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忽悠混三国 > 第六百六十三章历史的进程(中)
  林德江一边说,一边拿眼瞅了瞅王文泉,见对方吧嗒着两眼听的很是认真,一副好学生的模样,满意的把头一点,端着老师的架子继续说道: “陈胜、吴广起义,前期可以说是农!民起义,可后来他们为了聚集人心,却打出了‘楚’的旗号,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朝代更迭,皇朝兴衰,王文泉是真没少研究过,至于为毛会出现这种情况,大体上也是根据当时的人口、政治、经济、气候和周边邻国的强弱去分析。可从用人制度上思考这个问题,他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见林德江发问,他苦恼的摇了摇脑袋,很是坦诚的回到道: “书上说有人建议: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所以陈胜才打出为楚复仇的旗号,号召大家反抗暴秦。
  其实我也很奇怪,因为陈胜起兵的时候,喊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占了几座城池以后,却突然把扶苏、项燕给推了出来,与刚开始的口号格格不入大相径庭。其中的缘故,我想不通,还请老师为我解惑!”
  “呵呵呵!”
  听完了王文泉的话,林老头不由得一阵得意,他笑眯眯的看了一眼一脸真诚的王文泉,如同一个慈父般把头一点: “你这孩子,三国呆久了,连说话都变了味了!算了,说你也不白说,我就好好给你讲讲我对历史的那点心得吧!”
  说到这里,他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见桌上有个水杯,端起来一饮而尽,这才意犹未尽的继续说道:
  “开始的时候,陈胜是官逼民反,是农民起义,自然也得到了农民的支持,所以声势一度浩大。可是农民起义有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他们找不出更好的制度,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思想,于是被旧有的贵族利用,成了他们复辟的工具。
  打出这个旗号以后,旧的贵族纷纷响应,转瞬之间便把秦国弄的支离破碎,可是旧贵族们从来没把陈胜当成自己人,因为在旧贵族们眼里,陈胜、吴广和他们手底下的起义军,本来就该是奴隶,永远也该做奴隶!只有贵族,才是名正言顺的主人。
  老百姓再笨,也知道平民和奴隶的区别,自然不会为了把自己从平民变成奴隶去支持陈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旧贵族又不把陈胜当回事,离心离德各自为政胜必相争败不相救,他们不败还有天理吗? 所以呢,从打出了为楚复仇的旗号,陈胜、吴广起义的性质,就变成了贵!族政!治、封建制度向皇帝任命、郡县制度的反扑了。
  再往后看,就更明显了。刘邦、项羽之争,其实就是士族阶层和诸侯、大夫阶层的对抗,也可以说是下层贵族和上层贵族的对抗。
  只不过刘邦比秦始皇聪明一些,他知道怎么去利用不得志的诸侯和大夫这些上层贵族,并形成了合力,这才打败了诸侯和大夫阶层的代表项羽,并最终统一了天下。
  这跟袁某人所说的:‘绅士永远打不过地痞’完全就是两回事。要知道,上层的贵族,是最不知道民间疾苦的一批人,是最拿老百姓不当人的一批人,是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的一批人。
  别的不说,从坑杀秦国二十万降兵、拿个锅要煮人家的爹,就应该能看出所谓贵族残暴的本性。人,能干出这种事情吗? 待到刘邦开国建立了汉朝,为了不走秦朝的老路,他批判的接收了秦始皇的用人方法,保留了郡县制,巩固了皇帝任命制,却复辟了分封制。当然了为了不让天下改姓,他加了一条限制:非刘姓不得封王! 可以说,西汉的建立,是下层贵族向上层贵族的一种妥协的结果,正因为刘邦知道妥协,所以西汉才会郡县与分封并存,所以才会有西汉二百年的基业!
  王莽篡汉以后,刘秀起兵兴汉,主要借助了士族的力量,到了东汉士族自然要得到实惠,于是他们慢慢的变成了豪强,或者说是士家大族,仕途也就理所当然的被紧紧握在了他们的手里;没变成豪强的士和豪强庶出的那些在官场不得志的子孙,就慢慢的就变成了寒族。
  所谓的察举制,举孝廉,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士族之间互相举荐为官,寒族要想当官,就必须依附于士家大族。东汉的兴起、腐朽乃至灭亡,是随着士族阶层的奋起、贪婪和不断增强的野心而变化的。
  所谓皇帝、太监卖官鬻爵,其实不过是从他们举荐的那些人里挑取而已,他们之所以在史书上大书特书,其目的不过有二:一是加重了他们的子弟成为官的成本;二是把国家破灭的罪责推到皇帝宦官身上去。
  其实我们只要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这个道理:有史以来,可以宦官逼民反的说法?皇帝再卖官,卖来卖去,还不都是卖给了他们推荐上来的精英吗?翻翻史书,看看恒、灵二帝可曾把一个官职卖给过百姓?
  可以这么说,从灵帝闭上了眼睛,袁绍、袁术就已经洗干净屁股等着当皇帝了,只是他们想不到,董卓进京以后竟然那么高调,不光把控朝政,还废了一个皇帝。
  士族出身的他们自然不会允许一个泥腿子出身的人爬到自己头顶上吆五喝六,这才有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至于董卓的是是非非,我们来的太晚,实在无法得知。可你要知道,王允、吕布杀了董卓以后,除了董卓的余党只杀了一个大臣:蔡邕。
  蔡邕的身份,是天下名士;蔡邕当时的工作,是写史。蔡邕的罪名,是叹了一口气。别人给蔡邕求情,得到的答复是: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於后世。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后令吾徒并受谤议。
  这是什么意思呢?无非就是怕蔡邕记录下真实的历史,让他们遭到后人的唾弃!又或者说,是他们想要篡改史书掩盖事实,蔡邕不许,这才动了刀子。
  所以说,董卓未必就是恶的!诸侯未必就是好的!他们只是看不起董卓,故意去抹黑他而已。为的,只是由他们垄断仕途,由他们把控天下。这些事,从袁家兄弟俩后来的所作所为上,就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