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综合其它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100章 劳动改造
  赵广身边,内政人才稀缺,糜立这个商贾半吊子出身的属下,被赵广反复差遣,忙的脚不踮地,诸葛绪归顺后,日子同样过的充实不已,就连习惯了吟诗作赋的诸葛诠,也成了蜀军中的书佐,忙着撰写文书,哪有什么时间来写诗作文。
  “一遇赵广误终生。”稍有空隙,诸葛诠就在妹子诸葛婉面前,长吁短叹自己的悲惨遭遇,一副辛酸无望的样子倒让诸葛婉忍噤不禁。
  在内政上进行改革的同时,赵广与牵弘、张护雄、陈同等军中诸将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军队的改革。
  基本的思路是二条,推行军功授田制度、俘卒劳改制度。
  军功授田,就是让军中征战的将士获得一块田地,作为军功的奖励,至于是上田、中田、还是下田,则按功劳的大小来分配。赵广这种脱胎于秦国、又类似于均田制的耕战政策,目的就是让从蜀中一路转战而来的将士们在关中扎下根来。
  有了土地之后,还要有人来耕种。
  俘卒劳动改造,是赵广将精兵从田地上解放出来的又一举措。
  这里归类的俘卒,并不是全部的三万余辅兵、降兵和杂胡,而是仅指其中的一部分,约计五千余人。
  一是如荀恺、李辅这样的魏军投降将领,这中间还要剔除平日表现好、对蜀军有好感、有意向加入蜀军中的低级将校。
  二是被俘虏的魏军士卒,这部分人因家在关东、或者对蜀汉的前途不看好的原因,并不愿意归顺,期望蜀军有一天能放归。
  三是槐里被俘的杂胡。这是地位最为低下的一部分,杂胡性情不驯,屡生事端,若是放归,那就是放虎归山,但他们已经投降了再杀俘,那样的事情赵广也不屑去做,让杂胡俘虏在劳动改造中赎罪是赵广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军人要提高战斗力,要打胜仗,职业化是必然的途径,而要让军队安心,就必须要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俘卒劳改,就是为军人的田地耕种,除了一日三餐之外,没有其他的报酬。
  俘虏光养着不干活,显然不可能,但俘虏一旦聚拢在一起,又有可能酿成变乱,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散打乱,比如象荀恺、李辅这样的降将身边,就不能有太多的俘卒或者辅兵存在。
  有军功的将士们分得俘虏充作田奴,就和众坞堡、流民帅一样,成为某个乡、亭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要想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就得依靠赵广这个大团体的力量,不然的话,单靠个人没有办法在关中立足。
  田奴,就是依附于主人、失去自由的私人奴仆,政治地位低下,耕种一年往往得到的也就是抱腹的一点点粮食。
  在王朝强盛、天下太平之时,田奴并不多见,只有权贵高门家中的田庄、别宅,会有奴仆的存在,毕竟,就普通的百姓来说,只要赋税不那么重,能够活下去不会想着去当田奴,但在战乱频频的汉末三国,放弃平民身份,卖身为奴却意外的盛行起来。
  其余家在关中的辅兵,赵广统一交给了糜立,这让糜立眼睛一亮,他很快找到了一条发横财的路子。
  买卖自由。
  辅兵要回家,可以,必须拿出足够的财帛来换取,不然的话,那就和其他俘卒一样参与劳动改造,用劳动换取自由的机会。
  要是实在拿不出财帛,也可以让家人迁籍到扶风郡来,成为扶风根据地治下的人丁,土断、均田的政策到时和其他人一样。
  ——
  九月上。
  赵广首先来到武功的牵弘虎步营军中,主持分田分俘事宜。
  当初在江油关时,为了说服牵弘的部下归顺,赵广承诺服役满三年放归,立下军功更可提前脱俘卒身份,现在经过实战的考验,这些原俘卒转化而来的蜀军将士用行动证明,他们已经归心,愿意为赵广效力,既然这样,那么及时兑现承诺,更能让赵广赢得军心。
  杨方、苏唐这两个江油关时的魏军都伯,已经升任虎步营的军侯,这大半年来,虎步营作为军中主力,立功将士甚多,听到军功授田和分俘劳改的消息,虎步营上下欢声雷动。
  从普通的平民到世家大族,立下军功是最重要的一条途径。
  “扶风杨氏,我杨方就是这一脉的老祖宗,到时候族谱上这么一写,那真是风光得紧。”在虎步营军,笑的最灿烂的,是杨方这个糙汉。
  在葭萌关、槐里城,杨方运气来了,三个叛军屯将、一个杂胡小首领的头颅,让他收获颇丰,这军功兑换的田地一分下来,杨方已经在幻想能换得几个田奴、又出产多少粮食了。
  “老杨,你这田地有了,田奴也有五个,那让谁帮着管起来,想好没有?”苏唐看不惯杨方的得意劲,忍不住泼起冷水。
  杨方脸上一僵,随即便着急了起来,他刚刚只顾着高兴,未想到这一层:“苏,呃,老苏,咱老兄弟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
  苏唐嘿嘿一笑,道:“我苏某人早想好了,我祖籍就是扶风龙门人,苏氏坞堡可是这扶风最大的坞堡,到时我认祖归宗,凭我现在的职务和身份,苏家对我哪敢不敬,至于田地管事,那苏家可有的是。”
  杨方听得一愣,这论祖籍的话,他老杨家祖上在陇西,况且,就算杨家先祖在扶风,也不如苏家那般有实力!”
  “我,我实在不行,就让婆娘、儿子都到扶风来,我就不信,跟着君侯,这样有田有奴的好日子还过不下去。”杨方咬了咬牙,发狠的说道。
  在虎步军中,杨方的想法要占了大多数,毕竟象苏唐那样有祖宗可以依靠的,十个里面也找不到一个来。
  随着土断、均田、劳改三项政策的推行,扶风郡的人口也逐渐的充盈起来,不止是原先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还有隐匿乡野的流民、如杨方妻儿这样的外来迁入者,还有不堪士族、豪族盘剥的私奴。
  同时,赵广也采纳诸葛绪的建议,在扶风开始推广小麦的种植,与豆类作物相比,小麦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更高,其中九月份播种冬小麦正当其时,到了来年的三、四月份收割,扶风就能迎来粮仓丰足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