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左明天下 > 第227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这,其实说到底,还是吕后在他们心中积威日久的缘故。
  大家都怕她,怕惯了,她不死,反她就反的不安心,怕出事,怕灭九族。
  此时张九言在高杰心里,那就是因为张九言有威信,他才不敢还手。
  再加上这事情他高杰自己也知道理亏,所以自然是任张九言打骂了。
  “高杰,你好大的胆子,敢调戏我姐。”
  张九言气急之下,抽完两鞭子犹不解恨,翻身下马,一把揪住高杰衣领,虎目凶悍,眼睛都要瞪出来吃人了。
  “没有没有,大哥,我哪敢啊,我真是喜欢阿姐,想要追求她,她不答应,我立马就走了。
  要是我有对阿姐无礼,大哥便是将我碎尸万段,我也绝对没有二话。”
  高杰吓得连连摇头,不住的解释,生怕张九言一个气坏了,真把自己给弄死。
  这时候黄雅升下了马,拉着张九言在一旁劝道:“言哥儿,看他样子不像在说假话,不如且去先询问你家阿姐,再做处置不迟。”
  张九言听了黄雅升的话,再看高杰样子也算有些底气,不怕查,这才是松了手,喝道:“给我滚回去。”
  “哎哎哎,,,”
  高杰连连答应,对黄雅升也是投来感激的目光。
  三人上山,张九言找到姐姐,问明事情,知道高杰确实没有对姐姐不敬,这才是火气消了不少。
  而后张九言对高杰问道:“高杰,你收拾包袱是做什么?若是想走,现在就走,若是不走,给我滚回去闭门思过。”
  高杰见张九言火也发了,没有再揪着事情不放,只是闭门思过而已,自是不会再离开。
  虽然张九言严厉,但是却办事有章法,不乱来,跟着这样的大哥,心里也踏实。
  再说了,在这里他地位也不低,在张九言身边也是受到了重用,离开这里,又要重头再来。
  这是何苦呢。
  “不走不走,我这就回去闭门思过,”
  高杰连连答应,一溜烟的跑回家去了。
  高杰走后,张九言姐姐道:“九言,其实你也不用这么严厉,还抽了他鞭子,有点过了,他也没把我怎样。”
  张九言狠狠道:“他要敢把你怎样,我就直接砍了他,还用的着来对质。”
  张九言姐姐欣慰的笑了,摸了摸张九言的头,“傻弟弟,知道疼姐姐了。”
  张九言也是跟着笑了,“你是我姐,我不疼你谁疼你?”
  两姐弟说笑一阵,张九言姐姐下去忙了,这时候张九言才是有时间来招呼黄雅升。
  “公子,让你看笑话了。”
  张九言向黄雅升告罪一声,黄雅升自是不会在意,反而对张九言在手下人心中的威信感到惊讶,
  他没想到像高杰那样的人,在张九言面前也是大气不敢喘,可见张九言管人,那是相当有一套的。
  “无妨无妨,言哥儿以一人之力,可以将山寨管理的井井有条,即便是人在远行,也不影响山寨的运作,此一点,足以使学生钦佩。”
  黄雅升拱手,真心说道。
  张九言被黄雅升夸赞了一句,也是心里高兴,提出带黄雅升在山寨巡视一圈,看一看,黄雅升欣然前往。
  张九言如此,便如带着黄雅升在山寨巡查。
  因为山寨还处在建设当中,特别是外面两座小山,那更是半成品,所以这时候山寨显得很凌乱,到处都是搬运木材石料的人,熙熙攘攘。
  黄雅升见此,心中感慨,看样子张九言是要在此常住久留了,真是可惜了一个豪杰般的人物。
  一番看罢,见天色不早,黄雅升提议回家去,张九言挽留他吃了饭再走。
  黄雅升本不想推辞,怎奈家中老父身体不行,想着早一点回去,以安其心。
  张九言听了,自是没有再多劝,安排人将他送去县城。
  黄雅升走后,张九言叫来刘宗敏和张桂云,对他们询问一番山寨的情况,知道一切都正常,没有什么事情,张九言才是放心。
  不过张桂云说到钱粮的时候,却是面露苦色。
  他说以当前的粮食消耗,只够再维持七八天而已,更不要说到给青壮们发月粮的时候,那更加是不够。
  至于银子,整个山寨的银子也只有五十三两。
  眼看着山寨的建设如火如荼,没有钱粮支持,那是万万不行的。
  张九言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不用担心,自己会想办法。
  他们下去后,张九言的脸色才是浮现出深深的担忧。
  这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自己本来还钱粮充足,但是谁想经过贺人龙一事,自己虽然打败了艾万年,但是却并没有多少缴获,
  只收获了一下兵器盔甲而已,银子粮食全被贺人龙带走了,几近于无。
  现在山寨处处要用钱粮,没钱粮,兜不住啊。
  “看来得想个源源不断,钱生钱的办法才是,这么下去,不行啊。”
  但是怎么去钱生钱,却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这年头,做买卖,那真是不好做,老百姓的钱那不是一般的难赚,那是相当相当的难赚。
  陕西,作为明末最先乱起来的地方,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在这里一招手就是几千人几万人,
  虽然这里面也有很多人是被裹挟的,不得不加入。
  但是更多的人却是迫于生活的困顿,不得不加入。
  要知道崇祯帝时期陕西是个什么样子?
  孩子走到外面,也许就回不来了,因为极有可能被饥饿的流民抓去吃掉,这句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那是多不胜数啊。
  便是那流民与流民之间,也是时常爆发冲突厮杀,最后死去的人,沦为胜利一方的食物,这在明末时期的记载也不鲜见。
  历史上便记载,从天启二年至崇祯二年,陕西连续八年大旱无雨,崇祯三年又大涝,下大雨,发水灾,一波接一波,百姓流离失所,死者无数。
  到了崇祯六年,陕西又大旱,斗米千钱,人相食,赤地千里无人烟。
  而且明末时期的陕西不但是饥荒,还战乱频频,你杀来,我杀去,就没安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