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45节
  眼下正值七月,棉地长势一片良好。便是没能走近一看的村民们,也能知晓今年棉花试种极有可能真的能成。
  而棉花一旦试种成功,他们吉州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试问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又哪里舍得林立文离去。
  而对林立文不舍与怀念的,还有远在好几千里外的林家村的村民们。
  前有林立文教大家种地,给他们想出好使的农具,使得大家田地都有变多,家中粮食不缺。后大家又得了林立文的法子养猪,也很是赚了不少钱。
  且离去前,林立文还曾特意交代过大家,说圣上后面肯定会把养猪的法子公布与众,所以这猪肉的价格也会因此受到不小的影响,开始越逐渐下跌。所以他建议大家后面养猪之时切不可贪心,以免受其影响甚至还因此亏损。
  村民们都将他的话牢牢记住了,虽还是难免会有一些贪心者,但在养殖数量上还是多少有些克制。再者,如今时日还短,猪肉价格还不至于现在就受什么影响。
  反倒是因为今年四月,林立泽考中童生一事,猪蹄这一物再度引得大家追捧了起来!好些人的首要购买目标自是林立文当初亲自养的那些,但大部分的猪在去年都被宰杀完了,只林立文用来育种的那三头猪还在。
  可这三头猪,林家肯定是不卖的。
  购买不到林立文亲自养的猪,于是那些人最后便退而求其次,转而去购买林家村村民所养的猪。
  因为林家村的村民们都在说,他们家的猪,那可是得过林立文亲自指导养出来的!这就跟去寺庙里拜菩萨祈求一般,和尚画出来的与菩萨开光过的,那效果能一个样吗?
  第58章 收获
  在读书一事上,作为原男主的林立泽天资过人。所以在原书里,即便有原主的百般折腾,他师承的也一直是屡考不中的周夫子的情况下,林立泽也一样考上了童生。
  而如今,在林立文穿越过来后,也改变了他许多。
  因棉花一事,林立泽得过许师爷整一月的教诲。在许师爷走后,林家在林立文的建议下,更是将他送进了衡县师资教育最好的学堂。
  于是在第一场县试中,林立泽竟还是红案,也就是第一名案首。虽在第二场的府试里,他未能保住案首之名,可也位列前三甲。
  所以他便决定,打算参加来年将在牧州府城举办的院试。
  若是这一次林立泽能在院试里考中的话,他将成为生员,也就是获得如周夫子一般的秀才名号。
  林家因此又大摆了一次宴席,也开了祠堂,将这喜事告知了列位先祖。
  宴席结束的当晚,林杨氏却突然对着林立泽感叹了起来:“唉,若是大郎和你爹也在的话,那该有多好。”
  这话让林家所有人听得心里都跟着感慨起来。
  因为他们也想林立文与林老二了。
  以往一大家子的人,这么多年来还从没有这般分开过。尤其是作为林立文父母的林老大与林周氏,仔细算算的话,这都大半年没能见着自己儿子了,心中又怎能不挂念。
  据说北地吉州可比他们牧州衡县要寒冷的许多,也不知道他在那边过得好不好?差事办得顺利不顺利?
  林老头见着家里人都这样一幅表情,立刻就说他们:“大郎和老二是去给圣上做事的!他还是官大人,哪用得着你们在这里瞎操心……”
  主要是操心没用啊!
  两地相隔好几千里呢,这一来一回的,便是路上行走顺畅,只怕也要花费将近半年的时间。
  被林家众人挂念着的林立文与林老二,其实也有思念过家里人。
  “也不知道二郎这次童生考试情况如何?”
