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抗战之老兵油子 > 正文_第三十四章.论枪
  1.
  小三也不是每天就躺床上想战术问题,他本来就是好动之人,让他整天床上躺着不动更要命。等伤口开始结痂,何先生来看过表态可以坐着后,他就坐在床上练手枪---快速分解结合、各种瞄准、左右手出枪射击......
  m712他背了这么好几年,以前在88师的时候练得多,自从上了尖山,他接过班长的捷克步枪,就一门心思练步枪了,手枪就练得少多了。
  惠儿姐就坐在春凳上看他练习,等他练累了就替他擦汗,问他:县大队的伤员说他们都是扛的长枪,你这是什么枪?他们说起你的枪,都羡慕得不得了呢。
  小三说:我这个叫驳壳枪,是英语box的意思,就是盒子。所以民间叫法很多,盒子炮、匣子枪。我这个是从德国进口的20响驳壳枪,外面有的叫大肚盒子、快慢机。可贵了,值120个大洋呢,一支抵他们的汉阳造三四支(1)。
  “120个大洋?”惠儿姐吓了一大跳:我们村在县上当巡警的金柱一个月才7块大洋的薪水呢。
  “这枪怎么用的?”
  小三很得意:惠儿姐,你坐过来,我教你。
  就把弹匣卸下,再检查一下子弹没有上膛,惠儿姐就过来坐在边上,战战兢兢地接过驳壳枪。
  “你先把后面的这个扳开,这是机头(击锤),先打开击锤,然后用左手大拇指勾住这里(扳机护圈),手指抓住枪管往后拉一点点(完成3mm左右的管退)之后,再用右手拉开枪机。”
  惠儿姐拉了半天也没拉开,红着脸递给小三,小三就接过来右手把枪机拉到位后就松手,枪机高速自动复位,撞上机匣发出清脆有力的撞击声。
  小三又把枪递到惠儿姐手上:左边这个叫快慢机,这个r就是连发,转到这个n就变成单发了。
  弹匣从这里插进去,我有两种弹匣,一个是短的,装10发子弹,其余都是长的,装20发子弹。你看,装上20发弹匣就插不进枪盒了,所以要装进枪盒要么不插弹匣,拔出枪再上弹匣,要么就装这个短弹匣。
  右边这个小按钮是弹匣按钮,你按一下就可以取出弹匣了。
  惠儿姐就站起身拿着比划:这样打?
  小三就抓住她持枪的手:你眼睛这样看,这个叫准星,这个叫标尺缺口,你的眼睛和标尺缺口、准星在一条线上,这条线对着哪里,子弹就打到哪里了。
  惠儿姐装模作样瞄来瞄去,不是左眼没闭上,就是右眼斜着看准星,小三慢慢纠正,惠儿姐比划了一阵:太沉了,好几斤吧。
  小三说:两斤半呢。
  惠儿姐就转身把枪交还给小三,也不知道怎么地就歪倒在小三身上:哎呦,脚崴啦。
  小三吓得手足无措,身子僵在那里不敢动弹,惠儿姐靠在他身上,头上的头发顶着他的下巴,让他感觉痒酥酥的。
  他想移动身子给惠儿姐腾地方,被惠儿姐抓住手:别动,过一阵就好了。
  但惠儿姐的手却又不放开他的手了,就用手指尖在他掌心划着圈,又轻轻挠着。
  他感觉时间似乎停滞了,周边其他都模糊了,唯有怀里的惠儿姐是真实的,他能感觉她的气息,她身上散发出的微微香气,那是她用香胰子洗脸还是擦身留下的?小三不敢想了。
  直到惠儿姐的娘在院子里面喊她去灶上看着,她似乎脚一下子就好了,起身就出去了,都没回头看小三一眼。
  2.
  晌午吃过饭,小三就对自己说:练枪练枪,专心练枪。
  可练不了多久他就不由自主的想:惠儿姐去哪了呢?
  惠儿姐下午回来了,脸红扑扑的,还带着津津细汗,一问,原来去帮忙照料两个新伤员了。
  小三心里一紧:哪里出的事?
