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云的抗日 > 云的抗日 第725节
  美国人提供的第一批武器装备以步枪、轻重机枪还有钢盔、手雷为主,这些武器正是国内其它军队最欠缺的。而随着这批武器装备被运到崇左,联合军的组建也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邓锡侯此时正和其他川军军阀率主力部队与日军激战在广元和南江一带,他将联合军的事情交给李家钰负责,李家钰带着第一批两万余壮丁从重庆长途跋涉难进,于“秋日反攻”打响前一天进入广西境内。同一天,云龙特批的一个滇军师也进入了广西境内,这让欧阳云不得不抽出一定时间处理这件事,也导致他这段时间日程很紧,如果有人要见他的话就必须提前预约。
  “吃晚饭的时候可以挤点时间出来。”顾恋云翻着他的行程表,然后建议道:“也许你可以邀请他共进晚餐。”特别将欧阳云的吃饭时间安排进日程里,这是陈佳瑶的坚持。欧阳云上次犯胃病以后,他的个人健康问题引起了总司令部的重视。于是无论多忙,他的三餐还有夜宵时间却都被写进了当天的日程安排,渐渐的便形成了一项制度。
  获邀和欧阳云共进晚餐,放在现在,这已经是一项殊荣。不过对王卓然而言,他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也是,几乎天天和张少帅一起吃饭的人,你已经很难让他在这种事上表现得受宠若惊。让王卓然吃惊的是欧阳云用餐的简单程度——一碗红烧肉、一盘红烧鱼、一盘青菜炒豆腐、一碟花生米、两瓶啤酒,而据说红烧肉是因为他的到来才有的加菜。欧阳云喜欢吃辣,所以除了花生米,其它几道菜上都放有辣椒和花椒,巧的是,这正好合了王卓然的口味。于是,在浅尝了两筷子以后,王卓然胃口大开,居然和欧阳云一起就将这些菜全部给瓜分了。“好了,酒足饭饱,现在可以谈正事了!”欧阳云用纸巾擦过嘴以后,朝椅子上一仰对王卓然说道,说完想起什么,又问:“吃饱了吗?”
  “饱了,饱了,总司令,我这次来找您是为财政拨款的事,江西百废待兴,没有外部资金注入的话,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无法展开,所以我们希望特区政府能够提供一笔应急款子。”王卓然道。谈公事的时候,他表面得稍稍拘谨。
  欧阳云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而是含笑望着他问道:“王主任,你现在了解我们学兵军地方政府的基本架构了吗?”然后,他抽出一支烟点上,又将烟和打火机推到几子中央,示意他自便。
  王卓然:“有一定的了解。”
  “哦,那说说看!”欧阳云来了兴趣。
  “以我们江西绥靖公署来说,下面设民政、财政和安保三个部门。安保这一块我不是很熟悉,不过有池观星司令负责,而且,赣北的自卫队体系已经很成熟,我不想插手。民政和财政,我以为它们存在的意义就两个字——‘服务’。一方面服务于大众,帮江西民众将各种经济体搭建起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一方面服务于军队,能够成为沟通军队和地方的桥梁……”王卓然慢慢的说道,从他的语速可以看出,他这番话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一边说一边注意欧阳云的神情,见其眼眸越来越亮,笑容也越发诚挚,知道自己说对了,心中悄悄舒缓一口气,语速也变增快了——“……我专门赴广东乡下观摩过合作社的运营方式,我以为江西大部分地区都具备建立这种经济体的条件,而且条件比之广东当初草建时还要好。江西大部分地区都刚刚经历过战争,等于重新洗了牌,利于我们重新组织……”
  “有人说合作社和经济共同体是我们仿效的共产党的一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欧阳云心中对王卓然已经完全满意,不过在决定答应他的要求之前还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王卓然稍稍一怔,然后摇头道:“共产党的那一套我知道,我觉得我们现行模式和他们搞的完全两样。总司令,共产党治下的民众生活其实相当困苦。不过共产党人有办法,可以让人以苦为乐。不过,我以为就好像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一样,共产党的那一套在战争年代确实管用,但是并不适用于战后。”说到这里他忽然笑了:“这个话题有些大,放开了谈恐怕今夜都谈不完,总司令,您的时间宝贵,我看这个问题——”
  “不,继续谈!还有时间,而且,王主任的说法让我颇有知音之感,我很喜欢听。”
  第2198章 王卓然的改变