  去年还在林家时,林立泽便与家里人说了,今年要下场一试的事。于是在四月份时,林老二便与林立文说了起来。
  “二叔莫要忧心。”林立文:“二郎甚是聪慧,功课也素来优秀,此次童生试考于他来说并不难。”毕竟那可是在读书一事上天赋异人的原男主,没道理说在周夫子门下能考中,去了更好的学堂,拜了更好的夫子反而不行了。
  因此,林立文对这事倒是信心满满。
  林老二瞧着林立文这样,也逐渐放下心来。
  毕竟还是那句话,不放心也没办法。吉州和牧州两地路途甚远,古代通信也不发达。官府倒是有专门的驿站,可却不是给私人使用的。便是上一次林立文从京城给家里捎信回去,还是托了王县令和王家的关系。
  而在吉州这里,林立文若是想给家里写个信,或者是捎带个东西,要么去求严侍郎,要么他便只能自己花钱雇佣专人派送。
  可为着自己的这点私事,林立文并不想去麻烦严侍郎。至于雇佣专人派送,因着两地的距离,即便林立文肯花费巨资,但愿意接下的人选也甚是难找。
  林立文便也只能跟着林老二一块偶尔想想林家众人,再者,他来到吉州北地便一直很是繁忙。
  虽说新农具与火耕水耨的开荒法子的推广之事,用不着林立文了。可棉花上的事情,却是别人暂时无法替代他的。
  而且吉州别看属于苦寒之地,但面积却并不小。
  为着今年棉花试种成功后,明年棉花将会全吉州推广一事,林立文就便必须在今年将其管辖之下所有县城的大致气候情况了解一番。
  古代又没有各种先进的测量天气的仪器,林立文便只能靠着一些书籍和文书上的记载,还有自己的亲身查探来做预估。
  这样一个县城接一个县城的跑,且还要顾着棉花实验地的事,委实是累人的很。但也不是没有成效,至少几个月这般的巡查下来,林立文对吉州各县城的气候笔记可是做了一整个箱子了。
  只等棉花收获完毕后,他再将这些笔记整理出来,便可大致确定来年棉花可推广种植的县城。然后林立文将这些县城名单与棉花一并交于严侍郎,再由他上报给永兴帝。
  而这般忙碌下来,时间变也过得飞速。
  等到进入八月下旬,棉地里的棉花便开始有了成熟的迹象。
  官田外围早就开始有衙役看守与巡逻了,且巡逻还分成早晚两批,唯恐在这最紧要的关头,棉花因此出点什么意外。
  且如今棉地外围,除了老百姓爱过来观看,便是城中的一些富户乡绅,也会约上一群人前来观看一番。
  要知道这可是棉花啊!
  于他们吉州当地人来讲,千金难求的棉花!且还是他们吉州这地里生长的!
  还有一些读书人,他们更为夸张。在远远观看欣赏棉花时,竟然还做起了咏棉诗来。且不仅如此,他们后面还搞了一个什么关于赞赏棉花的诗会。
  待到这些消息传到林立文耳朵里的时候,他已经跟严侍郎汇报了棉花实验地已经可进行第一批棉采摘了。
  严侍郎大笑:“好!大郎你先回去准备,我也马上去安排。”
  而严侍郎这一安排,便安排了整整一日。且待到采摘这一日清早,林立文发现,不仅徐刺史来了,整个吉州州府报得上名号的官员们竟然都来了!
  一开始,徐刺史对棉花试种这事是真没报什么希望的。因为永兴帝自打上位后,已经先后派人前往吉州进行过三次试种了。
  且每一次试种,还都分为了三批。
  第一批播种时间三月初至三月十日之间,第二批次的播种时间为三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之间,最后的那一批次便是在四月初至四月十日之间。
  然而每一次,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林立文用育苗移栽的法子,使得棉花于三月下旬便开始下种,且成功出苗,这才引起徐刺史的重视。虽平日里,他几乎与林立文鲜少有交流,可是棉花实验地的事,徐刺史却是一直都有派人关注的。
  所以上一次,严侍郎帮林立文去献新农具与火耕水耨的开荒法子时,徐刺史是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下来。
  一来,这事情确实是可行的,且不管是对吉州的百姓来讲是好事,对徐刺史本人来说,若是办成了,那也是他任上的大功绩。
  二来,于徐刺史来讲,眼下这片很有可能成功的棉花实验地可是比什么都要来得重要的大宝贝!那么其他一些并不需要林立文亲力亲为的事情,便还是不要过于麻烦他了。
  于是林立文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徐刺史等棉花到了中后期时,还派人将棉地里的生长情况,做了详细的记载!如棉株的高度,整体长势如何,结的花铃又有多少……徐刺史早就了解的一清二楚。
  那些围守在棉地日夜巡查的衙役们,便也是严侍郎与徐刺史商定后派遣来的。
  于是此刻,徐刺史一看见林立文,便很是和蔼可亲的这般与他说道:“这些时日,委实辛苦大郎了。”
  “刺史大人,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委实当不得辛苦二字。”林立文连忙回道。
  可对林立文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早就了如指掌的徐刺史便笑道:“大郎,你勿要过于谦虚了。”
  像林立文不停的巡查各县城气候情况一事,徐刺史也是全都知晓的,以至于他私底下都忍不住感叹:“林大郎能有这般种地的好本事,果然是下过苦功夫的!”
