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都市言情 > 支点 > 第四零一章攻城略地
  日本目前已举国进入战时状态,虽然兵源质量要差一些,但凑足三个三三制师团还不算太大问题。不过由于本土遭受规模越来越大的持续轰炸,工业生产力已经锐减,中岛、三菱的几个飞机制造工厂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破坏,别还要满足太平洋、印度洋各战场和本土防空的需要,所以一次想要给某个区域补充一个航空师团两百多架飞机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几年,四航司击落击毁的日军飞机已达一千四百余架,也是造成日军无法及时补充飞机数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没有足够的作战飞机夺取制空权,海军长江舰队就无法冒着中国飞机的轰炸单独为运输船队提供护航。
  所以除了增兵之外,日军华中方面军另外两项要求没有能够得到完全满足,只是被答应补充一个飞行联队。
  但国内增援的三个师团从集结到运至南京至少要七天的时间,再从南京出发就得面临中国空军水上和陆地的封锁了,何时能够到达武汉周边、能够达到多少兵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特别是那些恐怖的b-17,要想在他们的眼皮下集群开进,简直就是等于送死。
  就连与九江一江之隔的日军江北部队,在向江南增援时也只能利用夜间分多批次摆渡。
  不算运输机和侦察机,四航司现在所拥有的各类作战飞机已达一千二百多架,而且都是高性能的飞机,并有地面与空中的雷达指引,即便是等量的日机也不是对手,何况日军根本根本就拿不出来这么多的作战飞机。
  谢昌云的计划是航空学校毕业多少学员,四航司就装备多少飞机,去掉作战伤亡,每年也可有数百架的补充,而且中央空军也在迅速增长,装备的飞机数量达到了四百余架,正在陆续进入宜昌、恩施、老河口机场担任屏卫西南和配合第五、第六战区的任务。因此中国空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压到了关内的日军,只要是p-51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内,上空就肯定全都是中国空军的天下。
  随着九战区在十三日上午攻克蒲圻,鄂南和赣北战场相应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平静期,但这绝不是休战,而是大战之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咸宁和九江日军都将以城市为依托进行固守,因此中国军队需要在火力上和兵力部署和战术手段上做进一步的准备,特别是120mm、150mm和155mm重炮这类专门打击永久式钢筋水泥工事的利器需要跟上。
  四年前谢昌云曾为消灭日军一个装备二十四门150mm重炮的重炮兵联队而绞尽脑汁,而如今他手里已经有了155mm重炮六十四门、150mm重炮六十八门、120mm重炮八十四门,其中150mm和120mm重炮有近半数都是从日军手中所缴获,而155mm重炮则全部来源于美国的援助。
  这次谢昌云把大部分重炮都调往了前线,如此强大的炮兵火力,日军做梦也没有想到。
  虽然预产期只有不到一个月了,但何欣怡还是连续三天挺着肚子、穿着宽大的便装,在几名女卫士的严加保护下前往广播电台播报了战报。
  拿下咸宁和九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谢昌云并不为此担心,但盟军即将在北非阿拉曼战线发动的反攻,不得不牵涉了谢昌云很大的精力。
  按照盟军北非司令部的通报,北非英联邦军队和中国北非远征军、自由法国阵线军队、以及美国陆军航空兵,将在十月二十三日对德意军队展开全线反攻,目标是给德意联军致命打击、并将其至少驱逐至利比亚西部地区。
  中国远征军的任务是在英军再战线北翼首先发动进攻吸引了德意联军主力之后,乘机与新西兰师在右翼发起突击,然后迅速向右发展切断德意联军的后路,与右翼部队一起歼灭德意联军主力。
  这将是中国军队与世界上最优秀的陆军的首次交锋,而且又是万里之外的境外作战,所以谢昌云不得不予以更多的关注,每天都有数封电报与林道庸和陈绪讨论战术问题,将大量对付德军的办法灌输给他们,并预言正常发挥就肯定可以取胜,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信心。
  十月十九日,四战区副司令长官蔡南九江以南建立的指挥所,以四战区的五个步兵师、七个装甲营、十个炮兵营、和九战区的三个步兵师的兵力,向九江日军发起了总攻。
  在九江外围四十余公里的战线上,空中一百余架四航司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地面近两百门大炮和两百多门81mm、100mm迫击炮把无数的炸弹和炮弹向日军的阵地倾泻,连绵不断的巨大爆炸声如同山崩地裂。
  四战区不会傻到炮火和轰炸平均分配的地步,肯定是集中用于准备突破的地段,所以炸弹和炮火密集处弹坑一个挨着一个,那些一百五十公斤的高爆炸弹和155mm、1501mm重炮射出的炮弹,就是相距几米远,也足以将一座钢筋水泥的碉堡掀翻,如果整整落在碉堡上,光是震都能把里面的日军肝胆震裂。
  而原来停在九江江面上的数艘日军海军舰只,早在四航司一个月的轰炸中要么被炸沉、要么就跑到下游去了。日军的地面炮兵则是一炮不敢发,根本无法对中国的炮兵进行反压制。
  一名参加过淞沪作战的九战区将领放下望远镜后对左右道:“这种打击密度,当年日军百门舰炮齐射也与之相比不了。你们看右前方那处,没有留下一点空白点,估计活着的鬼子没有几个了!”
