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01节
  项小羽随手翻了翻那本《智捕大鲟鱼》,总共只有十几页纸,居然卖三毛钱!
  她跟两个儿子商量:“这个故事挺短的,咱们在书店看一看就行了吧?”
  延安不太乐意,但是吉安勉强点了头,他现在就想赶紧听故事。
  项小羽清了清嗓子,用标准的播音腔,照着图画书下面的小故事念道:“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初升的太阳把八百里洞庭湖照得波光闪闪,红小兵吉安和弟弟延安驾着小渔船从渔村里来到这金色的湖上……”
  这是项小羽的哄娃惯用伎俩,读故事的时候,偶尔会把主人公的名字换成双胞胎的名字,所以这小哥俩听得特别认真。
  一本书才十来页,不到五分钟就读完了。
  “行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俩帮爸爸把大鲟鱼捕上来了。”项小羽将图画书放回原处,省了三毛钱。
  延安眼巴巴地盯着图画书,站在原地不动地方,“妈妈,再讲一遍!”
  他还想听后面呢!
  “让你哥给你讲!”项小羽拉着两个孩子去排队结账。
  吉安在弟弟望过来时,学着妈妈刚才的播音腔一板一眼地朗诵:“在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初升的太阳把八百里洞庭湖……”
  除了他记下来的内容,吉安还发挥想象在其中加了点私货,比如把爸爸换成了姥爷,小渔船换成了能突突突的机帆船。
  “大鱼打回来以后呢,养在哪了?”延安不停追问,他还记着姥爷把打回来的小鱼养在桶子里给他们玩。
  “被姥姥炖啦!”吉安打破弟弟不切实际的幻想。
  旁观的宋恂:“……”
  “爸爸,这个礼拜的图画书没买!”吉安给弟弟讲完了故事,就找亲爹告状。
  “你都已经背下来了,就不用买了。”
  “但延安还想听。”
  “那你就再给他讲一遍。”
  “他想听别的!”吉安拉过弟弟的手问,“对吧?”
  小哥俩统一战线一起点头。
  后面排队结账的大娘已经旁观小哥俩半天了,这会儿也忍不住替他们说话:“这俩娃好乖呦,你就给他们买一本嘛。”
  宋恂跟大娘解释:“架子上那些书他们已经有了,最近没上新货。”
  最新的一本已经被他们极会省钱的亲娘念完了。
  宋恂也觉得自家这两个娃有点生不逢时。
  孟团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从来不吝啬,他小时候能看的书都比现在多。
  如今的书店里,适合孩子读的书很少,除了图画书,儿歌书之类的,正经能给1-3岁幼儿读的书基本没有。唐诗宋词那些更是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想给这么大的孩子启蒙,全靠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所以,宋恂才坚持让双胞胎来市里上学,机关托儿所的老师们都是有正式编制的,至少有初中学历。
  “图画书没有新的了,爸爸给你们买一副跳棋怎么样?你俩回家可以一起玩。”宋恂指着柜台里的一个彩色的圆盒子说。
  双胞胎根本不懂什么是跳棋,见到亮晶晶的玻璃弹珠,就赶紧点头。
  这边爷仨已经私下达成了一致,然而这个提议却被亲娘项小羽无情拒绝了。
  “不行,他们万一把玻璃球吞进肚子里怎么办?你又不可能时刻不错眼地盯着他们。”
  父子三人:“……”
  双胞胎连连保证不吃玻璃球,然而项小羽郎心似铁,说什么也不答应。
  宋恂心想,这事是他提议的,这会儿又让两个孩子空欢喜一场,确实有点扫兴。
  他在两个脑瓜上摸了摸说:“没事,一会儿咱们买两盒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回家以后,爸爸给你们做一副跳棋。”
  乒乓球总不会被吞进肚子里吧?
  两个没见过啥世面的娃,以为乒乓球也是亮晶晶的玻璃球,蔫哒哒的脑袋瞬间昂了起来,一左一右牵住爸爸的手。
  项小羽气得想翻白眼:“为啥每次都是我当坏人,你当好人?”
  “那下次咱俩换换。”宋恂笑,“我还得独自哄着他们过日子呢,你多担待点吧。”
  项小羽明天还得上班,陪着儿子们去文化公园玩了一下午的转转椅,就得坐车返回公社了。
  她反复地跟两个儿子叮嘱,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吃,别人跟他们打听家里的情况也不要随意乱说,有人要是冒充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来接他们,千万不能跟着人家走。
  絮絮叨叨强调了好多遍,让两人挨个重复了一遍,项小羽才不放心地上了车。
  眼睁睁看着妈妈独自跳上公共汽车,又在车窗里冲着他们挥手,吉安和延安一边招手,一边懵懵地问:“妈妈干什么去?”
  “给你们买菜去了。”宋恂随口说。
  吉安不相信,他妈妈刚才上车的时候都哭啦!
  “买完菜就能回来了?”
