,消失在夜色里。
  梁宝珍刚走没两步,又遇到急匆匆出门的刘念华,她和刘念华可熟稔多了,“华姐,这么晚去哪儿啊?”
  黑夜里,刘念华一脸严肃,像是要去干什么大事儿。
  第44章
  ◎二更◎
  刘念华表情凝重,看一眼梁宝珍到底是没想好怎么开口,只故作轻松道,“有点事儿,我出去一趟。”
  看着刘念华离去的背影,梁宝珍有些纳闷,这两口子怎么前后脚出去,周哥也真是的,不知道等等华姐。
  刘念华掩在夜色里,手里捏着钥匙,跟着前头的男人亦步亦趋,面目严肃。
  她不敢跟得太近,唯恐被周国平发现,可就这么坠在后头,心里也是翻江倒海。
  刘念华小半辈子循规蹈矩,第一次悄摸跟着人,心里忐忑不安。
  周国平明显心情很好,两人隔着八.九米的距离也能听见他哼着小曲儿的声音,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急不可耐。
  拐过两条巷子,又抄了条近道,等眼前一栋筒子楼出现,刘念华终于觉出味儿来了,这是周国平家附近地界。
  再隔一条街就是周国平爸妈住的筒子楼,刘念华每星期都得去一次,不过她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条小道能快速穿过来。
  而这条街上的筒子楼也住着一个熟人,周国平大姑的表外甥女王芳,她和周家走得近,关系一直处得不错,还上大杂院里去过几回。
  刘念华椅在墙角根儿,看着周国平从筒子楼上去,她记得王芳住在二楼最末尾那屋。
  王芳男人也是个司机,不过是长途货车司机,一个月能有大半时间在外头跑车,主要是替钢铁厂运输,长途司机累,挣得也多,王芳去过大杂院刘念华家做客,还说起自己男人跑一趟车又挣多少钱回来。
  刘念华记得当年王芳结婚结得其实不是太情愿,后来还以为两人日子过顺了。
  想着往事,刘念华看见周国平上了二楼,一路走到最尾巴上那屋,心不自觉揪在一起...
  兴许是找她有事儿,兴许是替他爸妈带话...
  可是周国平从兜里掏出一枚金黄色的钥匙,转眼就插进了门锁,刘念华看着门一开,王芳凑了过去,两人贴得近,像是搂在一起似的。
  门一关,什么都看不见了。
  这阵子,天气转凉,尤其是夜里,风吹得人能起鸡皮疙瘩,刘念华就这么倚着墙,一直盯着那扇木门,没多久,屋里的煤油灯熄了...
  没有手表,不知道几点了,刘念华只觉得浑身发冷,大抵是冬天真的快来了,冷得她彻骨寒心。想起自己结婚的时候,也是在一个冬天,大喜日子,穿着红衣却半分不觉得冷,心里暖着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筒子楼二楼晃出个身影,周国平边出屋子,边系着裤腰带,左右看看,见没人,快速下楼。
  刘念华就这么看着,这人从楼里出来,迅速往月牙胡同的方向去。
  长夜漫漫,这条水泥路似乎不太好走,刘念华到家的时候,周国平已经侧躺着睡下。
  见媳妇儿回来,这才装着迷迷糊糊睁开眼,试探道,“你上哪儿去了?”
  他刚到家五分钟,见床上没人便抓紧躺下,生怕被刘念华发现,也不知道人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刘念华定睛看着周国平,这人和年轻时候差不多,不过是老了一些,眉目都周正,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我起夜了,肚子有点疼。”刘念华随口编个理由敷衍,也躺床上去,她还想周国平能问她一句,不管说啥,最好是能质疑几句她半夜起来,这样她就能顺着话反问他几句。
  不过,自觉蒙混过关的周国平明显松了口气,翻身睡下。
  刘念华离这人远远的,独自躺在床边,再动作估摸都能掉下去,吹了一夜冷风,全身上下都起了鸡皮疙瘩,吸吸鼻子,只默默淌着眼泪。
  泪珠从带着细纹的眼角滑落,滴到枕巾上,那枕巾还是两人结婚时买的,多少年了,上头大红的囍字已经泛旧,最终还是被泪水打湿。
  ...
  刘念华浑浑噩噩过了几天,突然变得沉默,院里人跟她说话也没什么反应似的,张蓉见着还以为她是病了。
  “念华,你是不是感冒了?这天儿变脸变得快,容易着凉,不行抓两副药去。”
  “我没事儿,张婶儿。”刘念华正搬着屋里的泡菜罐,准备夹几筷子泡菜出来。
  “华姐,你还要劳保手套不?”梁宝珍着急上班,今天她要去广播站工作,昨天孟萍跟她说,能倒腾一批废旧的劳保手套,大家一人分一点儿,问她要不要。
  白捡便宜,谁能不要?马上到冬天了,拆线重新织几副手套多好,暖和!
