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奉打更人 > 大奉打更人 第427节
  这一碗清甜的粥,胜过山珍海味。
  这时,脚步声从远处传来,踩着草甸的许七安返回,他换上了一身便衣,戴着貂帽,似乎刚洗完澡。
  “那边有条小河,附近无人,适合洗澡。”许七安在她身边坐下,丢过来皂角和猪鬃牙刷,道:
  “你要不要洗澡”
  王妃两只小手捧着碗,审视着许七安片刻,微微摇头。
  “不脏吗”许七安皱眉,好歹是千金之躯的王妃,居然这么不讲卫生。
  “你才脏。”王妃不识好人心的反唇相讥。
  她才不会洗澡呢,那样岂不是给这个好色之徒可乘之机万一他在旁偷窥,或者趁机要求一起洗
  是啊,女神是不上厕所的,是我觉悟低许七安就拿回猪鬃牙刷和皂角。
  王妃连忙说:“漱口是需要的。”
  她胃口小,吃了一碗浓粥,便觉得有些撑,一边打量猪鬃牙刷,一边往河边走。
  主要是怀疑这牙刷是许七安用过的,但她没有证据。
  等她刷完牙回来,锅碗都已经不见,许七安盘坐在灰烬边,凝神看着地图。
  “我们接下来去哪儿”她问道。
  “三黄县。”
  许七安没有故意卖关子,解释说:“这是楚州与江州相邻的一个县,有打更人培养的暗子,我想先去找他,打探打探情报,而后再逐步深入楚州。”
  血屠三千里的案子扑朔迷离,似乎另有隐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许七安认为暗中查案是正确的选择。
  过于高调的话,会让自己,让同伴陷入危局。
  杨砚率领的使团,是明面上的幌子。
  稳打稳扎的计划王妃微微颔首,又问道:“那些东西哪里去了。”
  “要你管。”许七安毫不留情的怼她。
  两人继续上路,避开官道,走山间小道,田埂,或直接翻山越岭。
  整整一天,某个小气的女人再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走山路也有好处,沿途的风景不差,青山绿水,白云悠悠。
  偶尔能见到傲立崖上的青松,亭亭如盖。也能见到路边盛放的野花,朴实而坚韧。
  许七安是个怜香惜玉的人,走的不快,偶尔还会停下来,挑一处景色秀丽的地方,悠闲的歇息小半时辰。
  与她说一说自己的养鱼经验,往往招来王妃不屑的冷笑。
  半旬之后,使团进入了北境,抵达一座叫宛州的城市。
  宛州是小州,比县大比郡小,宛州土地肥沃,适合耕种,是楚州的粮仓之一。
  此地建筑风格与中原的京城相差不大,不过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又因附近没有码头,所以繁华程度有限。
  杨砚出示了朝廷文书后,城门上的最高将领百夫长,亲自带队领着他们去驿站。
  使团刚在驿站休整下来,杨砚洗了个热水澡,刚要坐下来喝茶,宛州刺史来了。
  知州大人姓牛,体格倒是与“牛”字搭不上边,高瘦,蓄着山羊须,穿着绣鹭鸶的青袍,身后带着两名衙官。
  “下官不知几位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牛知州态度极为谦卑,与大理寺丞和两名御史还有杨砚见礼后,问道:“敢问,几位大人所来何事”
  杨砚不擅长官场交际,没有作答。
  大理寺丞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书,笑容满面的递过去,并三言两语与知州开始称兄道弟。
  牛知州与大理寺丞寒暄完毕,这才展开手书,仔细阅读。
  看完文书后,牛知州表情极为古怪,甚至觉得荒谬,目光扫过众人,试探道:“敢问,哪位是许银锣”
  大理寺丞叹息一声,悲伤道:“使团在途中遭遇敌人伏击,许银锣为保护大伙,身受重伤。我等已派人送回京城。”
  牛知州大惊失色:“竟有此事何方贼人敢伏击朝廷使团,简直无法无天。”
  姓刘的御史摆摆手,道:“此事不提也罢,牛大人,我等前来查案,正好有事询问。”
  牛知州连忙作揖:“御史大人请问。”
  刘御史沉声道:“楚州战况如何”
  闻言,牛知州叹息一声,道:“去年北方大雪连天,冻死牲畜无数。今年开春后,便时常入侵边境,沿途烧杀劫掠。
  “好在镇北王麾下兵多将广,城池未丢一座。蛮族也不敢深入楚州,只可怜了边境附近的百姓。”
  并不是所有百姓都住在城里,那些遭遇蛮族劫掠的,是村落和镇子里的百姓。
  使团众人相视一眼,刑部的陈捕头皱眉道:“血屠三千里,发生在何地”
  牛知州苦笑摊手,道:“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诸位大人应该知道,楚州纵横加起来,不过八千里。若是有血屠三千里之事,那下官还能站在这里与大人们说话”