  王卓然能够理解欧阳云吃晚饭的时候才有时间接见自己,毕竟现在学兵军家大业大,需要欧阳云做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当然,这不代表他没有情绪。只是良好的涵养让他没有表露在脸上而已。正是因为这种接见的非正式,王卓然并没有太当回事。然而,欧阳云表现出来的郑重以及足够的尊敬,却让他心中的不快烟消云散。感动之余,他当下也不再藏着掖着,略略组织了一下,侃侃而谈道:“那我就再说说,说的不对之处还请总司令指正——我以为,人总是自私的,现在是共赴国难,这可以让人控制住自己的私欲以大局为众。但是,这场战争一旦结束,那个时候,共产党人又会如何处理他们和老百姓的关系呢?那个时候,他们和治下民众的关系将只存在一条,那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这其实也是国民党现在正面临的问题,他们作为统治者,也许最高决策层是好的,但是却难保下面的人为了维系自己的利益而做出非法乱纪之事。毕竟,从传统上来说,他们是推翻清政府的功臣,有资格享受该项胜利的红利。我以为在这件事上,学兵军就做得很好,在基层进行选举,当选者必然具备广泛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大众的立场……”
  在乡村级进行选举,让民众自己选择治理地方的官员,这在学兵军特区政府体系里也仅仅是试行而已,因此,王卓然这番话的水分其实是很大的,多多少少带有拍马溜须的成分。欧阳云在做出这个决定前曾经向多人征求意见,当时曾受到不少人的反对,而他们反对的理由如出一辙,皆认为中国民众文化素质太低,并据此推断时机尚不成熟。而这个理由,恰恰是欧阳云最不能接受的。他认为选举事宜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与文化素质的高低根本无关。结果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与美国人相比,中国的老百姓们接受教育的程度或许偏低,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会失去根本的判断力。因此,王卓然这番话不管真实程度几何,却是他想听到的,而仅仅从他能够说出这番话,欧阳云便觉得王卓然的施政理念很对学兵军的路子,值得信赖并赋予重任。他正色说道:“本来,汉卿兄推荐你为江西绥靖公署的主任我还有一点迟疑,毕竟,我此前只知道有你这个人,对你并不了解。不过听君这一席话,我却放心了。看得出来,王君是真正的把百姓和民生放在心中的。王主任,好好干,我们学兵军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这场战争终有结束的一天,届时就是你们取代我们这些行伍之辈的时候。国家,需要你们!”
  在和欧阳云进行这番谈话前,王卓然虽然已经是学兵军治下的一名高级官员,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依旧是张少帅的幕僚兼好友,他之所以出任江西绥靖公署主任,根本出发点只是为了帮张少帅而已。但是在这番谈话结束以后,他这一念头却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或许真可以做一番事业出来。
  王卓然之所以受张少帅赏识,被其视为左右手,其人品学识自然不差。作为清末明初留洋潮中的一员,和欧阳云穿越前那个时代的青年留洋的出发点是为了谋一个好工作不同,他们是真的心忧国家,希望能够借助西方的知识文化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就这一点而言,王卓然心中从来就没放弃过治国经民的理想,只是因为所处环境的恶劣,渐渐被残酷的现实给埋没了而已。
  他现在已经不是一腔热血的小年轻,但是欧阳云这番话依旧让他心生知己之感,潜移默化的,他不再简单的视自己为东北军的一份子,而真正开始以一个学兵军官员的身份要求自己。而这显然是张少帅始料未及的。
  张少帅一向重视他的意见,换做以前,在这类事上,王卓然肯定会优先考虑张少帅和东北军的利益,从而决定该如何处理这件事。而现在,弄清楚事情原委以后,他首先想的却是这是不是让学兵军完全消化东北军的一个契机呢?这样一想,他的心思便变得活泛起来。
  东北军易帜,整军并入学兵军,此事却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东北军中反对者固然大有人在,学兵军中持反对意见的也不在少数。而王卓然在从广州返回南昌的路上重新想这件事,他觉得欧阳云在处理此事上显得太过草率了。这种草率不是指他贸贸然的接受东北军易帜,而是指东北军易帜之后他几乎没插手东北军的人事安排。原东北军一分为二,一部留守缅北,还有一部改编为学兵军江西第八军团。留守缅北的不论,毕竟天高皇帝远,欧阳云就是想插手也难以入手。但是改编为江西第八军团的这部分,欧阳云要做点手脚却太容易了。如果是王卓然的话,他肯定会对那些在公众场合大放厥词的进行打击。因为在他看来,即使这么做会造成东北军的“降而复叛”,但是哪怕因此只得到一半的部队,于欧阳云而言也属于得超过失。毕竟,同心同德的十万人所能展现出来的力量绝对高于离心离德的二十万人。王然不认为这是因为欧阳云缺乏杀伐之心,便越发不解。
  王卓然有心在这件事上帮欧阳云和学兵军一把,也间接向欧阳云证明自己的心迹,面对张少帅的问难便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他拉到卓车内,让其他人出去以后问道:“汉卿兄,我先向你汇报此次广州之行的成果,欧阳云总司令给我先批了两百万学元。”
  张少帅听得眼睛一亮,问道:“你的意思,剩下的三百万还有戏?”
