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的茅草屋,疏落的树枝篱笆墙,秦氏挪开歪斜的栅栏门走进去,站在院子里喊人:“五奶奶,五奶奶在家吗?”
连喊了几声,一个苍老却还算响亮的声音才从屋里传出来:“是春生啊,啥事儿啊?”春生是郑周的乳名儿,一个庄子上,甭管恁活到七老还是八十,长辈见了还是唤乳名,春生还是好听的,什么狗蛋、小臭、三狗子有的是。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脚步蹒跚地走了出来。
这位五奶奶看起来很苍老了,弓腰驼背,瘦小的身体走路也弯折着,因为腰背弯折的太厉害,走路时两侧的手臂反而高出腰背去,摇摆着保持着身体的平衡。
这样的老人,不管是秋喜安哥,还是谷家几个孩子,都没见过。几个孩子脸上的好奇、放松,很快被惊愕替代,他们太过惊愕,心里来不及细思细想细琢磨,却一个一个看得心底发酸、难过莫名。
秦氏快步迎上去,伸手扶住摇摇晃晃的老妪,笑着道:“五奶奶,是咱们庄子的东家和少东家……”秦氏也是第一次办这种事,说到这里突然卡了壳,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宋广友上前一步,笑着接话:“老人家,是东家和少东家怜贫惜弱,来看望庄子上的老人儿,给老人们送节礼来了。”
“东家?”老人努力抬起头,顺着声音看向宋广友。
这个人她见过一回,是新东家指派 来的管事,接受庄子后就挨家挨户走过一遍,也来过她这里一趟。
老人浑浊的目光越过宋广友,又往后边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群漂亮体面的人。
宋玥应着老人的目光走上来,笑容满面地道:“老人家身子骨可好啊?”
老人的目光从一群漂亮的孩子身上转到宋玥身上,看着对面一脸暖暖的笑,声音不高,回答的却干脆爽快:“好,好着呢!”
宋广友已经寻了两只矮板凳过来,就摆在院子的大杏树底下。
宋玥扶着老人在矮板凳上一起坐了,温和地和老人家唠起家常,问老人家平日里做些什么活计,身体有什么病痛,吃得够吗,儿孙们如何等等诸般。
老人家虽然身体衰老,精神却不错,有问有答,前头回答的都快,说起儿孙们,老人默了一瞬,才扯出一抹笑来。
老人默了一瞬,才扯出一抹笑,道:“孩子们都好,都孝顺,大的小的都要过来伺候,都被俺撵了,嘿嘿,老了老了,这性格儿更孤拐了,耐不得那些小的哭啊闹的,东家别笑话。”
秦氏就蹲在老人身后,这会儿插话道:“五奶奶恁这不是孤拐,恁是太疼孩子们了。”
说着话,又转回来头对宋玥解释道:“五奶奶是个有福气的,两儿三女,是五奶奶疼孩子,一成家就把儿子分出去单过了。叔叔婶子都很孝顺的,不管多忙多累,早晚必定要过来走一趟看一眼,挑水砍柴这些活儿都做得妥妥帖帖的,但凡家里做点儿什么好的,也必定先给五奶奶送一碗过来……”
正说着话,两个中年汉子扛着锄头匆匆奔过来,隔得老远看见门口停的马车和等候的韩戚风等人,就下意识地缓了脚步,带着些惊惧、忐忑往小院走过来。
宋广友眼光扫过,连忙迎上去两步,低声提醒:“是咱们庄子的东家和少东家,这不是过重阳嘛,东家和少东家来看望庄子上的老人儿的。”郑周也紧跟出来,点着头附和。
听了宋广友这番解释,特别是看见郑周也跟在,两个汉子的脸色明显缓了不少,惊惧退去大半,只是仍旧紧张。
年纪略大些的汉子反应快些,把肩膀上抗的锄头拿下来,扎着手转了两个圈儿,也没找到该放在什么地儿,郑周伸手把两人的锄头都接过来,斜靠在篱笆墙上,带着两人进了院子。
这是两个老实的庄户人,来到宋玥面前也不敢抬头,垂着手、拘谨着,宋玥问了两句稼穑和家里的情况,就笑着起了身。
韩戚风带着人卸了一袋子面、一罐猪油下来,宋玥又亲手拿了一匣子药交到老人家手里:“这是些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药丸子,老人家先吃着试试,若是管用,恁就和春生家的说一声,我再打发人送来。”
老人家捧着不大的药匣子,干涩的眼眶中有泪光闪动,抬着头看着宋玥,哽着嗓子连声道:“多谢东家照应,多谢!”
秦氏带着宋玥出了这家,往下一户有老人的庄户走去。
郑周落后几步,声音低低地叮嘱那两个庄户汉子:“三叔、六叔都见着了,咱们这个新东家是个真正怜贫惜弱的,也是个看重孝心孝道的,五奶奶年岁大了,行动有不方便,一个人住着怎么也让人不放心呐,叔叔们说是不是?”
马车人群呼啦啦来,又呼啦啦走了。
两个汉子站在破落的院子门前,愣怔了半晌,才终于回过神来。
大哥回头看向老二,老二也正好转头看向大哥,哥俩你看我我看你了好一会儿,还是老二开口道:“大哥,今儿晚上,俺就过来陪着阿娘住。”
大哥倒是也算得上爽快,紧跟着道:“恁一个人……今儿还是俺过来吧,以后,咱们兄弟俩轮着,一个人半个月吧。这个月我到月底,从下个月初一,再开始轮吧。”
这是主动多承担了五六天,也算是做大哥的一个态度了。
老二也不多说,跟着点点头,哥俩又对视一眼,一起转身进了院子,老大拎起面袋子,老二搬起油坛子,一起往屋里送。
老太太手里还捧着那个药匣子,愣怔着没有回过神来,两个儿子走进来,她才晃过神,连声道:“别往屋里搬,恁俩拿两个袋子来,把面分开,油也分成两份儿……”
老二没作声,搬着油罐子进了五。猪油太香,最引老鼠,得拿麻绳子打个网套挂到房梁上才行。
老大倒是停住了,却笑着道:“这是东家给阿娘的,孩子们再搜刮走了,东家可要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