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九章 机会
  十七日下午,在美国海军航空兵参战的时候,向安曼运送地面部队的行动也开始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主战场方向上,以军与美军能够暂时获得空中优势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进行空运的时候,部署在伊拉克的中国战斗机首先得掩护前往安曼的空中走廊,然后才是掩护叙利亚的地面部队。结果就是,当天下午叙利亚战场上的中国战斗机不到五十架,而以色列与美军至少投入了两百架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后面还有三架大型预警机、以及数十架支援飞机撑腰。
  这场战略空运来得非常及时。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十七日中午,在攻占了贾比尔站之后,巴拉姆的参谋又提出了攻打安曼,而且巴拉姆这次真的动心了。到了当天下午,随着制空权到手,以军在突击叙军防线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巴拉姆给三个预备旅下达了命令,准备在傍晚向安曼进军,争取在夜间攻占安曼。
  当时,巴拉姆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后勤保障。
  前面已经提到,安曼是约旦的交通枢纽中心。就算以军控制了安曼以北地区,但是交通网的运输能力仍然无法满足前线部队作战需要。更重要的是,根据十七日上午的战斗,巴拉姆不难判断出,如果在叙利亚境内与中国军队决战,以军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将大大提高,也就有必要控制安曼。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以军总参谋部在十七日上午做了评估,如果不能控制安曼,打通另外两条交通线,以军前线部队的作战物资将在十一月二十日枯竭,而占领安曼,能把进攻维持到十一月二十五日之后。显然,巴拉姆不会指望在十一月二十日之前歼灭强大的第十三集团军。更重要的是,就算歼灭了第十三集团军,以军也不可能在十一月二十日之前攻占大马士革。
  显然,巴拉姆别无选择。
  由此可见,如果中国空军没有在十七日下午全面出动,那么以军有很大的可能在十七日夜间攻占安曼。
  结果就是,当得知中国以空运的方式向安曼派遣地面部队,巴拉姆一下就绝望了。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即约旦国王在十七日下午两点整,即第一批中国军队到达安曼全大约十五分钟,通过电视讲话正式向以色列宣战,并且号召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这场捍卫阿拉伯世界的圣战。
  只是,约旦国王没有向美国宣战。
  当然,巴拉姆没有真正绝望。
  空运到当天下午五点就结束了,两百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送来了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的一个装甲旅与一个步兵旅,以及第三个旅的主战装备。因为美国海军航空兵参战,所以第三个旅的官兵要到二十日之后才能到达安曼,而在此之前,战略空运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向伊拉克运送空中力量。
  当然,两个旅也足够了。
  这个时候,以色列的情报机构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即把到达安曼的中国军队当成了主力部队。
  事实上,从编制上来看,这支部队就不是主力部队。
  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国陆军对八个主力集团军进行了整编,全部按照突击集群的方式组建混成部队,取消了以往的军(集团军)-师(旅)-营-连-排-班的编制方式,但是预备集团军并没进行整编。
  原因很简单,预备集团军没有换装地面战平台。
  事实上,这也是两百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只能运送三个旅的主要原因。如果运送的是主力集团军,至少能够投送相当于六个旅的兵力,因为地面战平台比传统的地面主战装备轻得多。
  情报上的错误,让巴拉姆错过了攻打安曼的最佳时机。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巴拉姆不调整计划,仍然在十七日夜间攻打安曼,最多只需要增派两个旅。根据以军的作战记录,在十七日下午,巴拉姆手上还有十五个能够随时动用的旅,派五个旅去攻占安曼,绝对是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可是错误的情报,让巴拉姆认为至少需要投入十个旅,才有把握打下安曼,而在仅剩下五个旅的情况下,以军在北面的进攻肯定难以持续下去。
  结果就是,巴拉姆推迟了攻打安曼的作战行动。