  王卓然此次要求的财政拨款一共是五百万学元,张少帅故有此问。“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听他的意思,似乎接下来的拨款和我们这次反攻能够取得多大的战绩有关。”王卓然想了想以后答道。
  第2199章 就这么办
  听他提起战事,张少帅回到现实,显得忧心忡忡,他靠在座位上叹息一声愤愤道:“这仗不好打啊!军纪不肃,每个人都想保存实力,我很担心,一旦决战的话会被日军各个击破。本来这倒没有什么,可是,如果因为我们的过失造成犹太人孤军深入损失惨重,你让我如何向欧阳云交代?学兵军人本来就对我们有所非议,认为我们并非真心投靠。这本来是我们证明自身清白的一个机会,可是现在你看看——”他说到这里恨恨摇头,脸上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忽然,他转头望着王卓然,诚恳的道:“卓然,你可有要教我的?”
  王卓然此时正在心中辨别着他这番话的真伪,最终他选择信任,毕竟,在之前的西安事变中,他们只见的交情已经得到了考验。不过,要如何措辞方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他不想弄巧成拙,遂认真的思考以后才道:“汉卿兄,前些时候你对我说的话,是你真实的考量吗?”
  张少帅在做出易帜决定之后,先后只与王卓然等亦师亦友的幕僚深谈过,而在此之后,他曾不止一次的对王卓然等人言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欧阳云和学兵军值得他将父亲的事业托付。听他忽然问起这个,张少帅稍稍一怔,然后苦笑:“怎么?你以为我当时是违心之言吗?卓然,我们相交这么多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王卓然歉意的笑笑,道:“兹事体大,我不敢乱给主意啊!”
  王卓然是真的心有歉意,不管其出发点如何,这毕竟是他对张少帅的背叛,张少帅却只关注到了另外一层意思,追问道:“你有主意了?快说说!”
  王卓然慎重道:“我有两个方案,一,如果你真甘于屈居目前的身份和职位的话,那么就严厉处理此事,哪怕引起大的骚乱也在所不惜。恕我直言,以部队目前这种状态,这场战事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二,如果易帜只是权益决定的话,那么就雷声大雨点小,可以再抓两个人送去广州,但是对刘桂五却反而要表示抚慰。我可是听说,这个被于军长击毙的焦正海,可是刘桂五最疼爱的三姨太唯一的弟弟。”
  这就是王卓然的聪明之处,他虽然给出了建议,但却将最终决定权依旧交到张少帅手中,如此一来不管张做出何种决定,至少事后后悔的时候都不会怀疑他心怀叵测。
  张少帅蹙眉看向了窗外,过了一会转头看着他道:“就没有第三种处置办法了吗?”