  惠儿姐说:不是打鬼子。是训练中摔到沟里了,一个没大碍就是脱臼,另外一个手腕骨折。
  然后去找出一双新鞋底开始边纳边跟小三说话:刚才他们讲什么“撸子干部匣子官”,说王老七大队长和你这些挎匣子枪的才是官。那撸子是什么枪?
  小三说:撸子就是小手枪,因为开枪前要撸一下套筒让枪弹上膛。匣子枪你上午试过,它上膛靠撸是不行的,力气弱的压子弹还得把枪夹在两腿中间,所以就不叫撸子。
  出名的撸子有“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我平日里不用驳壳枪的,这把枪是班长的,我自己有支柯尔特手枪,就是撸子,因为子弹粒大,就叫做大眼撸子。
  惠儿姐看小三在练瞄准,就说:这匣子枪是不是比撸子都大?
  小三说:那是。撸子好多还没这20响驳壳枪一半大。
  惠儿姐道:又大又沉怪不好用的。
  小三说到:那可不是,我从给宣营长当传令兵开始就背驳壳枪,虽然班长多年当镖师当土匪,玩儿驳壳枪二十多年,各种花样打法都会,但教我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德国教官教的那样,结合木枪盒充当肩托,抵肩射击。
  说起来驳壳枪想打远打点射,非接驳枪盒抵肩不可。德国教官让我们自己试过的,我们单手双手拿枪,打50米,除了班长这种人能上靶外,大多数人就只能靠蒙。但用枪盒抵肩射击,50米保证单发全部上靶,训练还要求打150米,单手打那子弹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在没有接驳枪盒的时候,因为驳壳枪不好瞄(2),所以民间就出了很多花样繁多的瞄准方法,有打“甩手枪”的,有横着打的,有斜着打的,我以前也问过宣营长和班长还有德国教官,他们讲为什么说驳壳枪单手不好打(3)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枪管长,弹匣或弹仓前置,导致重心靠前,单手握持的时候枪管那头老是往下掉。撸子都不这样,撸子的弹匣在握把里面,就在枪的重心。柯尔特手枪就没这个问题,出枪就瞄准了。
  二、握把形态不佳,硌手不利于握枪,只是用惯了倒没什么。
  惠儿姐睁着大眼睛,似懂非懂:重心是什么?
  又说:那你说这匣子枪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还卖得天贵,为什么都抢着要,当官才够格挎呢?
  小三说:宣营长说过,咱们中国驳壳枪最多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当时不能进口其他枪支,自己只能生产老套筒;也是鬼子的原因,鬼子没有装备花机关那样的手提机关枪(4),近距离上驳壳枪可比拉一下放一枪的汉阳造和的三八大盖厉害多了(5)。
  后记:
  (1)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开支列表中,有“购廿响驳壳手枪二万枝附子弹二千万发”一项,共280万法币。即每支枪配子弹为法币140元,当时一元法币兑换一个银元。
  (2)即指向性不好。(3)现代讲叫人机工效不好。
  (4)发射手枪子弹的全自动枪械,德国一战生产的伯格曼mp-18冲锋枪。
  (5)驳壳枪不能代替步枪,在国军和八路军中是充当卡宾枪(单发半自动射击)和冲锋枪使用的。不是最好选择(德国选择mp-40,苏联选择波波沙,美国选择汤姆森,英国选择司登,中国呢?没得选,要么老式步枪,要么驳壳枪,近距离压制驳壳枪完胜手动步枪,你开一枪,我还三发甚至五发子弹,如果近距离拿手动步枪的没有先敌开火且命中对方,那么就没有机会开第二枪了,往往拉拴的时候就倒地了。说穿了就是半自动压制手动步枪,为什么不选其他便宜得多的撸子呢?也是半自动呀,驳壳枪威力大,弹匣容量高,射距远,驳壳枪上得战场,就没听说敢拿撸子去冲锋的。),但确实是当时最现实和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