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295章 战争与需求
  高宜是个心思玲珑的人,否则也不会因为一个姓氏,就放下士大夫的身段,去高家去攀亲。
  这位族弟,进去这一阵,回来后连对待自己的态度都提高了。高宜知道,这应该是太子殿下的指示……
  “贤弟,馆伴使职责恕兄长不能放弃!”
  好歹是文臣,该有矜持,他还是得维护着,指不定哪天就传出去了。
  他可不知道护卫营的保密条例有多严格,甚至连护卫营的家眷都需要遵守保密条例的。
  “可!兄长,小弟自是不敢染指馆伴使职责,但除此之外,必须由我做主。否则这事没得谈。”
  有这样一个显摆的机会,高宜自然不舍得丢开。再说了,朝廷定下的方略,似乎与以往大不同……
  可惜,当高敬贤带着五十名着禁军装束的军卒出来时,高宜才知道,所谓的显摆机会,纯粹就是自己一厢情愿了。
  想想也是,东宫护卫营,整个国朝都知道是太子殿下亲军,又如何是他一个六品的馆伴使可以借用的。
  只是……这事怕是最后不会那么简单!
  毕竟是执宰,居汴梁不易这话,放富弼身上不合适。
  先不说他老岳丈就曾是相公,就说他这些年,有意无意的掺和了赵曦的营生,就注定了日子不会清苦。
  更别说执宰们的居所都是朝廷提供的宅院。
  赵曦是先回东宫换乘了马车才出来的,他的辇架太扎眼了。
  另外,他还在内苑跟老爹把想法也谈了。
  否则这太子殿下私下拜见相公,还指不定被传成啥样。
  “我家相公不在!”
  王中正刚扣了府门,就被富家的门阍给顶回来了。
  什么玩意儿?连禀报都不去禀报,真当自己是七品官了!
  真是殿下不让露身份……你一个门阍,说出来吓死你!
  可自己连个门都叫不开,还让太子殿下等着,这让王中正感觉很没面子。
  “中正,亮牌子吧!一点也不懂的变通。掩藏身份,都到了富相家门口,你掩藏个屁呀?”
  赵曦看门厅这情形,就知道被拦下了。
  “殿下……”
  国朝可没有哪位相公会到门口迎接太子殿下的,能降阶相迎算是不错了,甚至还是先施礼了……
  “富相,这门不好进啊……”
  赵曦是调侃,富弼却没有真当回事。
  “士人应思国事,富弼不设终南捷径。”
  这老富…应该不是做给自己看的。其实赵曦很理解,特别是对于底层的官员,能在相公家混个脸熟,基本上擢升有望。
  这很正常。
  国朝官员千千万,官家和相公能记住几个?
  有了合适的差遣,脑子里能想起来的人,要不就是那种能干到让所有人都无法忽略的,比如王介甫,比如历届科举的前三甲,比如在特定方面声名鹊起的。
  还有就是熟悉的,这种熟悉,除了亲属,剩下的途径,就是拜访混脸熟的了。
  富弼将赵曦迎到书房,书房里还有一人,正悠闲的饮茶,还是学赵曦那种清泡的饮茶法。
  赵曦进来,韩琦也只是欠了欠身……
  不是主人,就没有迎宾的讲究。
  太祖设计的这种带翅的帽子,实在没任何意义。能看得住朝堂上交头接耳,看不住背地里拜访交流。
  赵曦没在意,在意也没办法。
  不管富弼和韩琦,原本是在谈风月,还是论国事,在赵曦到来时,都停了话题,就等着赵曦吭气。
  毕竟,太子殿下很少有私下走访臣工的先例,非紧急不可能有如此作为。
  怎么说呢,当赵曦把来意说完,富弼和韩琦倍感受用。
  这是琐事,也是太子殿下份内的,说与不说在太子殿下。
  同时,这也是国事,涉及到两国外交事宜。
  琐事和国事的界限,就在于太子殿下是否将此事摆在台面上。
  就现在既定的对西夏策略,军卒因何冲突,都不会影响到既定策略的改变。
  甚至太子殿下应该有了所有意外的处置方案。之所以微服私访富家,只有一点,就是表态,表明在对待西夏方略上的坦诚。
  这就是让富弼和韩琦受用的原因。
  接下来就是宾主尽欢了。
  “战争其实是治政的延续,或者说是治政的手段。治政的终极目标是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外无患,内无忧。”
  话题由对夏方略说起,自然就会说到战争。
  赵曦很不认同现时对战争的理解,或者说赵曦对战争的理解已经根深蒂固了。
  对于富弼和韩琦所阐述的西夏反叛,以及燕云十六州对国朝防御的重要性等等,都不太认同。
  在赵曦看来,这些观点的视界都很狭隘。
  “富相,韩相,所谓边患的定义,对于边州的民生这点众所共知,曦也就不多言。曦想跟两位交流的是另外一种边患,或者说另外一种治政需求。”
  “自古,每当中原分裂时,总有志士为大一统而努力。或许可以用尚武来定义,可曦认为,更多的是治政的需求。”
  “抛开边疆安全需求,从治政而言。说易货之需,汉唐时航运不发达,西蕃与华夏之交易,依赖于陆路,这就需要有一条畅通的易货通道。”
  “倘若一条商道上势力繁乱,就意味着断绝了这条商道。是故,才会有大一统的需求。”
  “再说民生之需。黄河泛滥,一直是国朝,乃至历朝历代治理的难题。”
  “偏偏治水是最需要整体考量的课题。治水是流域治理,而不是分段治理。”
  “上游水患,下游受灾,上游治理,下游受益。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一条河的流域范围,有大一统的需求。”
  “另外还有一种物产之需。如今国朝有羊毛纺织,这就对羊毛有了需求,大一统和分属各国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
  “更别说由于轨道的普及,炼铁炼钢以及石炭的需求大幅提高。而从现时发现的矿藏而言,东南匮乏而西北丰富。”
  赵曦是早就想跟人扯扯这些想法了,国朝固有的观念是:除了国朝,其他地方都是荒野之地。
  这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辞,但更多的是见识和认知上的问题。
  赵曦的接触面决定了他的观点很难广为人知,就现在,也只是在整个护卫营里灌输。
  而富弼和韩琦不同,他们若是能接受这种观点,也就意味有在整个国朝普遍认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