  相交二十年,王卓然太了解他的个性了,非不得已,张是不喜欢采取激烈手段的。而显然,他对第二种处置方法并不满意。王卓然知道此时多说无益,只表示遗憾的摇了摇头。
  “中国的现状你也看到了,日军发动‘秦岭作战’可谓是奇兵,不管中央军能否抵御住日军的这次进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最后的决战。我绝不是危言耸听,和学兵军相比,中央军固然还有能战之部,但是绝大部分包括他们的高层都已经腐烂到骨子里了。日军的‘秦岭作战’对共产党军的打击同样巨大,失去了延安这座根据地,共产党军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根之萍。现在的大后方可不比从前,太多中央军的涌入,让他们根本无法再行以前长征的壮举。那么,中国还想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就只能看学兵军了。我们东北军最强盛的时候海陆空三军齐全,但是武器装备的补充却都要依赖于外国,所以和现在的学兵军其实是没法比的。不论军事,学兵军民间潜藏的力量才是我看好学兵军的真实原因。民富则国强,这才是学兵军皆以壮大的基础。我张学良已经当了一回民族罪人,不想再当第二回。我父亲为什么会被日本人暗杀,就是因为他不甘于当日本人的走狗。我和日本人之间有国仇家恨,我和他们之间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我死就是他亡。只要能够打败日本人,让我做出怎样的牺牲都在所不惜!”张少帅说着,眼睛里泛起一种神采。
  他这番话有自我辨析的意思,王卓然表示理解。毕竟,东北军乃是张大帅的心血,他此举无异于对父亲的背叛,做出这个决定肯定十分艰难。听出了他这番话后面的浓浓的血腥味,王卓然对他的心迹完全明了,他动容道:“将军,那么就采取第一种方案吧!一切为了打败日本人!”
  张少帅看着他,咬牙道:“好,就这么办!”
  刘桂五的师部就设在距离事发现场不远处,张少帅从较远的总指挥部都赶了过来,他近水楼台自然不可能察觉不到。如果只是一起普通的扰民事件,虽然情节比较恶劣,强奸、杀人,放在和平年代任意一条都足够判肇事者死刑了,但现在是战争年代,故刘桂五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他想来,兄弟们打鬼子辛苦了,从老百姓身上找点乐子是完全可以的,这样还能舒缓一下兄弟们心中的戾气,对部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但是,此事却牵扯到了于学忠,后者更因此受了重伤,这件事就非同小可了。这已经让他够烦的了,然因为惹下滔天大祸的少校焦正海是他最疼爱的三姨太的唯一弟弟,三姨太对这个弟弟疼爱逾性命,肯定会因此大闹,他的脑仁子就疼了。
  刘桂五初步作出的决定,本决定先探察出于学忠受伤的程度,然后再决定是亲往道歉或者找刘多荃出面解决,在他想来,焦正海已经死了,只要于学忠不至于重伤不治,那么都算是交代得过去了。然就在他让手下去打探于学忠伤情的时候,却有手下告诉他总司令到了现场,而且观其脸色相当不善,他这才后怕起来,意识到这可能将是自己从伍以来最大的危机,一下子变得踌躇起来。
  刘桂五的参谋长马华山见状,建议道:“师座,卑职建议还是请何军长出面吧,总司令这段时间一直在严抓军纪,风头浪尖上,难料他会做出何种决定哪!”
  第2200章 奸佞之徒
  张少帅一而再再而三下达命令,要求各级军官管好自己的部下,虽说经历九一八不战而退以后,他在东北军中的威信受到了影响,但似刘桂五等师级干部,绝对还不敢公然挑战他的权威。但事实是,在会上当着张少帅的面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会严抓军纪,对害群之马决不轻饶,到了下面,他们却我行我素,很少有人真当做一回事。追究原因,根子其实出在何国柱和刘多荃等军长级别的大佬身上。
  东北军下面原有七个军,49军、51军、53军、57军、63军、67军和骑兵军,而63军因为军长冯占海于1938年主动去职的原因,目前才刚刚搭建起91师的架子。所以在重大事务上具表决权的实际上只有刘多荃、于学忠、万福麟、缪澄流、王以哲和何国柱。这六个人,于学忠因为直接被提名为第八军团的副司令官,直接被标上了学兵军和云党的标签,实际上已经被其他人排除在东北军体系之外。剩下的五人,万福麟和王以哲负责留守缅北,而随张少帅入职江西的刘多荃、缪澄流和何国柱,后两人反对易帜一事态度最为坚决,刘多荃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是从他和缪、何二人互动频繁不难看出,他和缪、何二人显然是穿同一条裤子的。高层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们部下对自己的定位,于是高鹏云才敢迟滞进攻速度,而刘桂五等人更无视军纪的败坏,纵容手下滋扰地方。
