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农家娇女 > 第57节
  “你们既是有祖宗,有姓氏,便不给你们改名了。”
  说着,赵氏低头拿出一张薄如菁的卖身契,给了一旁的杜氏说道
  “娘,往后这个丫头就跟着你。”
  杜氏虽然也是人生头一遭,但毕竟是这个世界的人,这样的事情也听得多了,甚至看得多了,接受度还是很高,接了下来。赵氏便对十五岁花儿似得薄如菁说道
  “如菁,往后你就是太夫人的人,平日里头伺候着太夫人就是。”
  薄如菁忙福了福身
  “是。”
  说着便对翠柳说道
  “翠柳,这家往后大大小小的事儿还都得看管着,特别是厨房。我和大爷平日里还得出摊,家里的孩子得看着些。”
  “是!”
  这户人家买下来看的就是翠柳这个能干的,自然这府里府外都得一把抓,这样的放在大户人家那都是管家的地位了。
  赵氏目光落在薄礼身上,顿了顿,然后跳过,对薄如宇说道
  “润哥儿今日去了县学,下了学去他跟前伺候着,往后你就跟着润哥儿。”
  “是!”
  薄如宇不过八岁的年纪,可是自小跟着家里颠沛流离的,是家中除了薄礼外唯一的男娃,自然承担的要多谢,人也成熟些,只是博宇的成熟与润哥儿不同,博宇是阳光的,跳脱的。
  赵氏目光落在薄如珠身上,微微一笑,朝着薄如珠招了招手,薄如珠虽说有些羞涩,可还是乖乖上前,福了福身
  “夫人。”
  赵氏点了点头,揽着圆姐儿指了指薄如珠问道
  “圆姐儿喜欢这个姐姐么?”
  圆姐儿一愣,这是要给自个儿派发小丫鬟了?
  圆姐儿瞪着眼睛看着薄如珠,六岁的小娃,五官姣好,就是看着有些面黄肌瘦的,穿着的粗布衣上挂在身上有些晃荡。
  六岁的娃,放现代还没有上小学了,就是一学前班!这是要被一个学前班孩子照顾么?
  薄如珠虽然只有六岁,也是个聪明的,知道眼前比自己小些的娃娃就是以后的主子,忙福了福身
  “圆姐儿安。”
  赵氏笑了笑,将怀里的圆姐儿放在地上,又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说道
  “去看看康哥儿醒来没有?”
  圆姐儿点了点头转身往小院走,赵氏看着不知所措的薄如珠点了点头道
  “跟着去吧。”
  薄如珠这才扯了扯衣摆,抬腿跟了上去。
  赵氏见状这才带着翠柳,薄礼和薄如宇往下人房走,薄如菁则跟在杜氏身后。
  杜氏见这事儿算是完了,这才带着薄如菁往润哥儿屋里走,圆姐儿和康哥儿这会儿醒来,还没穿衣服洗漱呢,要杜氏说,薄如菁就应该带着孩子最合适,六岁的薄如珠顶多就是跟着圆姐儿康哥儿做个玩伴。
  想着,脚下的步子更加的快了...
  ☆、第70章 回家过年
  家里有了下人,不仅仅意味着如同大户人家那样有人伺候了。
  对于谢家来说,那就是多了五张嘴,每月还要给月例。
  谢家月例不多,做的事情也多,但翠柳却是个手脚麻利的,至少摊贩和家里每天需要添的卤面和羊肉都不需要赵氏亲自回来一趟。再比如,即便杜氏得了千药堂的信儿去了摸胎,也不用担心家里俩娃没有人看着,偶尔杜氏还会带着薄如菁一齐去,兴趣来了还会给薄如菁说些手法技巧之类的,薄如菁对于这样拥有一门手艺也很是渴望听得很是认真,这让杜氏似乎又找到了事情来做。
  便是润哥儿整日去县学也会带上薄如宇,薄如宇就正式给了润哥儿做书童,小厮儿的活计。
  连年纪最小的薄如珠也会带着圆姐儿和康哥儿玩。只是那薄礼,似乎进了谢家的门,进了屋子就没出来过,要不是瞧见薄如珠常常三餐给屋里送饭,圆姐儿都几乎要忘记这个人了。
  所以,圆姐儿和康哥儿的开蒙还是跟着润哥儿。
  虽然薄礼如同一个隐形人,但是架不住好处比较多,不过短短几个月,谢家的羊肉卤面摊子在宁阳县居然小有名气,不少人都会赞上一句谢家卤面最是地道!
  这也让赵氏和谢大郎看到了商机瞅着有翠柳在,便干脆置了家伙儿,谢大郎和赵氏一人在西边儿一人在文庆街摆靠近县学的地方摆了两个摊位。虽说离得不远,但生意依旧好。
  夏末的时候,谢三郎带着一家人美名其曰来看看杜氏,住了两三天,倒是开始打听起学堂的事情起来,俨然一副一家子常住的摸样,杜氏直接cao了扫帚把人撵了出去。
  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一些,但好在付出与收入是正比的,虽然家里多了五口人,还得给月例,好在一个月下来还有结余,日子倒是过的不错。
  夏天快结束的时候,新一批的草果就由谢二郎坐着马车送了过来,之前羊肉因着草果问题紧缺,倒是卖上了价,这次谢二郎带了整整一麻袋的草果,谢大郎直接用市场香料价格收购,倒是让谢二郎赚了圆鼓鼓的一荷包。
  这一袋子倒是足够让摊子支撑好久了。
  宁阳县的夏天似乎格外的长,便是入了秋也能热上好一阵,等天气凉了,开始换上厚衣裳的时候,才惊觉....这都要腊月,要年关了。
  这是来到宁阳县头一次过年,吴家原本说一同过年,可杜氏却坚持要回水溪村。
  人年纪大,对于故土总是有着固执的一种观念。谢大郎和赵氏也觉得应该回水溪村,两地用马车来回也就一天时间,什么事儿都比不上大过年一大家子团聚了。
  这不,这边决定要回水溪村过年,早早就让润哥儿写了家信回去,日子定在了年二十八。
  但卤面摊子在年二十六就关了门,专心带着薄家一家子准备过年的东西。
  这一个年,谢大郎和赵氏都不打算带下人回去,一是家中必须要有人守着,二是三房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阵瞎闹腾。之前三房举家一齐来宁阳的时候可把翠柳和如菁折腾的够呛,就是如珠都得赔着小心,可算是让人看着气恼。
  年二十八这天,因着不赶路,谢家一家子倒是直接自己驾了牛车往水溪村赶。
  冬日的日头掉的快,到达水溪村的时候天色依旧暗沉的很,都该吃晚食的时候了。
  “诶呦...这是谢大郎一家回来过年来哩。”
  “李叔新年好啊!”
