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洪流 > 第502章 两院院士
  这些都是工作量比较大的研究项目,还有一些工作量不大研究项目,例如无污染的烟花,就是其中一项,目前已经将相关技术资料交给了基石材料公司。
  和传统的火药相比,新型烟花火药就是氢氧化合物,不含任何硫和硝,燃烧之后就会变成水,对空气完全没有任何污染。
  而且氢元素和氧元素非常的多,他提供的合成方案里面,就有用水来合成新型烟花火药的工业化过程,只是制作工序相对较麻烦,成本比起现在火药要高一些。
  其实除了烟花使用的火药配方之外,他干脆还研发了军用火药产品,整体成本比目前的军用火药还要便宜,已经交给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负责生产和后续开发工作。
  新型烟花火药成本的略微上升,赵一觉得是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国内百姓逐渐富裕起来,也能够负担得起这个成本,更重要的是,安全性要比现在的烟花火药要高得多。
  只要不出现明火的情况下,新型火药不管怎么碰撞都不会发生爆炸,不管是在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是在运输过程中,成本也会降低很多。
  但是烟花不仅仅只是火药,为了增加各种颜色,会添加其他添加物进去,这些添加物有些也具有一定的污染性,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本着送佛送西天的原则,赵一还基于氢氧化合物,研发出来了各种颜色的火药原料,几乎可以满足所有烟花类型的制作。
  虽然国内的烟花市场规模可能非常庞大,但是他倒是没有想着涉足这个产业,最多就是让基石材料公司向市场提供原材料。
  至于目前的烟花原材料市场有多大,还不是特别清楚,国家还没有相关的禁令出来,只有几个大型城市才出台了地方性管制办法。
  在没有大规模禁放传统烟花爆竹的前提下,低档烟花爆竹还是使用传统配方成本比较低,只有高端烟花,使用新型火药更划算一些。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以及传统烟花带来的安全隐患,禁止传统烟花爆竹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虽然赵一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是功德无量,至少每年过年也不像刚刚过去的一年那样冷清,但是产值规模他还不太放在眼里。
  他现在的心思绝大部分都扑在了机器人的研发上面,如果是前世那种机器人,说实话,并不需要他花费这么大的心力。
  因为那种机器人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基本上没有任何难度,甚至都不需要太先进的人工智能就能够搞定,硬件上的事情都不需要他出手。
  甚至他旗下的企业就能够研发的出来前世的那种机器人,因为他们凭借手里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大数据处理的问题。
  例如北极星公司研发出来的智能家居中央处理程序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可以根据用户的命令操作各种家电产品,甚至还能够陪着用户聊天。
  不过这样的产品,必须要时刻联网,连接北极星公司的智能后台,凭借终端硬件能力,只能进行简单的命令操作,想要毫无障碍的对话,难度就很大了。
  而赵一自己亲手研发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程序上,还是会采用初级人工智能的分身,对其进行日常生活的培训后,表现和普通人毫无二致,从对话上根本就看不出来区别。
  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目前的半导体技术是严重不够的,机器人身体空间有限,不可能安装大量的处理器,运算能力自然是非常有限。
  所以赵一首先需要研发的就是体积小运算力强大的芯片产品,但是以目前的硅晶芯片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就算是达到后世的工业水准,也是力有未逮。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芯片都是串行计算的,而人脑的运作模式明显是并行计算的,想要让机器人表现的和常人无异,自然也需要提供高速并行计算能力。
  这样的计算机当然首推量子计算机,不过量子计算机的难点就是能源消耗较大,小型化难度也不小,目前还不适合机器人使用。
  所以他将目光放到了光子计算机上,之前他也让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在研发,不过进度并不是很快,满足不了他目前的需求。