  张少帅心中既然痛下了决心,接下来就准备付诸实施了。他的打算是直接召集刘多荃和缪澄流、何国柱开会,以焦正海事件做引子,采取强硬手段迫使麾下各部接受学兵军的军纪,用这种硬性框框来彻底混淆原东北军和学兵军之别。然令他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回到总指挥部为会议做准备的时候,刘多荃等人却先发制人率先动手了。刘多荃等人喊出的口号是“清君侧”,认为东北军之所以沦落到这一步,源于总司令身边充斥着奸佞小人,总司令是受到这些奸佞之徒的欺蒙,这才仓促做出易帜的决定。而何国柱在向部下训话的时候更直接喊出:以我何某人和总司令的过命交情,易帜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事到临头才让我知道?兄弟们,我现在怀疑,这根本不是出自总司令的本意,而是有人假传他的命令……何国柱如此诠释易帜一事,立刻引起其手下军官们的遐想,有想象力特别丰富的更先入为主的蛊惑众人:我们东北军军纪一向如此,为什么在其他地方总司令不闻不问,但是现在却紧抓不放,无它,一切为了应付欧阳云。本来这种事,大家你好我好睁只眼闭只眼就行了,但是我们现在的队伍中到处充斥着欧阳云的眼线,总司令为了避免被欧阳云找到打击我们的借口,只能狠心动用实质性的手段——兄弟们,总司令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有刘多荃等人的心腹在下面煽风点火,很快,东北军军官和学兵军军官待遇上的天差地别也被揭露开来。学兵军团长以上的军官就能坐享学兵军下面的企业单位的分成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也是其它派系的军官们最羡慕和妒忌学兵军军官的地方。此消息一经披露,东北军军官们无论原来的立场如何,一下子变得同仇敌忾,而这个时候,当有人曝光东北军中的有些人能够享受到这一福利的时候,群情激愤之下,这些人立刻成了迷惑总司令的奸佞之徒。这些人都包括哪些呢?刘多荃的心腹们早已经得到了秘密名单,他们适时的曝光出来,于是与学兵军有过亲密过往的东北军三剑客首当其冲,而曾经受过学兵军总政治部短训的中青年军官们也成为怀疑对象。至此,“奸佞之徒”的身份已经确定,军官们的情绪也被煽动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清君侧”运动就此展开。
  历史在这里和东北军人开了个玩笑。曾经的历史上,因为西安事变之后张少帅被老蒋监禁,以东北三剑客为首的东北军中青年激进军官主张武力救张,与主张采取和平手段救张的东北军老资格将领们发生激烈武装冲突,导致67军军长王以哲被枪杀,结果酿成了亲者恨仇者快的“二二事件”。“二二事件”可以算作东北军历史上的一条分水岭,此后,东北军趋于分裂,再不复之前的强大。而在这个时空,因为张少帅并没有被监禁,结果“二二事件”也就没有了发生的契机,然而,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东北军内部的矛盾。好像老天注定东北军必然分裂一样,不同的是导火索变成了“易帜事件”。
  溯源东北军三剑客和学兵军的亲密过往,其实只是他们当时谋求让张少帅上位,而那时欧阳云和张少帅正处于蜜月期,于是欧阳云才会让木剑蝶帮助东北军活动。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当时的民国总统林森老先生实在太没有野心,加上老蒋安内的手段着实了得,结果此事虽然对老蒋造成了打击,但是却没能实质上改变中央政府的权力构成。刘多荃等人不知道的是,因为学兵军提供的情报上出现了一点误差,结果直接造成这次倒蒋运动的失败,三剑客事实上是将学兵军给恨上了的。当然了,因为他们将三剑客列为目标真正的目的乃是逼宫,所以他们与学兵军关系究竟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剑客都是张少帅的左膀右臂,堪称张少帅的心腹。