  刘御史嗤笑一声:“大家都是读书人,牛知州莫要耍这些小聪明。”
  “血屠三千里”是一个典故,源于古时战国时期,有一位嗜杀成性的将军,破灭敌国时,带领军队屠戮三千里。
  后世引为典故,用来形容大型杀戮以及残暴冷酷。
  蛮族虽有骚扰边境百姓,烧杀劫掠,但镇北王传回北方的塘报里,只说蛮族滋扰边关,但都已被他带兵打退,捷报不断。
  蛮族如果真的做出“血屠三千里”的暴行,那就是镇北王谎报军情,严重渎职。
  第355章 问询使团
  “下官是真的不知道,宛州离北边尚有数日路程,几位大人若是不信,不妨再往北走走,眼见为实。”
  牛知州连声辩解,就差指天为誓。
  牛知州一个小人物,大概率是不知情的,因此众人没有为难他。
  刘御史又询问了几个关于北境的问题后,大理寺丞笑眯眯的起身相送。
  目送牛知州坐上马车,带着衙官离开,大理寺丞返回驿站,屏退驿卒,环顾众人:“我们现在是北上,还是在驿站多逗留几天”
  刑部的陈捕头低声道:“继续留在驿站,淮王的人必然会寻来。届时,我们便只能与他们一同北上。”
  “这不是正好吗。”另一位姓周的御史,笑道:“我们在明,许银锣在暗,吸引淮王的注意,就是我们的任务。”
  大理寺丞感慨一声:“也不知道王妃状况如何,是生是死。”
  闻言,陈捕头和两名御史一脸冷笑,王妃和褚相龙的死活,与他们何干。
  那种阴险狡诈的卑鄙小人,死了才好。
  杨砚告诉他们,许七安打退北方高手后,便独自上路,秘密前往北境查案。
  这个计划赢得众人一致赞同,并承诺保守秘密。三司官员们如此配合,一来是刚受过许七安的救命之恩,对他的态度有所转变,从敌视转为亲近。
  二来,许七安秘密查案,意味着使团可以消极怠工,也就不会因为查到什么证据,引来镇北王的反噬。
  一举两得。
  杨砚还有一件事没有告诉他们,那就是王妃的下落,据杨砚推测,王妃极有可能被许七安救走。
  这是他事后沿着许七安离去的方向摸索,一直摸索到战斗现场,发现昏迷不醒的婢女,从而得出的结论。
  现场除了留下密布树林的蜘蛛丝和婢女们,没有其他残留。
  杨砚唤醒婢女询问情况,从她们口中得知许七安追了过来,而后可能发生大战,为什么是可能,因为婢女也不清楚。
  她们很快就昏厥过去。
  杨砚推测出两种可能:要么许七安半途劫走王妃,与北方高手展开追逃;要么许七安战胜了北方高手,成功解救王妃。
  他更偏向前一种猜测,因为现场没有打斗痕迹,极有可能是许七安利用儒家书卷里记录的法术,成功救走王妃。
  “北方四名高手深入大奉境地,不敢太明目张胆,这就给了许七安很多机会他有儒家书卷护体,自身又有小成的金刚神功,不是毫无自保能力。而且,正好可以借机磨砺他,让他早些触摸到化劲的门槛,晋升五品。”
  杨砚当时是这么想的。
  这会很危险,但武夫体系本就是突破自我,磨砺自我的过程。杨砚自己当年也参加过山海战役,那会儿他还很稚嫩。
  仍然敢拎着刀在战沙场厮杀,九死一生,磨砺武道。
  许七安当然也行,如果他不行,那死了也怨不得谁。
  此外,他偷偷安排十名禁军,护送婢女南下,返回京城。
  使团现在只有九十名禁军,大理寺丞等人对此毫无察觉,并非他们不够心细,是他们从未关心过底层士卒。
  一条行人踩踏出的山间小道,许七安背着用布条包裹的佩刀,大步昂扬的走在前头。
  青丝凌乱的王妃拄着一根树枝,慢悠悠的吊在身后,几天下来,她穿着的婢女服变的又皱又脏,身上开始冒酸味。
  最开始,她还很注意自己的头发,早上醒来都要梳理的整整齐齐。到后来就不管了,随便用木簪束发,发丝略显凌乱的垂下。
  哪里还有王妃的尊贵仪容,分明是个逃荒的落魄妇人。
  “不错嘛,能跟这么久,你这几天体力大有长进。”
  前头,许七安停下脚步,笑眯眯的称赞道。
  “我听见前面有水声,加把劲,到那里休息一下。”
  闻言,王妃眼睛亮了亮,继而黯淡。她不敢洗澡,宁愿每天嫌弃的闻自己的汗臭味,宁愿东抓一下西挠一下。
  王妃不洗澡是有原因的,第一,防备许七安偷窥,或趁机色性大发,对她做出丧心病狂的事。
  第二,只要她一直这么臭下去,这个家伙就不会碰她。
  我越来越受不了你身上的酸味了这是许七安几天来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不多时,两人在左侧的崖壁看见一挂纤细的瀑布,有瀑布就一定有水潭。
  果然,走近之后,瀑布底下是一个小小的水潭,水潭里的水,往外流淌,形成一条细流。
  “我越来越受不了你身上的酸味了,要不要洗个澡”许七安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