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第112章 孝文帝是个聪明人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年满二十三岁。在同年的九月,冯太后病逝,孝文帝正式掌管朝政。
  他对冯太后的去世,非常的哀伤,曾痛哭失声地对臣下说:“朕自幼承蒙太后抚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谆谆教诲。 ”又在诏书中说:“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缉全国。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一想起太后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内外大臣,谁又不哽咽悲切?”
  他继承太后遗志,要把少数民族的北魏,建立一个全盘汉化的国家。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决定!
  不是他学习汉人文化,变成汉人,就是了不起,而是北魏再也不是那个马背上的民族,它现在拥有了整个北方的土地,不进行全盘汉化的话,无法治理,所以,他的这个决定是:顺势而为。他不这样做的话,早晚会被形势所淘汰。而看清形势,顺势而为,永远是了不起的决定!
  拓跋宏接下来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作明堂、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东郊、亲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养国老、庶老,允许群臣守三年之丧。
  再接着,他又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他在考课诏中规定:“二千石官吏考在上上的,试充四品将军,赐乘黄马一匹;考在中上的,委任五品将军;考在上下的赐给衣服一套。”同年冬天,设太乐官,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命中书监高闾与乐官讨论古乐,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
  孝文帝做完这些事后,又决定做一件更全面汉化的事,也是更艰难推行的一件事,那就是:迁都!
  北魏都城在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市,和内蒙古紧挨着。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
  这个偏北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所以,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可是,我们知道,鲁迅说过:“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所以,孝文帝想要迁都,这么大的改变,那是非常难的。
  他知道,如果宣布迁都的话,反对的声音一定会把他淹没。所以,他没有直接宣布迁都,而是宣称要大举伐南朝齐国,然后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事实。
  这一招,也是鲁迅在《无声的中国》说过的道理:“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孝文帝现在所用的这招,正是鲁迅说的招数,迁都,相当于开窗;南伐,相当于拆掉屋顶。在拆屋顶的决定下,他相信,大臣们会选择开窗。
  他在朝会上宣布南伐,任城王拓跋澄立即站出来反对。
  孝文帝没有和他争论,而是在退朝后,召见拓跋澄,屏退左右,单独与拓跋澄计议说:“这次举动,的确不易。但国家兴自塞外,徙居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不能实行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实在难啊!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朕想趁此南伐大举而迁居中原,不知任城王意下如何?”
  拓跋澄被提醒,立即表示赞同。
  公元490年六月,孝文帝下令修造河桥,以备大军渡河;并亲自讲武,命尚书李冲负责武选,选择才勇之士。七月,立皇长子拓跋恂为太子,发布文告,移书齐境,声称南伐;下诏在扬、徐二州征集民丁、召募军队;又使广陵王拓跋羽持节安抚北方六镇,调发精骑。
  至此,一切准备就绪。
  皇帝南伐,这是无可厚非的决定,因为,北魏这么多代皇帝,哪个不南伐?打战,也就是去抢劫,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辞冯太后永固陵,率领群从百官,步骑百余万从平城出发南伐。
  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一次南伐,因为,这次带上的是百官!
  也就是这些百官最反对迁都!
  对于士兵来说,打战自然是家常便饭,可是,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官来说,打战,简直要了他们的老命!
  大军就这样出发了!
  一路之上,阵容整齐,浩浩荡荡,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经恒州、肆州,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九月底抵达洛阳。
  这时,正值深秋,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十分难走。
  战士们都觉得受不了,而那些百官,则更是喊苦连天了!
  孝文帝下令大军就地休息待命。
  疲惫不堪的百官,尤其是鲜卑大臣,这时唯一的愿望就是不要南伐,因为,实在太辛苦了!
  孝文帝见百官不愿意南伐,当下提出自己的要求,不南伐的话,就迁都。
  百官此时想都不想,就表示同意迁都了!
  孝文帝至此,露出了狡黠而高兴的微笑:他迁都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宣布迁都洛阳。
  他的这个做法,有些人说是在破坏魏国,因为迁都之举,确实是劳民伤财。可是,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只看一时间带来的痛楚。比如动手术,虽带来一时的痛楚,却能治好病。北魏的迁都,眼前虽痛,但却让魏国更加的强大。
  孝文帝迁都之后,发现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比如,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
  孝文帝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决定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