  就算是天工精密仪器公司研发出来了可用的光子计算机,初期的版本体积也非常的大,最多也就是在后台服务器上面使用。
  想要将光子芯片做到足够小,就必须要有专门的芯片材料,以及特殊的光逻辑通路元件,这些都是需要赵一亲手开发。
  首先就是需要类似硅基芯片中的硅材料一样的光芯片材料,其实这种材料对他来说并不难,只是和这种材料生产和使用的相关设备,需要花费他太多的时间。
  不过这些必须的设备,他只是将设计资料整理好后,就丢给天工精密仪器公司,让他们根据资料来负责研发原型机和相关的生产线。
  为了进一步加快光芯片的计算能力,不采用硅基芯片的电通路逻辑判断模式,通电表示1,断电表示0。
  他想起来我们的传统八卦,准备采用八进制的模式,同时普通白光可以分成七种颜色,加上没有光通过,就是8种颜色,刚好对应八卦。
  为了实现这个设想,他还亲自研发出来了特殊的光芯片透镜元件,可以根据条件选择性透过那种颜色的光,除此之外,还需要特殊的激光发射器。
  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之后,才能够开始进行真正的光子芯片的生产工作,甚至他还在自己的物理实验室里面,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光子芯片生产线。
  解决了光子芯片的难题后,基本上机器人的运算模块也基本上完成了,而且光子芯片还不容易受到电磁的干扰,使用的年限也非常的长,耗电量也不大,非常适合机器人使用。
  相比光子芯片来说,机器人所用的皮肤设计的技术难度只会更高,因为和人类皮肤一样,需要密密麻麻的遍布大量的感应器,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达到和人类一样的水平。
  而且为了让机器人和普通人表现的一样,皮肤的视觉、手感和表现必须和人类皮肤一样,根本就分辨不出来其中差别,甚至还和人类皮肤一样,分泌汗液,甚至还会长毛发。
  如果收到攻击或者是伤害,也会表现的和人类皮肤一样,流血和淤青也会出现,但是又不能是生物皮肤,因为那样太过脆弱。
  除了皮肤之外,另一个难点就是模仿人类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和血液循环系统,目的当然不是要和人类一模一样,而是在里面实现一套完整的生物能量转化系统。
  也就是说,他研发的机器人,不仅可以使用电能来驱动,甚至他们还会和普通人一样,通过食物,就可以获得能量供给,甚至还能够以此给内置的电池充电。
  为了能够让这些机器人非常良好的融入人类社会,这些材料还不能是普通的材料,必须要经过x光扫射之后,和普通人得到的图像是一样的。
  他之所以要求这么高,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机器人能够在全球各地生存下来,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环境当中去。
  他们有的会是教师、工人、学者、政府人员、军方人员,只有他们全面的融入到当地社会当中去,才能够给予赵一非常大帮助。
  至于这些机器人到时候能够给予多大的帮助,就要看他们在当地获得多大的成功了,他们的成就越大,对他的帮助自然越大。
  不过以这些机器人的强大运算能力,想要崭露头角还是非常容易的,成就比起普通人来说要高得多,毕竟他们也没有什么羞耻之心,属于完全理性的机器。
  正是有着这么高的要求,就算是他在宙灵的帮助下,各个技术问题都能够解决,花费的时间也是非常的漫长,至少对他来说,属于漫长的范畴。
  就在赵一在实验室里面昏天黑地的忙碌着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将他选入到院士增选名单当中。
  其实老早之前两院就已经希望给予他院士头衔,不过那时候为了减少存在感,以自己年龄较小为由给拒绝了。
  现在一晃好几年过去,他的年纪也到了25岁,虽然和那些院士们相比,还是年轻的过分,但是也算是说得过去了。
  科学院那边其实还好说,之前他就拿了个菲尔兹奖,凭借这个成就足够他入选科学院院士了,所以这次科学院也是以这个名头将他选入增选名单的。
  而工程院院士那边,就比较麻烦了,不是说他的工程成就不够,而是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都是不便向外界透露具体研发人员的项目。
  这次工程院给出的理由就很充分了,就是超高速铁路项目总工程师,成就就是领导我国研发出来了超高速铁路系统,这个成就拿个工程院院士完全足够了。
  别看赵一似乎对国内的超高速铁路系统没有多少关心,这基本上是事实,就是他到现在都没有去过一次中车集团,就连他们的总部地址在哪里都不是特别清楚。
  之所以这么不关心,主要还是因为这家企业他只是占股50%,虽然这个股份比例不低,但是在他看来,算不上是自己的企业,也就不太特别的关心。
  虽然这家企业负责人到现在也没有和赵一见过几次面,但是他确实是在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研发项目组里面挂着总工程师的头衔。