  想想那时在日军舰炮下,一个团拉上去十几分钟就被报销大半的情景,将领们就可以体味到日军现在的境况了。
  轰炸和炮击过后,毫无疑问的是装甲部队率先发起了突击,大量步兵紧跟其后,每个师正面两个突击点,每个突击点配备二十多辆到三十多辆不等的坦克装甲车,没有主次,十个突击点同时展开向里打。四十多架攻击机和三十多架挂有炸弹的战斗机也飞临战场上空,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
  日军为了对付中国军队的装甲突击,在阵地纵深挖掘了大量的反坦克壕,并深埋了大量的反坦克桩,虽然阻碍了中国军队的部分坦克装甲车,但由于之前的轰炸炮击密度太大,许多壕沟和水泥桩都被破坏,因此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还是很快就突入了日军阵地,利用车载武器为后面的步兵开辟了一条条的通路。
  等到数万名中国军队的步兵杀入了日军阵地,装甲车辆又转头向两侧驶去,准备去兜在非突击地段上日军的屁股。
  蔡南的部署是不让外围日军撤入城区,因此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在突破日军外围防线后合围并消灭外围的日军,并不急于向市内攻击。
  并且由于参加进攻的四十九军的三个师,是彻底整训以后首次参加合成化作战,在实战经验方面还有些不足,蔡南也想通过尽快取得阶段胜利的方式来让他们有机会总结经验并提高信心。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到下午五点五十分,四战区部队最后全歼了九江外围的两万余日军,然后把阵地移交给了九战区的三个师防守,自己则全力准备下一阶段的进攻。
  自从谢昌云稳稳的控制了第三和第九战区,三个战区就不在存在严格的作战区域之分了。
  十月二十日,鄂南咸宁外围的九战区部队也开始向咸宁发起了进攻,鉴于日军在咸宁只有两个旅团,外围兵力并不雄厚,因此担任前敌指挥的廖广泽决定直接向咸宁城区发起突击,然后以装甲和步兵配合的巷战来解决战斗。
  不同的战术选择,皆是以因时因时来制宜,并无固定的模式。蔡南和廖广泽大战经历了无数,排兵布阵可以说已经进入了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境地了!
  同样是强大猛烈的轰炸和炮火准备以及装甲突击,上午九点三十,廖广泽指挥的六十五军两个师、六个装甲旅和七十九军的两个师就攻入了咸宁城区,六十五军的其余部队则与七十一军一起肃清外围敌军、并警戒武汉方向。
  而进入城区的作战,廖广泽又变换了一种战术,要求部队不要多路穿插,而是获得立足点之后,利用装甲和炮兵的优势平面推进。
  这样日军部署在城区内纵深准备巷战的兵力就无法全部投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军队以八个建立了迫击炮阵地的立足点为中心,一步步往四周推进。
  这样的打法只是有些苦了咸宁的老百姓了,一些没有及时躲避的居民难免会有死伤,而且多栋房屋也随着中国军队的推进被炮火所摧毁。
  这也是战争所避免不了的代价!
  要不说谢昌云怎么喜欢在境外打仗呢?在那里打坏的瓶瓶罐罐根本不用操心收拾。
  “看来下一步就是怎么拿下武汉的问题了!”虽然九江还没有被打下,但获知日军短期内不可能会有强大援军到达的谢昌云已经不用担心了。
  在廖广泽二十一日下午全部消灭咸宁日军之后,蔡南于二十三日投入了新六军、四十九军和独立三师的全部兵力,对九江市区发动了攻击。
  进攻之前,四战区炮群根据特战部队提供的坐标,以上百门远程火炮对日军的各个指挥机构所在区域进行了突然的覆盖射击,炮兵观察机随即飞到九江上空,指挥炮兵又进行了第二轮的射击,并确认七处目标已不复存在。
  两轮的密集炮击,实际上摧毁了日军的一个师团部、三个旅团部、一个炮兵指挥部、一个联队部和九江警备司令部,除一个旅团长恰巧外出之外,其余在九江的日军高级军官几乎悉数毙命,彻底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
  接着,四航司的战斗机和攻击机又对多处日军目标进行了精确攻击,摧毁了日军的数个低级的指挥机构和炮兵阵地、以及大量的火力点。
  而后,中国军队的装甲和步兵才开始缓缓的向九江市区推进,只要是发现前方有日军火力阻拦,坦克炮、攻击机和迫击炮就是一阵猛轰,然后坦克和装甲车再抵近前去一阵扫射,以至跟在后面的步兵只剩下对付日军伤兵的份了。
  到迄今为止,日军一直没有找到对付安装有陶瓷装甲板的中国坦克装甲车的有效办法。
  在这一点上日本比德国就差远了。德国在发现了三型和四型坦克不敌苏联的t-34之后,很快就开发出了豹式和虎式坦以及专用的坦克歼击车,而日军在四战区面前屡屡吃亏,去没有更新的坦克和反装甲武器投入,还是采用一贯的自杀式攻击。这也是两国科技和工业水平的差距。
  当然也有对战争手段的观念上的区别。
  由于采用了全面围攻、不慌不忙的打法,而且为了避免过多伤亡,连夜间进攻都不进行,所以蔡南指挥部队用了两个白天才最后消灭了九江的日军。
  时间虽然用得多了一点,消耗弹药多了些,但消灭两万四千多日军,自己只付出了七百二十六人阵亡、一千三百余人受伤的低微代价,创下了抗战以来敌我伤亡比例的最低记录。
  而协助防御和进攻的第九战区的三个师,总共才阵亡六十余名,让各级军官简直都不敢相信最后的统计数字。
  当然,付出的代价小,战利品方面他们就没有多大的捞头了。除了拾捡了一千余支(挺)枪支、十几具掷弹筒、几万发子弹和几千枚手榴弹之外,其余的日军装备和物资全都落入了四战区的手中。
  最后是蔡南有些看不过去了,才给九战区部队又补充了两千五百支枪和十五万斤粮食、三万双皮鞋、五千顶钢盔和五千具防毒面具的战利品。
  这也是蔡南官居战区副长官,不然就是军长也不敢做这个主。随着谢昌云的步步高迁,四战区的这些大佬们的胸襟和眼光也开阔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