  “你上回不是说要给周哥织嘛,就是线不够。”
  听到这儿,刘念华才想起织了一半的手套,看向梁宝珍,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不了,不织了,再也不织了。”
  “行,那我先走了。”梁宝珍来不及分辨刘念华说的话,背着包小跑到胡同口,许盛杰正骑着自行车等她。
  “今天我就要去广播了,你中午注意听啊。”梁宝珍戳戳男人后背,特意提醒一句。
  许盛杰正蹬着自行车,想起能在厂里的大喇叭里听到媳妇儿的声音,有些新鲜,“念什么?”
  “薛主任让我这星期先念语录选集。”
  薛立军看梁宝珍初次上任,就给她定了大家最熟悉并且最不容易出错的领导语录,中午广播几句,给大伙儿加强一下思想教育。
  “那我可等着。”许盛杰想起每天广播播放的时候都是大伙儿在食堂的时候,“那你啥时候吃午饭?”
  “提前吃点垫着,要念广播不能吃太饱。”梁宝珍想起上一任广播员对自己的叮嘱,“刘姐说了,隔壁毛巾厂有个广播员吃了一大碗饭,肚子撑得不行去念广播,结果念着念着,打了好几个嗝。”
  “这事儿成了毛巾厂好长时间的笑话,那广播员都快没脸见人。”
  梁宝珍搂着许盛杰的腰,想到那滑稽有丢脸的场面,一个激动手乱抓一气,正好撞着男人晚上的痒痒肉。
  许盛杰腰间一阵发痒,不过梁宝珍浑然不觉,还沉浸在担忧中,“我可不能犯这种错误,不然都没脸在厂里待下去了。”
  早上去了厂办,原先广播员的办公桌在靠窗角落,梁宝珍把包一放,拿出准备好的搪瓷盅、毛巾、本子和笔以及一本熟读好几遍的领导语录。
  又过了几分钟,厂办的其他人才陆续赶到,在这间办公室的就四人,宣传干事黄翠娥,行政干事宋明和祝瑾瑜以及广播员梁宝珍。
  梁宝珍和黄翠娥见过几面,也找宋明领过新入职的工作服,倒是和祝瑾瑜第一次见。
  “欢迎你来啊。”
  “以后麻烦大家关照了。”梁宝珍初来乍到,往每人桌上都放了一颗糖,周云一大早就塞她包里。
  她以前也在厂里待了许久,知道人情世故,坐办公室的人少心思也多,提前处好关系准没错。
  毕竟,吃人的嘴软嘛。
  “客气了!”
  “宝珍啊,这是广播站的钥匙,你收好,这钥匙一共两把,一把放在后头柜子里是备用的,你现在来了,就自己收着。”
  梁宝珍接过两把泛着旧色的钥匙,一把栓到随身带着的家里的钥匙串上,一把塞进办公桌抽屉里,里头有本书,钥匙夹在里面。
  中午十一点,梁宝珍带着语录选集去广播站做准备。
  广播站在国棉厂旧办公楼三楼,最角落的小房间,三楼有单独的门锁,旁人轻易上来不了,旁边两间屋子是档案室,都上了锁。
  广播站大概八平的样子,进去一眼便看到广播台,上头架着话筒,旁边是操作的旋钮。
  屋里有个玻璃柜,放的多是书籍和报纸,广播员经常在里头找书找报来念,透过那高高立起的话筒架,将广播员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到国棉厂四处。
  ......
  中午下工的工人们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今天食堂菜一般,没啥大菜,左右不过是炒白菜,煮白菜,炒土豆,煮玉米...天气渐冷,菜也越来越少,大伙儿都知道,即将过上大白菜炒大白菜的生活。
  丁晓霞拿着铁饭勺在窗口打饭,前面满满几大盆大锅菜,食堂师傅手艺不错,大锅菜其实很考验厨艺,稍不注意就掌握不好火候,就说那盐放多放少也拿不准。
  她是家里做饭炒菜的好手,可也拿捏不了大锅菜。
  “小许,下工来吃饭啦?”看着许家人,丁晓霞笑得乐呵呵,“你看看要打哪样?今天这茄子豆角挺好吃。”
  大厨不偷,五谷不收,大师傅在后厨尝咸淡的时候就把了味儿,今儿味道最好的就是茄子豆角。
  丁晓霞播报的可是重要情报。
  “婶儿,两个饭盒,一个打茄子豆角,白菜粉条,一个打土豆丝,韭黄炒鸡蛋,再要四个馒头。”许盛杰递过去两个铝饭盒。
  丁晓霞对自家恩人那是不“手软”,一铁勺打得满满当当,比给旁人打的丰盛不少,全倒进许盛杰带来的两个饭盒里。
  工厂食堂打菜,基本都有条平均线,剩下的就看打菜女工手抖不抖,手抖的打得少点儿,当然也能嘴甜哄得人手稳着点儿。
  “丁婶儿,我洪三儿,一会儿也给我多打点儿啊。”洪三儿紧跟着许盛杰排队,自打知道兄弟在食堂还有实在亲戚,那是激动万分,吃饱饭可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