  因着年岁的原因,大家会儿脸上都是笑意融融,谢大郎听得这话立马打了一声招呼,那人走进,霍然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人,可精神气却很好,这个人同时水溪村的人,圆姐儿也是认得的,忙从杜氏怀里钻出一个小脑袋,甜甜的叫了一句
  “李爷爷新年好!”
  “好好好!是个好娃子!”
  一旁的康哥儿见状,不依了,也忙伸着脑袋叫了好几声,同样得了夸奖这才罢。
  “回来就好啊,到哪儿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李爷爷说着,又和杜氏两个人寒暄了好些,这才有驾着马车往回走,一路上遇上不少的人都要问一句好,有些人还得扬声问一句
  “这是从宁阳回来吧?那吴家还回来过年不?”
  “不了,都在宁阳过了。”
  吴家不比谢家,木匠的生意在年关之时最是好,这木艺又是费时费力的伙计,加上吴大树因为手艺好,为人也踏实肯干,在宁阳县还是小有名气的,这大过年的,也就没法回水溪村了。
  谢家大房一家子到了家,院子里头听见声响的谢二郎和三郎就齐齐迎了出来,见着杜氏忙叫道
  “娘。”
  说着,两人的媳妇儿也从厨房里探出头来
  “回来啦?!屋里都收拾好了,和以前一样咧。”
  潘氏笑眯眯的说道,一旁的李氏插着手走了出来,眼睛在人群里一扫,见就大房一家和杜氏,不由问道
  “娘....咱们的下人呢?”
  杜氏一听原本还挂着的笑容顿时淡了不少
  “在宁阳看家。”
  “诶呦,这过年的事儿可多着了,他们一个买来的下人,还每个月拿银子咋就放在家里偷懒了?该带来做事儿才是啊。”
  “咋的了?我让他们留在宁阳看家,咋的?当我不知道你肚子里打着什么主意呢?”
  赶了一天的路,牛车走得慢,屁、股都颠了一天了,回了故乡,回了家那都是高兴的事情,谁知道这会儿才进院子就叫儿媳妇给呛了一口,顿时杜氏的脸都黑了。
  “先进屋子,先进屋子,这大冷天的。”
  说着,潘氏忙领着一家子进屋。杜氏冷冷的看了一眼李氏,大步的往里走,这院子,还是自个儿和孩子他爹打拼出来的,自己要乐意给那就是儿孙的,要不乐意给,这就是自个儿的!
  要不是谢三郎,就李氏这样的,还能踏进谢家的门?
  杜氏一脸郁卒,谢大郎和赵氏便赶忙把东西收拾出来,又帮着把杜氏的屋子收拾妥当。
  近一年未见的孩子们凑在一起大眼等着小眼一时间竟然有些生疏起来。
  就是湘姐儿和祥哥儿,看着都干净整洁多了。
  “大堂哥,我娘说明天我就也可以去县学上学了,是真的么?”
  润哥儿带着圆姐儿和康哥儿,祥哥儿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倒是叫大家会儿都是一愣。
  不过祥哥儿今年刚刚开蒙,不管真假,都只当童言稚语罢了。润哥儿倒是好脾气的笑了笑,很是温和
  “三婶既然这么说,大约是真的。”
  祥哥儿听着顿时就高兴了,点了点头。
  自从和谢三郎李氏去过一次宁阳县,看着润哥儿一声儒衫带着书童款款走来,祥哥儿的心神都被牵引了,县学,这样的词汇在祥哥儿的心底发了芽。回了家就吵闹着不愿去齐先生那里,定要去县学才能念书。
  李氏被吵闹的没法子,只得应了下来,心里头倒是想到了大房搬家时候的说的话。县学...也不是不可以....
  到后来就给了祥哥儿保证。
  “到时候我也要我娘给我买一个书童穿着儒衫去上学!”
  好么,祥哥儿真正看上的倒不是县学,而是润哥儿如今宽裕的生活。
  这边大房和杜氏的东西都收拾妥当,赵氏便拿着在宁阳县买的各种特色吃食,穿戴的都分给了二房三房。
  就连一旁蹒跚学步,还只会咿咿呀呀的盼哥儿都有一些个小玩意儿。
  分了东西,天色依旧完全黑了下来,这一年难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个团圆饭,各自歇下不说。
  年二九这一天大家手头上的事情都放了下来,不是相互窜门子就是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谢家头一年难得聚在一起,便干脆早上吃了早食便各自窜门去,下午午觉后边围在一起家长理短的,便是做晚食,许久没有动手的赵氏也跟着潘氏李氏一同,倒也有了几分热闹。
  寒冷的天,热闹的气氛.....这才有了过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