  三剑客中,职位最高的是应德田,他现任第八军团总政治部副部长,实际上负责着东北军的政治工作。苗剑秋和孙铭九相对他而言所担职位要弱一些,但也不遑小视。苗剑秋是张少帅的少将副官,现在正率东北军军官教导总队在广州接受特训;孙铭九则是张少帅警卫旅的少将旅长,在宪兵司令部成立以后,并兼任宪兵副司令一职。
  第2201章 清君侧
  张少帅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等三个军长上门,不远处的宪兵司令部所在地忽然响起了枪声,枪声一开始只有几响,他眉头一蹙正想让人去看看发生了何事,孙铭九的副手雷旭成忽然带着几十个警卫气喘嘘嘘的跑了进来,他脸色煞白的对张少帅说道:“总司令,骑六师叛乱了,他们已经包围了宪兵司令部,走,我们立刻护送您离开。”
  易帜之后,原东北军人对于张少帅的称呼便变得复杂了。一方面,张少帅的心腹严格按照他的要求以副总司令或副总座这一得自学兵军的职位称呼他,另一方面,那些兵们还有似刘多荃等别有居心者却依旧以总司令称呼他。雷旭成自然是张少帅的心腹,张少帅以学兵军的副总司令给自己定位,他自然不可能逆其意。当然称呼他为“副总座”。但是现在他却改称总司令,而且,也不再称呼骑六师为学三十四师,可见他已经失去冷静,如此可见情势的危急。
  张少帅却没有因此进退失据,如果说在西安事变之前,他性格中犹疑不定的成分还为数不少的话,那么现在已经再有什么事会让他惊慌失措了。他看着雷旭成缓缓道:“不要乱,慢慢把事情说清楚。”说着,他还有闲情递给雷旭成一杯水。
  雷旭成冒冒失失的闯进总指挥部,加上外面已经变得炽烈起来的枪声,让总指挥部内的其他人无不心头大乱,众人放下手上的工作看着张少帅办公室的门口,等待着真相揭开。如果此时张少帅二话不说就跟着雷旭成撤退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会引发骚乱。王卓然的办公室就在附近,听见枪声他便出来查探,看见雷旭成风风火火的闯进了张少帅的办公室,他心头疑云起,略想了想便走了过来。
  雷旭成此时哪里喝得下水,他惶急道:“我刚从东边回来,走到总指挥部外面的胡同口时便看见大批的骑六师士兵往宪兵司令部那里涌。我隐约他们听见说什么总司令被奸佞小人迷惑了,又说什么易帜命令不是您下的,是您身边的小人作祟,他们要铲除您身边的小人,还东北军一个朗朗乾坤……”
  “领头的是谁?”张少帅眼睛一眯,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王卓然便在此时走进来,闻言他放慢脚步,缓缓走到了张少帅的身边。
  雷旭成想了想然后摇头:“没看清是谁领头,团长以上的军官我一个都没看见。好像是底下的士兵自主发起,但是我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总司令,不,副总座,我们现在护送您离开吧!这里太危险了!”
  “不,我绝对不能离开,我已经逃跑过一次,不想再逃跑第二次。怎么?你们觉得他们会向我开枪吗?”张少帅说着望向王卓然,问:“卓然兄,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王卓然走来的途中就在思考这件事,他看着张少帅道:“很显然,这是他们不甘心现状而发起的一次反击。雷旭成说得对,这绝对不会是底层士兵自主组织,东北军并入学兵军,受惠最大的就是底层士兵,他们没理由举事。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这一点,如果军官克扣军饷的话,士兵们确实有理由表示不满。副总座,让我陪您去现场看看吧。雷旭成,你安排得力的手下保护副总座的安全。副总座,去电广州吧,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如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让广州知道。副总座,请恕我直言,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那么东北军就将陷入分裂。”
  张少帅眉头皱得更紧。
  王卓然知道他担心什么,凑近他轻声道:“汉卿兄,这件事绝对不能善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不难,但是要想打赢眼前这一仗,我们需要重新洗牌。”
  “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王卓然苦笑着反问:“难道您就不知道吗?”
  “好,你负责向广州报告,并请求处理意见。雷旭成,前头开路,我们去宪兵司令部!”
  “副总座?!”
  “执行命令!”
  “是!”
