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宽敞的锦绣马车从修文坊郑府门首缓缓驶离,仆人婢女前后拥随护道,排开长长两列,煞是端正气派。车舆内一正一侧坐着两个女子,便是长媳崔氏,次媳云安。今日是申王府探春宴之期,妯娌二人正是去赴宴的。
云安有梅花钗相伴,早是气定神闲,因不与崔氏同道,只低头默默,两手盘弄裙上的衣带。崔氏却看了云安多时,一来觉得这丫头长成了不少,更则是有话想趁机说。
“云安啊,你是天章十二年四月初六的生日,到今年整是十五岁,及笄之年,你可想长嫂怎么替你办生辰宴啊?”
崔氏脑中计较着,忽而拉过了云安的盘弄衣带的手。云安倒不能一时抽手,依着坐近了些,回道:
“难为长嫂把我的生辰也记得这样清楚,只是我素来不喜张扬,在家时,阿娘都依着我随意,长嫂便不必操办了。”
崔氏未必真心揽事,不过行个场面,亦好顺水推舟:“近来虽是事繁,但你的生辰宴怎好疏忽?濡儿和修吾也会想替你作兴的。”
云安若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主,许真还辨不出崔氏的本意,可近来府上的事不但多,而且奇,她又哪里不明白轻重?这一句,要紧的唯有两个字“事繁”。
“是啊,长嫂最近的事也太多了!原本是为周家议婚,如今却成了三郎娶妻,一外一内,分别就大了。”崔氏懂得顺水推舟,云安亦不必她饶舌,索性挑明,看她还有什么心肠。
“这谁能想到呢?”崔氏倒喜云安心直口快,佯叹了声道,“还是三郎自己来求,他母亲先也不知,我和你大哥还担心……担心你有什么不爽快,起初也觉得不妥。”
云安听罢笑了,心想,先前她闹“出走”时,崔氏当面也不曾说破她是因为周燕阁不快。这时忽而讲这私话,好像多么体贴,心里却未必有这好意。恐怕也乐得作壁上观,等她以后与周女盘斗。
然则,云安虽不喜周燕阁,她与三郎的婚事也意外,但进门之后便为妯娌,云安既有胸怀接纳,也有头脑周旋,还有二郎护持,并无可虑。至多,再防备崔氏一层,防她添油加醋罢了。
崔氏这头,原探得郑楚观的口风,并不大支持周郑联姻。其奈三郎自己寻上来,而黄氏虽追来,亦无表态,辗转又同意了。这等天时地利人和,怎么不教崔氏动心?她无须沾一点嫌疑,便能坐山观虎斗,倘若有事去劝解,还能再落一个贤名,这俯取仰拾之间,净是坐收渔利的美事。
既然已将崔氏看透,云安自然一装到底,好话谁不会说:“长嫂说哪里话,我心里并没有什么!周师妹进了门,不论依与二郎同门之情,还是依照家礼,都该唤我一声二嫂。我做了嫂子,也学长嫂做嫂子一样,弟妹但有错漏之处,我只教导她,诚心待她,便自然能和睦相处。倒还是长嫂费心,以后多了位弟妹,要多担待一份了。”
这话讲得崔氏暗里一惊,生出几分佩服——既自尊自重,又奉承讨好,更连周燕阁都一并包涵了,不必她再做好人,说多余的话。
“如此,我也放心了。等过几日闲了,你就到我那里去,我们一起商议婚事,也请云夫人同来。”
眼见该说的话都说了,崔氏也不忘最后拉上云安,但云安也知,她去协理婚事是早就讲定的。不过另想,事情有了变化,不看周燕阁,也得看云夫人母子的情面,她不能过于回避。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那墙却非要倒在君子身上,君子只能见一块砖,便搬开一块砖了。
“好,云安自然效劳。”
……
与修文坊隔洛水南北相望的承福里,是洛阳城中宗室皇亲聚居之地,申王府便座落在里坊的第二正街上。
此刻辰时才过,已有数架前来赴宴的车马抵达。珠围翠绕的贵夫人们携请帖下车,在王府家令处提名列到,然后各由一名家吏引入府苑,一直送到宴饮之处。
王府地占数十亩,宽阔而壮伟,别有一番轩昂气派。过门屏重楼,望水榭台阁,道道深闱之后便是主人内居庭院。院中有飞檐红亭,亭内设了金丝帐,一个年轻女子坐在帐下,黄裙高髻,神态怡然,正听着身前侍女禀报宴集之事。
她大略听过一遍,问道:“汉源侯府的两位夫人到了吗?可有好生招待?尤其是年小的那位。”
侍婢从容颔首,恭敬回道:“两位郑夫人一刻前便到了。王妃先已嘱咐多次,奴婢们不敢怠慢。”
原来,这黄裙女子便是申王妃。她心有计较,却又疑虑,只先叫这小婢退下了。然则,另一个年纪稍长的侍女瞧出情状,笑道:
“时辰尚早,王妃何不把人请过来?选个静处私谈。”
申王妃待她的态度倒很不同,道:“我却也想,只怕吓着她。况且她们是妯娌同来,以何理由单请她一人呢?”
