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策行三国 > 策行三国 第205节
  “为郎十年,如果有外放为官的机会,先生还会回西凉吗?”
  贾诩的眼神有些游移,沉吟良久。“或者……不会。”
  “袁绍为郎,弱冠即为濮阳长。曹操为郎,初仕即为洛阳北部尉。先生同样为郎,却十余年不得外放,家父以军功入仕,在县丞任上辗转十二年,朝政败坏至此,革故鼎新势在必然,但革命的人不该是袁绍,不该是曹操,应该是你我。”
  孙策指指贾诩,又指指自己。“长安的诏书,你就不要指望了,王允当政也好,杨彪当政也罢,都不会给你们机会,也不会还董公一个公道,他必将被钉在耻辱柱上,你们将来也如此,凉州人永远脱不掉粗暴野蛮的批评和指责。”
  “将军能还董公公道吗?”贾诩眼皮一挑。
  “如果你说的公道是功过分明,我相信我可以。如果有先生的帮助,那就更好了。”
  贾诩微微颌首,又说道:“将军有什么计划,不妨说来听听。力所能及之内,诩甘于从命。”
  “先生又说错了,你不是为我做什么,而是为自己做点什么,进一步说,为凉州人做点什么。至于我,有没有先生,有没有凉州人,其实关系不大。”
  “为凉州人啊?”贾诩仰起头,露出自嘲的笑容。“这恐怕要让将军失望了,我德浅才疏,谋身尚难,哪里还有能力为凉州人做点什么。”
  “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如果先生这么想,那我也只能遗憾地告诉你,这次送来的粮食是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荆豫虽富,却也养不起这么多闲人。”
  贾诩目光一闪,盯着孙策看了半晌。“将军果然快人快语,令我大开眼界。”
  “因为我把先生当同道。”孙策微微一笑,举起酒杯。“如果先生想听外交辞令,我也可以说。先生想听吗?”
  贾诩想了想,用力地点了点头,再次端起酒杯。“凉州地处边陲,文风不盛,听不懂那些微言大义,还是畅所欲言,一吐为快的好。”
  孙策大笑。“先生痛快。请满饮此杯,然后再谈谈东南、西北如何联合,杀那什么四世三公一个落花流水,谋一个朗朗乾坤,万象更新。”
  贾诩也笑了,大声说道:“好!就依将军此言。”
  第550章 贾诩借刀
  孙策想和贾诩合作,但不能单方面的支持。
  战争的消耗巨大,就算他能将豫州、荆州握在手中,将来再拿下扬州,他也支撑不起凉州军的后勤供应。骑兵战斗力是强,但消耗也非常惊人,数倍于步卒。当初段颎一万余步骑征羌,一年就花掉了二十多亿。就算能,他也不愿意背负这个责任。他的手暂时伸不到并州,西凉军又生性凶残,唯利是图,没什么信义可言,没道理拿自己的血汗钱去养活他们。现在他们面临困境,什么都好说,真要等他们喘过这口气来,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翻脸不认人。
  这根绳索必须握在自己手上,什么时候松,什么时候紧,必须由自己来决定。
  这些道理没法和牛辅、董越那些人讲,只能和贾诩讲。他是聪明人,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况且他亲自前来,已经足以表明诚意,再加上同为寒门,对世家堵塞仕途的共鸣,如果这样还不能合作,那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西凉人的确善战,不管之前的董卓还是后来的马超,都是战场上的勇者,但战争从来就不仅仅局限于战场,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他们都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贾诩是很强,但他的眼界脱离不了这个时代,就算占据河东,占据那片黄土地,他也无法完成逆袭全国的历史使命。
  定下了合作的大方向,孙策没有谈细节,这些事留给蒋干去谈。他和贾诩随意闲聊,谈古说今。黾池是秦赵相会之地,西边不远就是崤山,这里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孙策来之前做过功课,此刻和贾诩说话也不落下风。贾诩的学问自然要比他好,但那只是指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文本,真正论见识,他反而不及孙策高瞻远瞩,融汇贯通。
  历史有时候就像迷宫,身在其中,看到的只是一隅,总觉得山重水复,有太多的偶然,当你站在更高处俯瞰迷宫时,就会发现千头万绪中有脉胳可寻,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偶然就会成为必然。贾诩就是站在迷宫中的人,而孙策却是站在迷宫之上的人,他也许不如贾诩聪明,却比贾诩站得高,很多事情贾诩看不真切,他却能一语中的。
  和聪明人说话的好处就是一点就通,孙策和他说古也不可能是真正的闲聊,这是考验双方胸怀和见识的机会,合作的基础,没人愿意和笨蛋合作。
  与贾诩一席谈之后,孙策又接受了牛辅、董越邀请,参加为他举办的接风宴,与凉州诸将见面。与这些人说话比较省心,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孙策是个跳脱的性子,又没什么道德歧视,和这些被称为野蛮人的凉州将领一样说得开心,哪怕他去年刚刚全歼了两万凉州精锐,但他没有一点看不起凉州人的意思,兴之所致,起舞相属,谈笑风生,宾主尽欢。