  “买完菜还得上班呢,下了班就能回来了。”
  小哥俩知道上班是怎么回事,信以为真,欢欢喜喜地跟爸爸回家做跳棋去了。
  *
  次日一早,宋恂就将两个小子送去了单位旁边的机关托儿所。
  他们俩才两岁多,这个年纪可以上小班,也可以上中班。
  宋恂想也没想,就把俩孩子送进了中班,总跟一群吃奶娃在一起没意思。
  小孩都爱跟大孩子一起玩。
  这俩孩子见到托儿所院子里居然有昨天刚在公园里玩过的转转椅和滑梯,完全没有来到新环境的紧张害怕,被老师一左一右牵着手就进了门。
  眼睛黏在游乐设施上,全然忘了身后还在挥手告别的老父亲。
  宋恂给两个孩子交了一块钱的托管费,就大撒手去隔壁楼里上班了。
  有了奖励样品的激励,外贸局的大部分同志都被动员了起来,八十多个企业,已经被几个科室的干部们瓜分干净了。
  轮到宋恂这里时,只剩海浦市第三线厂,地区粮食机械厂,以及社办集体企业东风织布厂。
  他们现在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把国际市场的需要与本地区工业生产的可能结合到一起。
  对重点工厂和重点产品做详细的调研,将更多的产品推到国际市场上去。
  宋恂翻了翻省外贸局那边传过来的最近比较紧俏的出口产品名单。
  发现他接手的这三个工厂,跟名单上的任何一个产品都搭不上边。
  再看这三个工厂的内部资料,更是哭笑不得。
  另两个厂还好,这个第三线厂是怎么回事?每年都有很高的出口额,但是一直在倒闭的边缘挣扎。
  这家企业就在市里,距离外贸局也不远,宋恂跟对方的厂长打了预约电话,便骑着车去线厂调研了。
  “也不知我们线厂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厂长孙胜对宋恂无奈笑道,“每次都对出口市场抱有很大希望,每次都铩羽而归。”
  “国际市场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咱们厂其实做得还不错,毕竟每年都为出口创汇做贡献了。”
  孙胜还算乐观,苦哈哈地说:“我们现在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今年的订单还不知道在哪呢!”
  宋恂也暗道,这个厂的运气确实不怎么样。
  “七二年那会儿,厂里生产的棉线在内贸方面已经不怎么景气了,我们寻思不能干等着上面接济,就打算自主转产。然后我们听说纸板线在国际上比较畅销,便开始组织生产纸板线。结果好日子刚过了没两年,七四年国际市场上的纸板线销量大幅下滑,我们又重新面临停产危机了!”孙胜回忆着说。
  “但是当时工人的干劲都挺高的,我们不好打击工人的积极性。又刚好从省外贸局那边听说漂纱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就开始转产出口用的漂纱。好不容易生产了一千件漂纱,那一年的出口产值达到了一百多万,比当初出口纸板线还赚钱呢。结果怎么样?漂纱在国际市场上又完蛋了!去年根本就没被列入收购计划!现在整个工厂停产,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宋恂:“……”
  已经严重到发不出工资的程度,是他之前没想到的。
  能被外贸局的一帮人从八十多个企业中挑剩下,线厂的问题果然不一般。
  他其实很想说,实在不行就别征战国际了,安安心心搞内贸得了。
  但是想到棉线在当前内贸中的萧条,竞争的激烈,他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光是市里就有四家线厂,再加上各县和公社里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全地区的线厂总共十几家。
  “既然纸板线和漂纱都不能做了,咱们就想办法转产其他产品吧。”宋恂对他们这种情况也觉得棘手,他本来只想挖掘一下线厂的潜力,找一两个可以出口的产品,哪能想到这么大的厂已经沦落到快要发不出工资了!
  “工人们还得养家吃饭呢,转产也不是说转就能转的,我回去也帮你们想想办法。”宋恂起身告辞,并建议道,“厂里要是实在困难,就跟地区申请一笔资金吧,好歹让大家把这个年过了。”
  孙胜将他一直送到厂门口,摇着头说:“早就申请过了,但是地区没给批,说是我们既然还能发得出工资,就暂时先支应着。除了我们线厂,还有大把的企业等着用钱呢,好几家单位已经揭不开锅了,工资早就发不出来了。”
  他们还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宋恂问,“这样的工厂很多吗?”
  “不算很多,但确实有几个厂遇到了问题。”孙胜站在线厂门口往对面一指,“喏,对面就是市纸箱厂,原来也是规模不小的国营厂,为了给正式工发工资,去年年底他们把临时工全部清退了。不过,听说这个月正式工的工资也够呛了。最近,厂里的工人已经去地委闹过好几次了。这事闹得动静还挺大的,甚至还出动了公安。”
  宋恂诧异地问:“什么时候的事?”
  “就上个礼拜。”
  宋恂没在那八十多家企业的名单里见到纸箱厂。
  只听厂名也知道,纸箱厂顶多是为出口生产服务的协作厂,真正能出口的产品八成是没有的。
  他与孙厂长告别,骑上自行车离开时,不经意地一瞥,便看到有两个穿着旧棉袄的身影进了纸箱厂的大门。
  其中一个的侧脸有点像消失了很久的老袁。
  他再去确认的时候,大门已经被重新合上了。
  马上就是下班时间,他还得赶紧回去接儿子放学,来不及继续细想便赶紧骑上车回了单位。
  *
  宋恂匆匆忙忙地赶来托儿所的时候,还是迟到了。
  很多小朋友早就被家长接走了。
  宋吉安和宋延安背着吃空了的小书包,晃悠着腿坐在中班门口的小板凳上,等着爸爸来接他们回家。
  中班里突然多出了一对双胞胎,而且看上去比同班的孩子要小一点,自然要引起各位家长的注意。
  每个家长接走孩子的时候,都要特意往双胞胎那边看稀奇似的瞅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