  只是他平时一般都是通过网络将技术资料加密发送给各个项目负责人,剩下的就是让他们根据技术资料来自行研发了。
  好在他提供的技术资料足够的详细,只要各个项目组的人按图索骥,就能够获得想要的结果,才让整个超高速铁路项目组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来了工程研究成果。
  之所以以这个名头增选他为工程院院士,是因为超高速铁路技术含量足够,并且还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敏感神经。
  超高速铁路目前的需求都在国内,国外也就日本和德国的技术能够用一用,其他国家这方面的技术都差很远,触动的利益不大。
  不像半导体产业那样,我国的半导体崛起可谓是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导致他一直都不敢以半导体产业大发展奠基人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怕别人偷偷给他脑袋开瓢。
  其实这次院士增选,都没有提前和他沟通,他一直窝在实验室里面,外面想要找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的事情,他也懒得去理会。
  两院那边的人也知道如果提前沟通,可能还是会被他拒绝,这次就打算来个先斩后奏,将所有流程都走完后,再通知他,就“生米煮成熟饭了”。
  他们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有外国学者访问的时候,总有外国学者想要见一见他,这让科学院非常的尴尬,甚至都不好意思说,他目前还不是科学院的院士。
  如果是一个两个的国外学者这么说,他们还好一些,都以很难联系得到他为由给拒绝了,历史上数学怪人不是没有,这个说法也能够说得通。
  只是次数多了之后,外面不免有些流言蜚语,这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让科学院非常的尴尬。
  现在他已经25岁了,虽然还是足够年轻,但是还以年轻为由拒绝就说不过去了,加上这次也有来自高层的授意,不得不纳入到两院的工作日程当中。
  只是他出现在内部公示名单当中,引起的反响却是非常的强烈,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早就应该在名单当中了,还一直好奇为什么一直没有增选为院士。
  而那些不了解的人,一看名单,竟然有这么年轻的人增选院士,就带着好奇的目光往下看,看到他的成就栏里面,菲尔兹奖获得者,至少数学成就完全是够格的。
  其实科学院公布的成就当中,不仅仅只是数学成就,还包括材料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成就等,只是这些成就语焉不详,大家也没有太大的印象。
  其实列举的这些成就,他完全是可以承担得起的,虽然以他的名义发表的论文不少,但是交流基本没有,他的名字就和网络小说作者笔名一样,就是个符号。
  就拿材料学上的成就,基石材料公司目前成为全球最大的材料供应商,他们有现在成就的基础,就是他提供的计算材料学理论。
  化学成就相比起其他成就就不那么显眼了,但是国内的重大科研项目当中,他提供的化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不少,只是比较零散而已。
  生物学上的成就就更加厉害了,可以说,我国的基因科学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也不过分,目前青农生物实验室还在消化他给的生物理论和技术。
  只是他太低调了,以至于许多人引用了他的论文,也不清楚他是谁。
  所以国内就算是研究生物学领域的人,对赵一的印象也不大,甚至有些人完全没有印象,还不如青农生物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的名气大。
  青农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员借助他提供的生物理论和技术,已经在国内顶级期刊上面发表了很多重量级的论文,获得的关注度非常的高,甚至还有一些被称作国内生物科学泰山北斗。
  只是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些人的生物学天赋虽然不错,但是和赵一比起来,还是差得远,只是他对这些虚名并不热衷,还非常愿意将自己的成就让给研究非常出色的科研人员。
  青农生物实验室目前是国内生物研究领域技术水平最高的专业实验室,水平不仅仅是国内领先,就是在国外的生物技术相比,也是领先一大截。
  只是青农生物实验室的科学论文只在国内学术期刊上面发表,至于国外的研究人员会不会订阅观看,他们是不关心的。