  李傕感慨不已。当初董卓还想和孙坚联姻,派他去见孙坚,却被孙坚拒绝了。现在看来,那真是董卓运气不好。如果换成孙策,也许这件事就成了,董卓也不会死得这么窝囊。
  ……
  宴会之后,孙策回到驿馆休息,李傕等人却没有离开,聚在了贾诩的小院里,团团而坐。
  贾诩也不掩饰,把孙策和他说的话原样复述了一遍。主体意思很清楚,无偿的援助是不可能的,这十万石粮算是免费资助,如果不够,那就只能交易了。
  李傕等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失望。刚才酒席上说得那么亲热,还以为孙策会慷慨解囊呢。
  牛辅拍着案几说道:“这小子看起来大方,怎么这么抠?不就几十万石粮食嘛……”无数双目光齐唰唰地看了过来,牛辅很尴尬,扬起的手在空中停了停,变了个方向,摸摸脑袋,干笑了两声。
  “你们怎么看?”贾诩看着众人,不紧不慢地说道。“要不要跟他合作?”
  “不合作还能怎么办?”董越叹息道:“没有粮食,我们在河东无法立足,难道去抢?”
  “为什么不能抢?”牛辅反问道。
  众人再次沉默。贾诩过了片刻,说道:“不是不能抢,但抢只能是最后的办法。抢完之后,我们就只能离开河东了。”
  李傕点点头,突然说道:“其实我们也可以屯田,白波贼可以自种自食,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河东的土地比凉州强太多了,随便撒一把种子,秋天就能收获。有了粮食,是不是要合作,还不是看我们高兴?”
  牛辅说道:“秋天刚过,你是打算去抢,还是等明年秋天?如果是等明年秋天,收获之前的几个月我们吃什么?孙策送来的十万石粮最多只能吃三个月,剩下的几个月像战马一样去吃草吗?”
  李傕也叹了一口气,有些头疼。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最后还是没什么好主意,只好将目光投向贾诩。贾诩捻着胡须,慢吞吞地说道:“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选择。”
  “有办法你快说啊,可急死我了。”牛辅跳了起来。
  “我们可以去抢匈奴人。”贾诩抬起头。“孙策最想要的是战马。可是我们的战马也有限,几次作战,损失不少,如果再卖一部分给孙策,等于自断双足。当务之急,我们要找到一个能补充战马的地方。”
  董越一拍大腿。“有道理。之前不能去,是因为没有军粮,现在有了粮食,我们为什么不去打匈奴人?有两三个月时间,我们足以击败匈奴人,不仅能抢到马,还有抢到粮食,抢到女人,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没错,我们不仅要抢他们的马,抢他们的粮食,抢他们的女人,还要抢他们的牧场。美稷那么好的牧场为什么要让给匈奴人?”牛辅跳了起来。“让他们给我们做奴隶,为我们放马,要不然就全杀掉。”
  李傕等人眉飞色舞,连声附和。贾诩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匈奴人这些年虽然也衰弱了不少,却不是我们一口能吞得下的,如果损失太大,我们不仅很难控制美稷,说不定还要被并州的世家偷袭。”
  “文和,你肯定有办法。”李傕说道:“别磨蹭了,快说吧,我们听你的。”
  贾诩看看众人,特别是牛辅、董越。这两人一愣,随即笑道:“文和,你看我们干什么,我们什么时候不听你的了?快说吧,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
  贾诩点点头。“那好,我们联络于扶罗,支持他做单于,等他做了单于之后,凡是不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世家,就让于扶罗去杀、去抢,等他们向我们求援,我们就顺势进入并州。”
  “好!”董辅大笑一声:“文和,匈奴人这把刀肯定好使,比孙策送的刀还好。”
  众人大笑,一致同意。
  第551章 虚实
  贾诩统一了意见,再次与孙策相见,表达了自己计划,想请孙策再支持一批军械,特别是弓弩、箭矢和甲胄。西凉军擅长骑射,却不全是骑兵,而是步骑皆有,当与更擅长骑兵战术的匈奴人作战时,弓弩和精良的甲胄就是他们赖以制胜的优势。
  为了得到孙策的信任,贾诩说得很详细,没有任何隐瞒。孙策表示了诚意,他也要表达足够的诚意。
  听完贾诩的详细计划,孙策暗自感慨。这贾诩果然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德性,他应该是早就盯上了匈奴人和并州的世家,只是没粮秣,不能行动,又没靠山,怕引起并州世家反扑。现在有了粮草,又有了朱儁这个靠山,他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不肯无偿援助只是一个借口,不管他给多少援助,贾诩都不会仰人鼻息,他会尽可能的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孙策忽然有些担心,这人留在并州会不会成为祸害?转念一想,嘿,我这操的什么心,并州除了有煤,还能出啥啊,就算他再兵强马壮,经济上也无法自立。就算操心,该操心的也是并州世家,比如王允,我着什么急啊。
  “就算夺取了并州,河东也不能放弃。河东虽然粮食产量有限,但是河东有盐啊。”孙策提醒道:“你控制了盐池,别说匈奴人,并州世家也要给你个笑脸。”
  贾诩轻声笑道:“听说将军从徐州运海盐,在整个南阳贩卖,不会来河东吧?”