  林立文与徐刺史客套着说了一会话后,便又忙向严侍郎躬身行礼:“大人,棉地采摘一事还劳烦您来开启。”
  严侍郎便哈哈一笑:“好,本官这就来。”
  在一干仪式与宣读都完毕后,随着严侍郎的一声令下,早就选拔好的一群庄稼汉们,便纷纷进入田地里,开始采摘吉州的第一次试种成功了的棉花了!
  棉地今年试种为五十亩,但因着找来采棉的庄稼汉也足有五十人。平均算下来的话,一人也就一亩地的棉花采摘量。
  于是也就一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这五十亩棉地里所已经成熟了的棉花,便被采摘完毕。
  而在整个棉花的采摘过程中,林立文与严侍郎,徐刺史还有那些吉州官员们都未曾离去。他们全都一直站立在地头上,全程观看棉花的采摘。
  棉花采摘完毕之后,立刻便有衙役们拿着秤杆前来对其进行称重。
  在这些衙役们对棉花进行称重之时,旁边地头还摆着一张桌子,严侍郎的心腹文书便坐在那里,对衙役们一一报上来的棉花重量进行登记和统筹。
  等到最后一个衙役将数量报完后,那边坐着的文书才刚将算盘拨完,总产量都还未填写上去之时,一直紧盯着他动作的严侍郎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产量多少?”
  “回大人,此次一共收来棉花九百零二十斤有余!”文书在数字被拨算出来后,整个人也是激动到不行,他抖着声音喊道:“大人,亩产接近二十斤了!且都为上上品!”
  这数字在被报出来的那一刻,徐刺史在内的众吉州官员们也很是被震惊了一把。一瞬间,他们也如普通老百姓一般哗然了起来。
  “竟还能有这般高的产量?莫不会是那文书算错了吧?”
  “应当不会算错,只瞧之前那地里白茫茫的一片,便可知这棉花是丰产了。”
  虽这产量里还含有一部分的水分与杂质,算不得最终数量,然这可是一直种不出棉花的北地吉州啊!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日采摘棉花的产量,在后面的一个来月里的时间,棉地里又陆续收获了不少棉花。
  待到将这些棉花晾晒,简单的去除杂质后,今年吉州这五十亩棉花实验地的总产量,终于能确定了。
  一直对最终产量翘首以盼的严侍郎忙问道:“多少?”
  文书回道:“禀告大人,今年共计收来棉花两千一百二十四斤有余。”
  五十亩的地,两千一百多斤的产量,这便相当于亩产过四十斤了!
  这还能了得!
  严侍郎便按奈不住的想要赶紧去书写奏折,将此事上报给永兴帝。
  对棉花产量的事,心中早就做过预估的林立文很是稳得住,因此这时他还拿出自己早就写好的一份计划书,对他说道:“大人莫急,下官对于来年吉州推广棉花一事,已经做好了计划书。于其他农作物一事上,也还有一些建议。”
  第59章 没走成
  林立文这一次来,不仅带上了计划书,他还带上了一份自己手绘的简易版吉州县城分布图。
  在这里,朝廷对地方的管辖实行的有点类似于隋唐时期的州县两级制。
  而北地吉州,其下所管辖的县城一共有十二个。
  整体来说,这十二个县按照林立文今年试种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可以种植成活棉花的。但是成活与丰产,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林立文便指着图纸上被他重点标注出来的一个县城:“经我探查,此县的温度与气候,是为吉州辖下最适宜种植棉花之地。且我观测,在此地种植出来的棉花,品质上将会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