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480章
  海汉所采用的对开扩张策略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汉人政权都截然不同,对制海权的重视程度可以算是史上第一。除了拥有强大的海军舰队之外,遍布东亚地区的航运系统也被视为了海汉制海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进步带动了造船技术的迅速提升,而众多海外殖民区的开发则是带来了更大的货运需求,排水量超过一千五百吨的大型货运帆船在这个时期开始成为热门航线上的标准配置。实力雄厚的船行纷纷投入巨资购置大型货船,以加强自身在长途航线上的盈利能力。
  这样的运输需求也反过来刺激了造船业的发展,根据1648年年末的统计数据,海汉治下地区大大小小的造船厂已经多达七十四家,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造船厂已具备了建造千吨级帆船的技术能力。
  而此时在商务部有登记注册,处于经营状态中的船行和船务公司,也已多达二百余家,这些机构便如同庞大身躯中的细小血管,负责将海汉各地所需的物资和人员输送到位。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员和资金涌入海运业,这个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在飞速增长之中,特别是在东亚大陆沿岸的各个大型贸易港,海汉航运机构几乎都已占据了海运市场的主导地位,外部竞争也在逐渐演变成内卷的局面。
  但交通部和商务部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乐观,官方认为海汉的发展速度足以营造出更大的海运市场,对运力的需求并不会在短期内到达上限。只要能合理分配运力,拓展经营范围,航运业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余锋梁丽平夫妇的见识眼光自然是比这个时代的同行们强得多,他们开始经营船行的时间虽然稍晚一些,但在起步阶段抓住了难得的契机,并且通过针对性的经营手段成功垄断了海外油田的专属运输业务。
  但余氏船务公司的经营并不会只限于这个行业范围,夫妇俩的看法与官方一致,认为拓展经营范围才是发展之道,特别是那些目前尚未被大船行盯上,但未来却有极好发展前景的地区,更应该提前进行布局,这样才能在今后的长期竞争中占据先手。
  在夫妻俩看来,苏门答腊岛便正是这样的区域。连通东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海上航道巽他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便分别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端和东北面两个方向。虽然这个地区目前的开发程度还相当低,并没有太多的航运需求,但未来必定会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
  西方殖民者对于这两条关键航道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东方国家,葡萄牙和荷兰早就在两处航道附近分别修筑了马六甲城和巴达维亚城,以此来实现对这些关键航道的控制。而海汉虽然也在这一区域先后修建了几个殖民点,但由于这里远离本土,又没有什么高价值的特产,因此开发程度一直不甚理想,航运需求不大,自然也就没什么船行愿意在这里投资。
  余锋所经营的机械厂目前已经转产内燃发动机、发电机等动力设备,而发动机的开发应用都与石化项目息息相关,他也基本上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杜迈油田项目开发的相关信息。夫妻俩都认为这是自家船务公司打入这一区域的极佳契机,因此果断投入重金,在项目开发初期就主动承揽了运输各类石化设备前往该地区的业务,并且答应会设立固定航线来满足当地的未来货运需求。
  船务公司在这条航线上的投入巨大,仅靠运输石化设备和产品大概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还有可能得往这条航线倒贴以维持运营,但由此却获得了星岛殖民区的友谊,并且给予船务公司特殊的待遇。
  余氏船务公司所得到的不仅仅是杜迈地区货运码头的专属使用权和官方提供的办事处,同时得到的还有在星岛殖民区治下所有港口停靠并从事经营活动的许可,以及殖民区管委会唯一指定官方物资承运商的资格。即便是放在全国两百多家从事航运的同行范围内来看,这也是不多见的特殊待遇了。
  当然了,能够给予这样的特殊待遇,也不仅仅只是因为余氏船务公司当初主动抛出了橄榄枝,罗杰和谭举任其实还有别的打算。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贸易领域的合作,与余锋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然后购买余锋名下机械厂的产品。
  由于产能有限,余锋名下机械厂所生产的发动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基本只能满足本土的需求,而海外殖民区只能通过向执委会打报告来进行申请配额,成功之后才能有资格购买。而且即便是签了购买合同,也得排期慢慢等,交货时间长达半年以上都是常态。
  星岛殖民区距离本土十分遥远,又缺乏令人信服的生产需求,自然难以申请到多少配额。罗杰想为麾下战船换装更高级的船用发动机以提升战斗力,谭举任希望能引入发电机来推进本地的工业化进程,在此之前都是难以实现。但如果余锋愿意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帮助,要实现这些愿望就会容易多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星岛殖民区为余氏船务公司提供了极好的经营条件,而余锋也投桃报李,确定会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为星岛殖民区提供数十台所需的发动机和发电机,并派出技术人员协助进行安装调试,还会代为培训操作人员。
  但对于星岛殖民区提出的在苏门答腊地区建设分厂生产机械设备的方案,余锋就没有给出罗杰和谭举任想要的答复了。
  尽管田叶友称该地区的矿藏分布状况足以撑起一个新兴工业基地,但余锋所持的观点没有那么乐观。
  作为工业建设必须的燃料,苏门答腊岛虽然有储量不小的煤矿,但根据现有资料,其所在地大多是位于该岛中部的内陆山区,运输极为不便,而且品质不佳的低热煤占了近半。此外这个地区的铁矿太少,开采价值低,也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当然煤和铁都可以从外部输入,但使用成本过高,这里的工业产品也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还不如直接从国内订购划算。至于生产发动机发电机这类高端设备,还会涉及到技术的保密问题,执委会和工业部应该都不会同意将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