  但是青农生物实验室在国际上注册的专利技术却是不少,特别是在植物研究领域,已经是遥遥领先于国际水平,其他机构连他们的背影都看不到。
  其实国内的科学界对他的生物技术水平,之前也是知之甚少,大家都知道青农生物实验室能够在生物领域发展这么快,肯定是有他的功劳在里面,不然跨越式发展就不好解释了。
  但是想要详细的了解情况,得到的消息就不是很多,因为里面的管理非常的严格,很多技术和资料都是处于绝对保密的。
  只是之前他给邓稼先先生换躯,彻底暴露了他在生物学上的技术实力了,也是通过这次事件,让国内的高层对他在生物学上的技术能力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会在他的成就里面,加上生物学的原因了,只是他的生物学成就不好往外讲,所以描述的并不详细。
  后面他的生平介绍,就更加简单了,但是从这简单的生平介绍里面,透露出来的就是天纵之资的感觉了。
  本科数学只是念了一年就拿到了毕业证,研究生生物学专业也是花了一年就读出来了,后面的介绍就有点没头没脑了,只说目前就职于青农生物实验室。
  相比起科学院的遮遮掩掩和语焉不详,工程院那边就简单粗暴多了,直接在成就一栏写上我国超高速铁路系统奠基人,项目总工程师,主导我国超高速铁路的发展。
  只要是个中国人,都知道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京津高速铁路,据说七月份左右就会建设完成,到时候我国的超高速铁路将会迎来大发展。
  在此之前,我国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高铁技术储备的,只是在学术界知道国家成立了高铁项目组,至于里面的进展如何,当时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按照业内人士的猜测,我国想要在高铁技术上面达到日德的水平,至少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还是在一起比较顺利的情况下。
  结果事实打了他们的脸,我国的高铁项目组自成立起到完成全套技术,只花费了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技术指标要高出日德高铁技术一大截。
  在我国京津高铁建设的时候,国家各大媒体可是花费了巨大的资源来宣传,因为高铁项目相比起其他成就来说,比较直观,宣传效果会更好。
  其他的成就说起各种参数,没有多少科学知识的百姓是很难弄懂这些参数代表的意义,但是高铁就不一样了,速度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回事,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如果还不知道具体的概念的话,就和飞机的速度做对比,一般飞机的速度也才800多公里每小时,地上的火车跑的速度差不多赶上飞机的速度了。
  作为国内这么重要的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如果这都没有入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那其他人更没有资格当选为工程院院士了。
  当然,两院里面并不是所有的院士都不认识他,还是有相当多的院士在工作中和他接触过的,只是平时他不怎么聊技术而已。
  例如航天领域就有好多院士,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帮忙,他们是接触过赵一的,只是赵一每次视察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都是以老板的身份视察。
  这就让一些院士觉得赵一就是一个商人,对于他的技术实力,并没有客观的认识,就算知道他有些航天技术知识,但是到底有多深厚,也没有直观的了解。
  至于通过内部员工了解,那难度也非常的大,在赵一旗下的企业当中,就有禁止对外说出技术来源,如果触犯了规定导致严重的后果,将会受到相关的惩罚。
  就这样,赵一夹在增选名单当中,在本人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一路通过了各种环节,成为两院正式的院士了。
  他还是在亲手接到两院院士的正式通知后,才知道自己竟然就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两院院士,让他对此是苦笑不已。
  其实他之前就打算开始出山了,如果两院那边和自己提前商量,他也不会拒绝,有两院院士头衔在,有些事情就要方便得多。
  院士头衔涉及的不仅仅只是科学荣誉问题,还有背后的科研资源,只是赵一本人是不需要这些资源的,不管是资金还是人力,他手里的资源都足够了。
  所以他虽然成为两院院士,但其实也就是多了个头衔,其他的都没有变,他还是该自己干嘛就干嘛,对他没有太大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