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都市言情 > 花瓶女配开挂了 > 第69章 奋进的外室(21)
  金举人脸色发白,他简直不敢相信,有自己在,对方竟还敢动手。
  “你,你,混蛋,无法无天!”
  自从他考上举人,在家乡向来受人尊重,就是县太爷面前,他也能有一座位。这回不过是为了不争气的族弟,也为了金家的名声,才会出面。
  在他看来,他站在这儿,这件事情就已经可以了结了,哪曾想竟碰上如此混不吝的女子,还敢打人!
  杨玉英笑起来:“金举人,这可不能怪我,要怪,你该怪我家伯祖,安南都督武立诚。”
  “我这位伯祖,当年没少和小辈们唠叨,遇到不着调的人,莫要多说,手持三尺青锋剑,先打了再讲道理。”
  “我们武家的孩子们,从我姐到我,都喜欢听祖宗的话。”
  金举人一愣,脑子里一时打结,没反应过来。
  杨玉英轻笑了下,瞬间冷下脸,“举人是吧?想打官司,我们奉陪到底。”
  说着,她回头看了眼紧跟出来的母亲,轻声道:“若是旁的事,我们也不好去劳烦本家,但如近乔家欺人太甚,这是要毁了我武家一族的名声。”
  “伯父不是正好在礼部清吏司任郎中一职,依女儿之见,还是修书一封,和伯父商量商量,怎么收集证据,延请哪些证人出面,好把这个官司处理得更漂亮。”
  刘氏眉眼含忧,完全听不懂自家女儿在说什么。
  金举人却是个才学不错的正经举人,而且多年钻营求官,脑子里的弯弯绕绕也极多,听杨玉英一席话,抬头细看,从刘氏看到杨玉英。
  刘氏也就罢了,固然衣着装扮妥帖,但举止中透一点局促,就是个普通妇人模样。
  可他一看杨玉英,心中不免嘀咕。
  注目片刻,不禁蹙眉,看了眼金氏,金氏也是一脸的懵懂,几乎只一闪念,金举人就转了念头。
  金氏只是金家普通族人,不过是给家里一些孝敬,他一族弟又好事,跟着弄鬼。
  他本着莫要闹出乱子,再影响自己声望,此次才出面做金氏的靠山。
  升斗小民们在他面前不敢多说话,乖乖服软便罢,可若是事情真往大里闹,那就很得不偿失。
  金举人是什么人?怎会为了这点子事,让自己担些名声受污的风险?
  能考上举人的,别管人品如何,总归不是笨蛋傻瓜。
  金举人抬头看了眼天色,忽然道:“金氏,你好生处理了这事,别让旁人看我们金家的笑话,也不许仗势欺人,我有事,赶时间,就先走了。”
  他再不多看杨玉英,就好似刚刚只是来看热闹,并没有要给金氏撑腰的意思。
  金举人来得快,走得也极利索。
  简直是来去一阵风。
  村民们都看得愣了愣。
  金氏呆立当场,一时不知所措,此刻乔家这些人心气全失,再没有刚刚冲到武家时那股子戾气。
  杨玉英轻笑了下,心里知道,这事算是了结了大半。
  果然,金氏低了头,只是——“……当初我们给了三百块的彩礼,这总要还我们。”
  杨玉英轻笑:“律有明文,男家冒妄者,不追彩礼。”
  武丽丽从后头走出,高声道:“可以还你们,我不想和你们家再有半点干系,只是我身上仅有一百,其他的你们自去管我娘要。”
  她娘临走前,给她留了一百块,叮嘱她小心藏好,莫要让人知道,武丽丽当即脱下鞋,从鞋帮子里拆出来一百块的纸币,“把我嫁妆送回来,婚书还我。”
  金氏沉默片刻,终究还是应下。
  此时天色都渐明,朝阳即将升起,武家这边可没人打算留乔家人吃饭。
  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转身离开。
  整整忙了这一宿,到头来全是白折腾,金氏肉疼得恨不能一把火把武家烧个干净。
  武丽丽却也很不平静,目送金氏一行人的背影远去,强忍着浑身发抖,终于嚎啕大哭,哭着哭着就没了力气,趴在桌上昏昏沉沉地睡过去。
  刘氏也忍不住抹泪。
  想也知道,这孩子先是满怀期待与忐忑地嫁了人,结果发现自己嫁的不是她想象中的良人,气愤之下脑子嗡一声,砸了那人,夺门而出,一路狂奔回村,精神和体力都消耗一空,要不是心中一口气还提着,怕是早就倒下不起。
  事虽繁杂,可剩下的不过是细枝末节,杨玉英甩手给武圆圆,让她认认真真当了回家,做了一次姐姐和母亲的脊梁骨。
  一开始不知所措,勉强撑着不露形色,到后面讨要婚书,搬回武丽丽的嫁妆,替她卖了老宅,安顿她在永安县暂住,还借周石飞的关系,帮武丽丽置办了一个小小商铺,解决生计。
  武圆圆的身上,渐渐有了些果决坚定的品质。
  一回到杭安,她就沉下心,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准备杭安书院的考核上。
  努力到什么程度?一日除了四个小时的休眠,她每分每秒都在用功,有时候操持着肉身待在杭安书院的课堂上,或者齐家的书房内,有时候缩在识海中,勤学不辍。
  武圆圆固然也需要休息,可正经能利用的时间,比普通人最少能多出差不多三分之一。
  又有杨玉英贴身指导,各地的资料想要什么有什么,短短一段时日,进步的速度肉眼可见。
  两个月过后,加布里先生要回国了,这日在杭安酒店举办的告别晚宴,武圆圆也是座上宾。
  捏着一杯西方那边颇流行的,五颜六色的酒,拖着浅蓝色的长裙,在大顺朝众多名流士绅,还有其它诸国豪商中间徐徐穿行,驾轻就熟地应付这些人的玩笑,鼓励,偶尔大大方方说几句西人常见的问候语,也学着玉英姐莫测高深地打着哈哈,应酬根本不认识,不熟悉的客人。
  当然,也愿意同一些醉心艺术和学术的学者,躲开人群,钻入各个角落,聊一聊书本,聊一聊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话题。
  偶然间在大堂锃亮的石柱上看到自己的剪影,模模糊糊,不见眉眼,可是,与以前却是大不相同了。
  她以前绝没有这般挺直的脊梁,也没有这般从容的气度。
  “玉英姐,谢谢你。”
  “等你考上杭安书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