  张少帅坚持去宪兵司令部,这让雷旭成如临大敌,他不仅坚持将能调动的警卫悉数调动起来,还坚持向军团直属的重炮旅、防空旅和东北特种大队去电求援。而就在他用对讲机联系上述部队的时候,宪兵司令部那里的枪声却停歇了。
  发起兵谏的学三十四师的两千余士兵在刘桂五的副官刘永水的指挥下包围了宪兵司令部,以宪兵司令孙铭九和和副司令向玄华并三个大队长擅自策划易帜为罪名要求宪兵司令部将人交出来。孙铭九并不在宪兵司令部,其中一个大队长正在张少帅身边,而在司令部内的向玄华还有另外两个大队长都是有担当的人,他们不愿意手足相残,遂严令手下不许擅自开火,主动空手出营要求和造谣者道总司令面前当面对质。刘永水哪里肯给他们当面对质的机会,当场下令手下士兵将三人捆缚并堵住嘴,对宪兵们称要押解回去审讯,并信誓旦旦的称会给所有东北军兄弟一个满意的交代。
  向玄华等人为了避免手足相残不惜自陷险境,出发点很高尚,但是却正好中了刘多荃等人的圈套。军团直属部队,是刘多荃等人“清君侧”最大的阻碍。这其中,宪兵部队因为紧邻总指挥部,所扮演的角色更是举足轻重。这也是他们先对孙铭九等人动手的原因,而此时孙铭九不在营内,向玄华等人再被抓,这将直接导致宪兵部队群龙无首。此时,刘多荃等人只要围住宪兵司令部,那再对付张少帅就容易得多了。而如果张少帅再被他们控制住的话,那么话语权将完全落到他们手中。届时,他们将说什么都是对的。而张少帅如果不配合的话,那最好的下场也是成为傀儡,其结局又将走上原来的历史老路,不同的是,这一次监禁他的将是他曾经最为信任的手下。
  作为这次兵谏行动的具体指挥者,刘永水心情十分的紧张,按照刘桂五的交代,他此前一直躲在人群中指挥。而在向玄华等人到手以后,确认宪兵部队将翻不出什么浪花,他松了一口气,开始站到了人前。
  解决了宪兵部队这一最大的威胁,那么接下来他就可以率刘多荃等人的心腹去秘密捉拿张少帅了。然,就在他发出暗号,让有份参与行动的人悄悄退出兵谏队伍的时候,张少帅却突然出现了。
  第2202章 败露
  何国柱、刘多荃为什么要大费周折的整出“清君侧”的闹剧,而不敢直接亮出旗帜反对张少帅。因为他们自知张少帅在底层士兵们心中的威望,知道士兵们一旦得知他们针对的是张少帅的话,绝对不会盲从。东北军一枪不发让出东北三省,这对张少帅的威信确实是沉重的打击,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东北军中低层官兵就此抛弃他,何刘等人想要谋求自立或者明珠暗投,张少帅的存在便成了他们始终无法迈过去的一道坎。
  张少帅在东北军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如此特殊,即使面对自己的心腹,何刘等人也不敢直白的向他们下达命令,而只是进一步的强调“清君侧”这个概念,称张少帅事实上已经被亲学兵军的军官们控制,希望他们能够为大局计、为了总司令的安危而勇敢的站出来,与这些奸佞小人进行战斗。这就造成了兵谏队伍中真正知道他们真实想法便只有刘桂五的心腹刘永水并何国柱的副官郑秀国。刘永水和郑秀国清楚这次兵谏要想取得成功就在于速战速决,在聪明人领悟过来之前掌握住张少帅。
  “总司令来了”的叫声在耳边响起,对两人而言无异于一声响雷,他们身子齐齐一震,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惶之色。这个意外,何国柱等人事先并不是没设想过。但是最终,他们却一致认为,就是张少帅有意赶过来,他身边的人出于安全考虑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当时,刘永水和郑秀国虽然觉得不妥,但是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上司无条件信任,不敢有异议,另外一方面,他们自己也认为这种几率很低,所以几乎没讲此事放在心上。然而,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张少帅偏偏在最紧急的关头出现了,两个人心中有鬼,一时张皇失措,居然失去了主张。
  张少帅在众警卫和王卓然的簇拥下走到了乱兵面前,他面沉似水,在距离乱兵还有两三米的地方站住,扫视众人一眼问道:“谁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
  躲到人后的刘永水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他低声催促手下,让他们赶紧将向玄华和两个大队长藏起来。然他们这边才有所行动,跟在张少帅身边的另外一个大队长余春联已经发现了向玄华还有他的两个同僚,他手指过去喊道:“是向副司令和李队长、元队长,他们被抓起来了!”喊着,他走到张少帅身边向后者报告:“总司令,他们把向副司令和李队长、元队长抓起来了。”