“王妃一直牵挂,不必如此顾虑,青绵去想办法。”
……
宴饮席台虽已在王府后园设下,但时辰未到,主人亦未至,众女宾不过自己取乐。一园子莺莺燕燕,花花绿绿的女人,有的原本相识,聚在假山石前叙旧;有的才刚照面,互相礼拜寒暄;还有性情张扬的,已经开始斗花比美了。
云安站在廊庑下打哈欠,百无聊赖。她不比崔氏应酬广,既不认识人,也没兴趣攀认。素戴一旁陪着,也没个念想。不知几何,主仆迷沉沉间,耳后猛地一声脆响,却是一个小婢路过,不慎跌了茶水,水渍溅到了云安裙后。
“真是放肆,竟如此不当心!”
主仆才被惊醒,尚不及处理,倒又赶来一个侍女,看上去年长些,服色打扮亦很不同。她训教了小婢又向云安赔礼:
“奴婢青绵,在王妃身边侍奉,原是奉命前来照看各位夫人的,却出了这样的事,实在羞愧!敢问夫人名号,也请夫人随奴婢下去换身衣裳吧。”
云安却不生气,望了眼裙角,只稍许有些水痕,并无碍形容,便道:“我叫裴云安,是跟着长嫂从汉源侯府来的。这是小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了。”
“哦,原来就是汉源侯府的二夫人!”青绵表现得几分惊讶,更恭敬了,“二夫人宽善,却也要顾及王妃赐宴的体面,奴婢会亲自侍奉夫人更衣,请夫人莫再推辞。”
王府家婢有见识,礼数又周全得这样,云安虽不愿多事,再这么僵持,也还是多事,便只好应了,留素戴与崔氏报知。
青绵将云安引往一处深院,离那后园倒有些距离。及至更衣完毕,却教云安别门而出,辗转送到了一个暖阁里。
“这是哪里?不回园中了吗?”陌生地方,人也陌生,云安便不害怕,也难免小心起来。
青绵一笑:“王妃知道小婢冲撞了夫人,欲亲自来见,夫人莫怕。”
这话还不如不问呢!怎么就惊动王妃了呢?云安惊疑,却又不敢多问,而这间隙,申王妃的脚步已翩然而至。
云安未敢抬头,只望着黄裙下的云头履行礼拜见,但礼尚未成,一双纤手就来拦住了:“郑夫人何须多礼。”
不知为何,这个王妃的话音有些轻颤,云安好奇,缓缓抬起了脸面。所见,柳眉杏眼,朱唇桃腮,标标致致的一个美人,而其神态流转,又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亲善之意。
云安觉得申王妃似曾相识,尤其是一双眼睛。
“郑夫人的闺名可是云安?不知芳龄几何,哪一年生人?”
云安一时忖度入神,忽再闻声,申王妃已将她的手臂轻轻挽住,带着她往案前入坐。
“回王妃,我的名字是裴云安,天章十二年生人,再有数月就十五岁了。”云安规规矩矩地回话,心想,这王妃当真一点架子都没有,随和得令人难以置信。
“那你比我小五岁,我可以直接唤你的名字吗?”
名字么就是取来唤的,况且又是王妃之尊,她想怎么叫还不是她说了算。“区区小字,王妃随便叫就是了。”
申王妃颔首,却又盯着云安怔了怔,道:“云安,你我虽是初见,但我甚觉与你有缘,你就像……就像我的小妹。”
云安自然能感受到王妃的亲和厚爱,但又似乎有些过头了,未必真有那种相见恨晚,一见相倾的?“云安不敢与王妃的小妹相提并论,王妃谬赞了。”
“不,我是家中单生女,既无兄弟,也无姊妹。我的意思是,我年长于你,愿将你视作小妹。”
这意思倒是平常多了,只不过,云安感觉她话里有话,不可谓不真诚,前后却略带一丝刻意。
“云安,我听你的口音不是中原人,想必远嫁而来。我的母家在长安,虽不算很远,却也是异乡。你以后可否多来王府走动?我们彼此做个伴也好。”
又是一句征询的话,口气越发谦虚小心,云安除了尊敬,实在难掩心中疑惑了:
“王妃为何如此客气呢?今日赴宴的宾客里,就属我最平常,没有诰命,没有封号,就是跟随夫家长嫂而来的普通人。王妃但有传见,但有吩咐,云安皆不敢不应。”
“夫人过谦了!我家王妃也说,是看着夫人喜欢,觉得有缘。所以便省了许多虚礼,以诚相待啊。”
侍女青绵替主家回了话,道理不错,却终究不能抵消云安的疑惑。云安向申王妃颔首致敬,不再多提。
……
不多时,一无所知的云安仍被送回后园,可申王妃放眼她离去的长廊,却显得无限伤感。青绵见了,上前相扶问道:
“王妃,这位二夫人确是你要找的人吗?”
申王妃怅然道:“我早就肯定是她,否则,去岁她嫁到郑家时,我也不会让你去添礼。为的,就是日后寻机会相见啊。”
青绵细想方才谈话的情形,也不觉点头:“这倒是了。王妃素喜沉静,哪里办过探春宴,不就是专为探她那朵花吗?”
“探是探了,问也问了,可有些更近的话终究不能说,说了,也许她就再也不想见我了。”
“王妃,都是过去的事了,你并没有做错啊!况且奴婢看她的性情也很好,以后定会与王妃常相伴的。”
申王妃轻笑,却问:“你说,我和她长得像不像?”
青绵很快答道:“王妃丽质,夫人清艳,都生得很美,但最像的是一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