  对于接下来的作战行动,这个决定的影响非常大。别的不说,在后勤保障难以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以军在北面的进攻行动肯定会遇到麻烦,等到巴拉姆反应过来,决定不惜代价攻占安曼的时候,恐怕已经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当然,这天下午,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在中东战场上。
  北京时间,十七日夜间八点左右,也就是中东战场时间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牧浩洋收到了由虞世辉发回来,通过戚凯威转递的一份消息:叙军俘虏了一名美军飞行员,该飞行员承认自己隶属于第二十二舰载航空兵联队,而且叙军在附近找到的战斗机残骸,也证明属于美国海军航空兵。
  也就是说,出现在中东战场上空的美军战斗机隶属于第四舰队。
  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第四舰队的三支航空兵联队的编号分别是第十八、第二十二与第二十七。
  最初的时候,牧浩洋依然有点将信将疑。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内,叙军又俘虏了几名美军飞行员,还在抓捕飞行员的时候与以军特种部队遭遇。
  到了十八日凌晨,李明阳送来一份情报:部署在以色列的美军战斗机超过两百架,而且都是海军的舰载战斗机。此外,还有几架美国空军的大型预警机进驻以色列,参加了当天下午的战斗。
  此时,总参谋部的作战参谋送来了前期美军的作战统计数据。
  根据这份报告,可以大致判断出,美军动用在中国本土、以及中国周边地区的战斗机在三千架左右。
  这下,牧浩洋不再怀疑了。
  按照他的判断,肯定是美国空军兵力枯竭,无法立即向以色列派遣战斗机,所以才由美国海军派遣了舰载战斗机。
  由此,牧浩洋做出了一个推论,即军事情报局之前提供的情报没有错,第四舰队确实在西印度洋活动。
  当然,第四舰队现在去了哪,就很难说清楚了。
  以当时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第四舰队仍然留在西印度洋,美国通过在欧洲的空军基地与吉布提的空军基地,为第四舰队补充舰载战斗机,或者经过整个太平洋、再借澳大利亚与迪戈加西亚向第四舰队补充战斗机。二是第四舰队已经在十七日上午离开西印度洋,正在向东航行,通过澳大利亚补充战斗机。
  权衡之后,牧浩洋觉得后者的可能性大得多。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需要继续向以色列增派战斗机,因为已经不具有紧迫性,所以可以通过欧洲的空军基地转场,没有必要让舰队充当机群的中转站,而且第四舰队在印度洋活动,并不在美国本土与以色列之间。更重要的是,第四舰队已经暴露行踪,继续留在西印度洋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美军肯定能想到,中国海军会趁此机会进军印度洋,也就会让第四舰队与第三舰队在东印度洋会合。
  问题是,第四舰队能够及时恢复作战能力吗?
  虽然从理论上讲,最多只需要十多个小时,部署在美国本土的战斗机就能在两到三次转场之后到达第四舰队,但是实际需要的时间更多,因为任何一种战斗机在进行跨洋转场飞行的时候都有一个限度。说得简单一些,这些战斗机从美国本土出发之后,在所经机场都需要做短暂停留。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数个小时才能完成必要的维护与检查,因此需要两天才能到达第四舰队。
  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调用邻近的其他舰队的战斗机。
  在牧浩洋看来,如果是他指挥美军舰队作战,就会这么做,即从西太平洋抽调三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去补充第四舰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第四舰队恢复战斗力,也才能堵住印度洋的入口。
  更重要的是,只要中国海军把握住机会,就会首先攻击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
  在西太平洋方向上,因为有关岛做支撑,美军舰队受到的威胁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必要,美军在西太平洋上的舰队可以主动撤退,离开中国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避免与中国舰队交战。在印度洋上,美军就没有这么大的转圜空间了,让舰队撤退,等于拱手交出印度洋的制海权。
  毫无疑问,第四舰队正在全速赶往东印度洋。
  在已经落单的情况下,第三舰队会进一步后撤,等待第四舰队到达之后再北上前往印度尼西亚西南海域。
  对中国海军来说,这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虽然第四舰队的最高航速达到了四十五节,但是横跨印度洋,至少需要两天才能到达可以封锁马六甲海峡与巽他海峡的海域。在此期间,第三舰队不会北上,而中国舰队正好能趁此机会进入印度洋。
  当然,牧浩洋心里还存在一个疑问:这是不是美军的诱敌之计。
  要知道,美军做梦都想干掉中国海军的最后一支舰队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