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抗日之兵王传奇 > 第747章 重用
  说心里话,刘杨看重的是王志信练兵的能力,至于那是不是王志新的私军,刘杨并不担心,也不怕王志信有想法,如果没有压得住王志信的手段,刘杨也不敢这么放权,既然给了他,就不怕王志信翻天。
  广德是哪里,刘杨在广德深耕细作了一年多,如果王志信在广德还能反了天,刘杨也只能承认自己手段不行了。
  王志信要征兵,必然少不了广德的老百姓,而广德多有民兵和游击队,其中不乏刘杨的崇拜者,加入了王志信的部队,难道还能让王志信给洗了脑不成。
  只是王志信不会想到这些,如果王志信真的有那种本事,也不会蝇营狗苟的在小鬼子手底下混了,王志信或许打仗不错,更会练兵,但是绝不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更没有经营的能力。
  没有足够的眼光支撑,没有经营能力,想要造反那根本不可能,所以刘杨根本不担心他。
  不过这一番话,却让王志信心情鼓荡,要说王志信不想当将军那是假的,只是没有机会,如今机会摆在面前了,王志信能不心动。
  仅凭这一点,和邹立东就不可同日而语,邹立东是被任命的,而且镇江城还需要经营,邹立东离不开刘杨,而且按照王志信的看法,镇江城,刘杨根本没打算真正的坚守,否则也不会将精锐撤走,而让邹立东当什么警备司令。
  说一千道一万,即收买了人心,又没有将邹立东纳入特务营真正的体系,还是刘杨没将邹立东看在眼里。
  但是他不一样,刘杨让他自己训练士兵,除了信任之外,也是在敲打他,这是给他王志信一个真正融入到特务营的机会,这就要看王志信愿不愿意融入到特务营之中,机会只有一次。
  王志信很想保持自然,但是他的内心却出卖了他,即便是在刘杨身边,呼吸声也不由得渐粗起来。
  刘杨给了他一张大饼,一个可以成为将军的台阶,只要踏踏实实的练兵,练就出一支铁军出来,那么他就是将军,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王志信心中怎么能没有野望。
  将军不但意味着身份的提升,也意味着光耀门楣,让王家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王志信丝毫不怀疑跟着刘杨有这种机会。
  当然王志信更明白,这也是刘杨在敲打他,没有刘杨的支持,他王志信成不了事,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他不善于经营,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没有武器装备的补充,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要想让刘杨支持自己,王志信知道,只有自己想刘杨献出忠心才是这一切的基础,对此王志信并不反感,他想当将军,却没有想自己当军阀,总是要需要投靠一个能够给他机会的人,而刘杨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王志信深吸了口气,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只是话语的沉重,却还是透漏出了他的心思:“多谢营座栽培。”
  虽然才并入特务营体系,但是王志信已经看出了特务营的一些迹象,如一零五师的王师长,称呼刘杨刘长官,固然有王师长的矜持在其中,但是也是一种疏远,再比如十三旅的的吴旅长,则称呼刘杨为营座,显然这和职务无关,差别在于近远。
  刘长官代表的是客居特务营的部队,自然就感情疏远一些,甚至可以说只是隶属,不是自己人,而称呼营座的,那都是刘杨的嫡系部队,就好像特务营特战队和十三旅,大都是这种情况。
  王志信如此称呼,那就是将自己摆在一个下属的位置,而且愿意成为刘杨的嫡系,愿意为刘杨征战。
  对王志信的精明,刘杨满意的点了点头,拍了拍王志信的肩膀:“王营长,你老母亲年纪不小了,总是带着他老人家奔波,这也不合适——”
  王志信一个玲珑剔透的人,闻言便知道刘杨的意思了,心念一动,缓缓的吐了口气:“营座说的是,志信听说营座所属西山县稳妥,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志信向在西山县安家落户,让老母亲在西山岛颐养天年。”
  “西山岛不错,只要我刘杨还活着,日军就别想攻下西山岛,老太太也能在西山岛安度晚年,不用受小鬼子的威胁,挺好的。”王志信是个妙人,刘杨也不用说太多,不由得呵呵的笑了起来。
  特务营所属很多官兵的情人都在西山岛,其原因一来是西山岛较为安全,而且生活的不错,丰衣足食,这是主要原因。
