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奇幻玄幻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4节
  “大郎,中了,中了。”
  十来岁的贾权的眼睛就是亮,一眼就看到榜首上写着大兴石仲魁、石伯谦的名字。
  “恭喜大郎、贺喜大郎。”
  福叔也跟着拱手作礼恭贺起来。
  石仲魁楞了几下,心里不由佩服起于洪高,自己有把握一定能过府试,但再次得第一不仅是运气,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在。
  忙对福叔回礼道,“侥幸,侥幸而已。”
  “大郎太过谦虚了,县试案首,加府试案首,这可不是侥幸二字能形容的。”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有人惊呼道,“年兄就是连中两元的石伯谦?”
  “侥幸,侥幸”,石仲魁忙谦虚起来,然后抱拳对着周围连连作揖。
  读书人嫉妒起来,说不定就因为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就记恨你一辈子。
  前有周公瑾,后有武大郎。
  文人的笔,杀人的刀。
  “各位同年还请赎罪,小弟还要赶着回大兴祭拜父母告知此事,族中长辈也在等着我,赎罪、赎罪。”
  见石仲魁用这理由,不仅没人觉得他怠慢自己,嘴上还得夸赞他孝顺。
  而石仲魁明明没什么正经的长辈了,但他就是不说自己亲族无人。
  在这个亲亲必须相隐,告发亲人反而是罪过,族权大于大多数王法的年代,家族是约束,却也是助力。
  外人觉得你族人多,想对付你,肯定就有顾忌。
  加上福叔带着小厮,一副家奴的表现,顿时让周围的生员,不仅相送,还连连祝贺他两夺案首。
  至于贾权,此时更是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为了今年的桃脯,贾权就差一路把他送到大兴县了。
  被缠的没办法,石仲魁只能保证道,“权哥儿放心,今年的果脯必然不少于去年的数量。”
  得了保证,贾权虽然可惜没能多要点,但他也没过多纠缠,毕竟此时的石仲魁已经不是自己能比拟的了。
  而且3两银子的收入,比得上他家以往几个月的收入了。
  再说,等到果脯上市时,说不定石大郎手里会有更多货。
  这么一想,贾权就在心里求老天保佑石仲魁考上秀才,甚至是举人。
  而对此时的石仲魁来说,多卖几百斤果脯,根本不叫事。
  8月要是能院试、乡试连过,自己就是举人了。
  卖一些果脯,只要去通州漕运码头走一圈,即便是带回几千斤,都不会引起注意。
  被福叔热情的送上马车,石仲魁无奈的笑着摇摇头。
  老人家的心思无非是想把自己三儿子,送到他这里当小厮,未来要是能混个管家当当就更好了。
  石仲魁其实不介意福叔那点小心思,不仅是自己之后几个月里,有机会观察和考验福叔的小儿子。
  还因为与其去人市买个管家回来,还不如找知根知底的人来做。
  但石仲魁没想到的是,他连中县试、院试案首的事,居然传进了荣国府。
  第19章 石仲魁出名,贾宝玉挨打
  而且,报信的还不是贾权,而是因为于洪高的关系,而去工部当小吏的那个私塾老先生。
  贾政作为工部五品员外郎,虽然平时不太管事,也没什么事让他管。
  但一心向往科举却没机会去考的他,别说老秀才因为是石仲魁的启蒙先生,而传的差不多人尽皆知。
  就是没老秀才,贾政自己也会关心每年的科考。
  现在出了连中两元的案首,再想想自己那个已经早逝的大儿子,还有已经11岁,却连一部论语都背不下来,整日混迹在女儿堆里的小儿子。
  心里不由冒起一股无名之火。
  ps:有说林黛玉是5岁、7岁进荣国府的,但作者更倾向于林黛玉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8岁师从贾雨村启蒙,隔年9岁时的4、5月一进荣国府。
  年末林如海病逝,贾琏陪她回去祭拜,之后常住荣国府。
  也就是说林黛玉此时已经在贾府一年,已经10岁,贾宝玉在原文中明确说过比林黛玉大一岁,也就是11岁。
  问题是薛宝钗。
  原文中写过贾雨村审薛蟠的官司之时薛蟠已经15岁,然后进京,薛宝钗又比薛蟠小两岁,也就是13岁。
  如果林黛玉5或者7岁,贾宝玉6岁或者8岁,那薛宝钗就比贾宝玉大7岁或者5岁。
  两人结婚时,贾宝玉18岁的话,薛宝钗就23或者25岁了,这种年龄差如何等的起?