  孙策哈哈大笑,指指贾诩。“先生放心,就目前而言,徐州海盐运到河东的成本也太高,我什么生意都做,亏本的生意不做。再说了,徐州海盐也不由我控制,陶使君才有决定权。”他顿了顿,又道:“你是想要河南、弘农的盐专卖吧?”
  贾诩笑着点点头。“正想请将军割爱。”
  孙策摇摇头。“河南不行,朱太尉如果向我开口,我不能不给。就算我不给,陶使君也会给。不过我可以保证南阳不会有一粒盐进入弘农。”
  贾诩拱手称谢。“将军以诚待我,我等感激不尽,赠马十匹以表绵绵之意,待秋后攻破匈奴,再择良马送至汝南,助将军南征。”
  孙策心中不快。他亲自赶到黾池与贾诩会面,诚意足够,贾诩却一再试探,实在让人不爽。浚仪之战,他虽然连战连胜,但损失也不小,特别是战马,先后损失三百余匹。蒋奇、刘备的骑兵都有限,俘虏的战马无法弥补损失,回豫州后就准备南征,当务之急就是补充战马,贾诩却只给十匹。
  你逗我玩呢?
  孙策笑容不变,点点头。“多谢先生,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秋后的马你就不用送到汝南,直接送到南阳吧。”
  贾诩说道:“将军真是用兵如神,这次损失肯定不大。”
  “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量入为出,看米下锅罢了。有马就多用骑兵,没马就多用步卒。江南卑湿,水网纵横,骑兵本来也没什么用武之地。”孙策淡淡地说道:“况且我也还有其他战马来源,不一定要和你们交易。先生,我有伤在身,不能久坐,就不陪你了。子翼,你陪先生说话。”
  说完,不等贾诩说话,孙策拱拱手,扬长而去,将贾诩晾在了堂上。
  贾诩很尴尬。蒋干起身,送孙策入后堂,回来见贾诩面色不自然,冷笑道:“贾文和,这次是将军亲自来和你谈,下次就要请你去南阳或者汝南谈了。十匹马,你也拿得出手?如果真的这么紧张的话,那我们暂时就不和你们做生意了,等你们击破匈奴再说吧。”
  贾诩连忙说道:“子翼,你误会了,真不是我舍不得,实在是拿不出来。我们离开凉州很久了,道路断绝,久未有战马补充。上次出征河内,前后数十战,损失战马数以千计,现在连备马都没有,有些骑兵不得不改成步卒。你在河东这么久,也是可以看到的嘛。”
  蒋干抬起手,打断了贾诩。“文和兄,人无信不立,我们不是傻子,将军更反感虚伪之人。他也许会被你骗一次,但绝对不会有第二次。他不远千里来与你见面,你如果这样待他的话,实在不够朋友。”
  贾诩苦笑。他的确有试探孙策的意思,但没想到孙策反应这么大,直接把他晾在堂上了。此人虽然出身东南,却和西北人一样直爽,喜便是喜,怒便是怒,一点也不遮掩。相比之下,倒是他有些做作了。
  “子翼言重了,将军以诚待我,我岂敢以虚言相待,着实是拿不出来。还请将军宽限一些时日,一旦攻破匈奴,必择良马奉上。”
  蒋干再次打断了贾诩。“将军言出必践,答应你的援助一定会给,以后的事……”他笑笑。“就看缘份了。君子见机而作,如果连机会送到面前都抓不住,你贾文和可有点对不起将军的赏识。”
  贾诩强笑了两声,连称不敢当,又说了几句,便匆匆告别。
  蒋干送走贾诩,回到内室,孙策正在等着。贾诩说的话,他听得字字真切。贾诩肯定有试探的成份,但蒋干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还是不肯松口,应该是战马的确紧张了。战马是消耗品,行军、作战都会有损失,西凉兵远离凉州数年,得不到战马补充,攻打匈奴既是向北突破,又是不得已的选择。
  如此一来,他就放心了。向贾诩要马,既是为了补充损失,也是为了试探凉州人的虚实。他可不希望凉州人太强,趁着他南征的时候挺进中原,在他背后捅一刀。