  而另一个原因则较为隐秘,那就是这些家人在西山岛的军官或者士兵,就等于和刘杨生死绑在了一起,谁也不敢背叛,这也相当于将人质交到了刘杨手里,如果背叛了那下场可想而知,刘杨从来就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刘杨和特务营享誉全国,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知道的都是刘杨抗战英雄,却少有人知,刘杨心狠手辣,下手无情,王志信可是曾听说过,刘杨曾经动用过千刀万剐的酷刑。
  面对这种长官,王志信可不敢有丝毫的小心思,老母亲和妻子儿女送到西山岛,也就完全上了刘杨的船,哪怕是提拔到旅长师长,甚至于是军长,他王志信干涸刘杨掰腕子不成。
  来时的路上,老母亲曾经说过,刘杨此人不简单,精通权谋之术,又善于经营,更兼之善战,号称百胜将军,短短时间有了如此天地,跟着他自然有莫大的机缘,如投靠就全心全意的卖命,决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必然死的很惨。
  王志信深以为然,从特务营和特战队对刘杨疯狂的崇拜中,就看得出来,刘杨的权谋之术,再看看十三旅和一零五师的士兵,也都充满了崇拜,那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确实存在的。
  至此,王志信彻底归心,让刘杨得了一个爱将,后来王志信也的确给刘杨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还真没有白白浪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镇江拿下,如今太湖地区之芜湖地区,江南之地,便再没有日军的威胁,唯有一个南京,但是有李旅和独立团在,还有刚刚从高淳调过来的第九团的孙志远,如今入住溧水,对南京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而同时在芜湖宣城一线,还有六十师和十七旅,再加上湖州的预十九旅,如果在广德有王志信组建的部队,那么哪怕是柳川平助打回来,日军也休想那么轻松。
  如今保安军驻扎苏州,十三旅在无锡,一零五师在溧阳作为总支援,再配合各地的游击队和民兵,任何人想要进攻,那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随着手底下部队越来越多,刘杨需要更大的地盘来维护部队,首先粮食问题必须解决,如今又快到夏收的时候了,粮食问题再一次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刘杨接连进攻,也未尝就没有这些想法在其中。
  太湖虽然不错,但是毕竟资源太少,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扩展地盘,留言感到如今才知道那些军阀为什么这么热衷扩充地盘,不是贪念,而是被情况所逼。
  刘杨没想过去做什么军阀,只想着打鬼子,但是随着部队不断地扩张,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就越来越丰厚,需要粮食,无粮不稳,也需要钢材,不然制造不出枪炮子弹,没有这些怎么打仗。
  但是发展部队,增强战斗力,所需要的千头万绪,棉衣棉被胶鞋布鞋,各种生活物资,哪怕是盐巴都要想办法,还要保证该供应的肉类,各种各样的物资能让人发疯,幸好自己还有些不错的下属,支撑着刘杨麾下政府的运转和发展。
  部队攻打,战事的胜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行政跟上,刘杨手底下能带兵打仗的不在少数,一抓一大把,但是行政人员却并不多,不是刘杨在精简人员,而是真的找不出来有足够能力的,毕竟这里可是日军腹地。
  没有行政人员,就意味着后勤不稳,后勤不稳就可能造成战场上的失利,战争打的本身就是总体实力。
  如今地盘大了,从太湖到芜湖马鞍山镇江、又到苏州无锡,几乎相当于一个省了,随着地盘扩展,治下有老百姓上千万,城市几十座,但是现在却还在靠周景文和杨光泰两人苦苦支撑。
  刘杨将自己的地盘划分为两片,一片以太湖为中心,包括无锡苏州溧阳广德湖州,再加上宜兴和长兴,成立了太湖地区行署,由杨光泰就任地区行署大员。
  而另一边则是以芜湖宣城之马鞍山镇江溧水等地为一片,成立了芜湖地区行署,刘杨将周景文抽调了过去,就任行署大员,但是刘杨还缺一个总管事,周景文也好,杨光泰也罢,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所以,刘杨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参谋程坤,程坤统兵不行,但是当参谋很合格,有眼光有谋略,更有手段,让他为刘杨负责行政,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