  所以,本文中林黛玉10岁、贾宝玉11岁,薛宝钗14岁。
  而且薛宝钗去年进京时13岁待选,年龄也刚好适合。
  ……
  贾政既然心里有气,从衙门下衙回到家,当然想检查、检查贾宝玉的功课。
  命人把贾宝玉叫到荣禧堂来,见他连论语第一篇都背不出来,心里的怒意就更甚了。
  大骂几声孽畜,就命人拿来棍棒。
  四个仆役抓着贾宝玉按在长条椅上,可还没打几下,因为刚才问话耽搁了不少时间,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宝钗、黛玉、王熙凤、李纨和三春都出现在荣禧堂外。
  贾政见母亲来了,知道这顿打是没法继续了。
  跪在地上见礼之后,有气无力的说了句‘见过母亲’就跪着不动。
  这下反倒把贾母给唬住了,“这是怎么了,好好的一回家就检查宝玉的功课,我不让你打儿子,又使脸色给我看了?”
  “唉。”
  贾政或许是真孝顺,或许是孝顺的同时,也知道因为贾母的偏爱,自己才能以小儿子的身份,住在家主才能住的荣禧堂内。
  并且以二房的身份,主持打理整个荣国府。
  这多多少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
  而且外人知道这事,心里难免觉得贾政恃宠而骄,欺压长兄。
  也难怪贾家未来会越来越乱。
  所以贾政对贾母那是不敢有丝毫违抗,“母亲还请息怒,儿子不过是羡慕人家的孩子,能连过县试、府试,而且还都是案首。
  再想想不争气的宝玉,这才心生不忿,绝无对母亲不敬的意思。”
  贾母一愣,思索着嘀咕道,“那不是说,院试再中案首,就是小三元了?”
  随即又再次问道,“政儿,上一个中了小三元的人是谁?”
  贾政早就从同僚最终听到不少消息,感叹道,“本朝立国百余年,除了南方出过一位小三元,北方还没出过一个。
  至于大三元,前朝倒是有过两个,本朝到现在却还没出现过?
  不过,只要真中了小三元,这种人是必然中举的。
  要是再中解元,那也必然中进士,甚至……”
  贾政没把同僚们猜测的,只要中解元,皇帝甚至太上皇都可能想搞个大大的祥瑞出来的看法说出来。
  贾母一听眼里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当年女婿林如海就是探花郎,宁国府的贾敬也是进士出身。
  科举上的事,她还是知道不少的。
  目光不由在迎春和探春身上扫了一眼。
  至于惜春,一则太小,二则出身宁国府,贾母可不会真把好事给她,而不给亲孙女。
  甚至,贾母的眼睛还瞟了一眼林黛玉。
  然后看薛宝钗的目光中,隐隐带着些许警惕。
  贾母会有这种想法,是受了贾政那番话的影响,同时她也清楚,贾家男丁就没一个是有出息的。
  否则别说秀才、举人了,就是进士也不放在她眼里。
  而挨了打的贾宝玉,此时心里不由暗恨,又鄙视石仲魁是禄蠹,没心思去管贾母的眼神。
  再说只要贾政在,他只会低头一副恐慌、害怕的表情楞楞的继续趴在长条椅上装死。
  但其他人哪个不是看着贾母或者贾政。
  薛姨妈心里不忿,薛宝钗则低头不知道想什么。
  林黛玉咬着嘴唇,担忧贾宝玉的同时,又想起探花郎的父亲。
  迎春双手拧着绢帕不敢再看贾母,探春则感到心跳加速,耳朵都开始红了起来。
  两人别看是贾府姑娘,但都是庶女出身,比起进宫的贾元春,地位上那是差了一大截。
  能嫁给有前途的读书人,至少符合她们的心里底线。
  李纨大概是想起了早死的贾珠,一脸愁苦,暗叹自己命苦。
  王熙凤反而没什么心思,她没亲姐妹,又只盯着荣宁两府内的事和银子,哪管什么小三元,还是大三元。
  反正在她心里,官做的再大,也没已经官居二品的王子腾大。
  家资再丰厚也没王家有钱,更没法让她发财。
  王夫人和邢夫人一个看探春,一个看迎春,心里都开始起了小心思。
  其他人她们或许看不上,但再傻也从贾政的话里知道,大三元太远,可小三元就是北方士林独一无二。
  这种人要是再中了状元,有的是朝官想抢他做女婿,甚至皇帝老儿都会心动。
  王夫人忙把这想法甩出脑袋,心里想着我贾家可是一门两公侯,只有自己挑别人,哪有外人挑贾府的事。
  而且因为贾宝玉这事挨打,还被人比下去,心里难免不喜石仲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