  蒋干也这么认为。他在河东时间不短了,的确见到不少骑兵所乘战马羸弱,有一些人干脆没马骑,只能步行。但贾诩也有夸张的成份,就算战马再少,抽调一两百匹还是没问题的。
  “将军放心吧。你出征之前,我一定能搞到足够的战马,送到汝南。”
  对蒋干的承诺,孙策很放心。“控制好力度,既不能让他们养得太肥,也不能逼得太紧。我需要他们守住并州,守住河东,拦住住匈奴人和草原上的鲜卑人。”
  “我明白。”蒋干郑重地点点头。“将军,凉州人要想在河东站稳脚跟,没有两三年时间是不够的。要想取得足够的战马,辽东甚至关中都应该予以重视,将军要有准备。”
  孙策笑笑。“这就是我想尽快拿下豫章的原因,没有大船,辽东贩马无利可图啊。”
  第552章 君与父
  贾诩回去之后,和牛辅、董越商量,决定多给孙策一些马。
  孙策是眼下唯一愿意和他们交往的人,如果双方关系破裂,孙策还可以从别的地方买马,他们却没有其他的选择购买上等军械。南阳有铁官,原本就是生产军械的重要产地,现在经过孙策改造,军械质量已经稳居上游。更何况孙策手中还有海盐优势,如果他让徐州来的海盐进入弘农郡,河东盐池的意义就会明显下降。
  牛辅、董越觉得有理,精挑细选,最后选出了五十匹战马。这五十匹战马当然不是普通战马,而是中上等战马,这已经是他们现在能拿出的最好的战马了。除此之外,贾诩还送了一匹好马给孙策本人。他的青海骢阵亡了,现在还没有好的坐骑。
  孙策很满意,又盘桓了两日,留下蒋干与贾诩谈判,自己返回洛阳。
  和他同行的还有徐晃和关羽的家人。
  徐晃是出公差去浚仪被他留下的,家人根本不知情,见他久不回来,还以为他出了事。贾诩倒是知道,但他也没想到要派人去通知一下徐晃的家人,他还以为徐晃是被朱儁留下做了小吏。地方官吏被三公府征辟是很正常的事。后来才知道徐晃成了孙策的部下,后悔已经迟了。他能做的就是赶紧派人去徐晃家,妥善安排徐晃的家人搬家。
  至于关羽的家人,则是蒋干早就安排人去接的。关羽家里只剩下一个老父亲,名叫关毅,字道远。原本还有一个妻子,没有子女,关羽逃亡后,妻子就改嫁了。关羽是杀了人逃亡的,其后一直没有消息送回去,关毅还以为他死了,知道关羽活着,还做了将军,老头乐得满脸的皱纹都开了,跌跌撞撞的跑到关家祖坟磕了几个响头。
  孙策一看到关毅就觉得这是关羽的亲爹,长得太像了,虽然脸没有关羽那么红,个子没有关羽那么高,但五官很像,特别是那一部大胡子。不过最像的还是喜欢《左传》,时不时的冒两句出来。孙策估计他可能也想过读经入仕,只是天赋一般,家境又不好,没能成就梦想,只好把这点学问传给了关羽。
  《左传》是《春秋三传》中一种,属古文经,在东汉时一度列入官学。《左传》记事详细,即使没有老师指点也能当故事书看,其他两部讲究微言大义,没有老师指点,自己不怎么容易看得懂。关羽的水平也就是看故事书的层次,读得很熟,但理解有限,离专业学者的距离太远,想凭这个做官是不太可能的。他看不起书生可能也是经常被人嘲讽,产生了逆反心理,用心理学术语来说是极度自卑产生的极度自负。
  老关毅开始很拘谨,后来听说孙策不读书,这才放松了些,但话还是不说,偶尔说几句也古板得很,不离忠义二字。孙策觉得关羽估计就是小时候被他洗脑洗得太厉害了,投了刘备就不做他想,偏偏又想做一个诤臣,动不动就秉忠直言,眼里根本没什么为臣之道。
  说实话,也就刘备能容他。
  死读书害死人啊。
  数日后,孙策到达新安,与郭嘉相会。他去黾池与贾诩见面的时候,郭嘉就带着亲卫营及龚都的人马驻扎在新安,随时准备接应。对西凉人,大家都没什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