  张少帅冷眼扫了过去,刘永水的手下登时不敢动了,张少帅目光到处,挡在向玄华等人面前的士兵下意识的让开了。张少帅看见向玄华等人被五花大绑,嘴里面塞了布条,勃然大怒,快步就走了过去。看见张少帅走过来,刘永水和郑秀国的手下们因为自认为他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东北军好,为了总司令,所以问心无愧之下绝大多数人都能保持安静,然而刘永水和郑秀国两个心怀鬼胎者却面色苍白,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却是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了。
  张少帅径直走到向玄华面前,先是目光温柔的看了向玄华等三人两眼,然后面色一冷,冷冷的扫视他们身后荷枪实弹的刘永水和郑秀国两人的手下,喝道:“宪兵部队直属我领导,向副司令和还李队长、元队长作为宪兵部队的长官,即使他们违反了军规也只有我才有权处理?我想问问你们,你们这么做居心何在?又是奉的谁的命令?都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给他们松绑。”
  雷旭成一直表现得很警惕,他带手下兄弟将张少帅围在中间,手上的枪支保险打开,枪口朝外,旦发现有人还抱着枪便会严令他们将枪放下。余春联带着几个宪兵走上前去,给向玄华等人松绑。而同一时间,在王卓然的运作下,被围在军营内的宪兵们荷枪实弹的走出军营,慢慢向张少帅他们一行人靠拢过来。
  刘永水和郑秀国早就不动声色的缩到了人后,两人听见张少帅说出那样的话,再感觉到手下搜寻的目光,他们心知不妙,刘永水身上汗出如浆,郑秀国的眼神则变得忧虑起来。两个人都不是初次经历这种事的雏儿,就在刚才,刘永水已经想通了一件事情——何国柱和刘多荃还有刘桂五为什么只让他和郑秀国知道行动的真相,无它,就是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会牵连到自己。可想而知的,张少帅一旦深究此事,他和郑秀国肯定会被刘桂五和何国柱抛弃成为替罪羊。
  刘永水和郑秀国对“清君侧”行动之所以表现得这么热衷,一方面固然和他们的身份有关,让他们不得不为之,另一方面则和他们自身有着密切的关联。两个人的出发点或有不同,但是却无一不将之视作个人崛起的一次机会。刘永水本来对何国柱和刘桂五将如此重大和机密的事情交给他和郑秀国负责还心怀感激,此时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在里面,原来就在他们接到密令的同时,他们替罪羊的身份也已经确定了。领悟这一点,刘永水心中大恨,“要不要将刘桂五供出来”这个念头就此产生。脑海中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下意识的握住了腰间驳壳枪的枪柄。因为紧张,他的身子轻微的颤抖着,眼睛里则流露出到了穷途末路想要拼个鱼死网破的戾气。
  郑秀国的意志力比他要强得多,不,或许应该说他对何国柱是绝对的死忠。刘永水已经在想着出卖刘桂五保全自身的时候,他犹还想着完成军座的托付。而相同的是,此时他的右手也下意识的握住了枪柄。
  刘永水最担心的事情很快发生了,在张少帅的逼问下,士兵们七嘴八舌的说道:“报告总司令,向玄华他们图谋不轨,我们是担心您的安危才这么做的!”
  “是刘副官(郑副官)让我们这么做的?”
  ……前面的话还好,后面的话一出口,刘永水和郑秀国的心同时一沉,刘永水一咬牙正想供出刘桂五,却听见郑秀国大声疾呼道:“兄弟们!我们东北军好好的为什么要并入学兵军?!说得好听是并入学兵军,说得不好听,其实就是被学兵军个吞并了。兄弟们,总司令英明神武,断不会做出这种昏庸的决定。我告诉你们,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那是因为总司令受到了奸佞小人的蒙蔽!兄弟们,为了东北军,为了总司令,杀掉这些奸佞小人!”大声喊着,他拔枪就欲向向玄华开火——
  第2203章 真假小人
  必须加以说明的是,虽然欧阳云和张少帅三申五令不许军官贪墨兵饷,因此事原东北军也有几个团长被撤职甚至被压上了刑场,但是原东北军的兵们能拿全兵饷的依旧不足四成,而比较恶劣的情况是,有些兵们拿到的兵饷不是五学兵元,而是五毛,等于一下子缩水了十倍。这其实并不是原东北军一家的问题,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军队中,当军官之所以那么有诱惑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够通过喝兵血发财。所谓道高三尺魔高一丈,欧阳云和张少帅不会想到,原东北军的各个军长、师长和旅长们,他们会先当着监察人员的面将饷银发下去,然后再在私底下收回来。而他们收回来的理由却是那么光明正大——奉总司令部命令募集抗日资金。想出这个点子的绝对是个人才,不仅用大义的名分封死了兵们的嘴,而且还将责任推给了学兵军总司令部和欧阳云。这就造成了这些士兵因为没能直接享受到易帜一事多少好处,对学兵军自然不会产生多少认同感。故,郑秀国这番话虽然严重与事实不否,但是在学三十四师的兵们中间却特别有市场,他这番话喊出,本来沉寂下去的兵们又骚动起来,有人挥舞着手上的枪就跟着大喊起来:“杀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