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大建筑师 > 第564章 期刊也断章?
  千原凛人改变了采访计划,在后半段抓住海东博物馆问个不停,在此之前他只是知道林楼做了一个新项目,但还不知道具体细节,当他看到效果图之后,就马上意识到这件作品的意义到底有多重大。
  林楼也理解他的想法,这就好比一位建筑师先看到了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会觉得很新奇,觉着这是一次很有价值的尝试,但从整体而言还是有些不够成熟,很多地方还有缺陷,没有把这种设计理念完整地呈现出来。
  而之后再看美秀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新馆,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这两件作品完美地将东方传统建筑精华同现代建筑相结合,贝聿铭对东方传统建筑的理解已经到了更新的层次,作品成熟度非常高,足以担当该类建筑的典范。
  林楼的海东省博物馆项目也是如此,之前的项目也不错,建筑界人士一看就会惊叹,一位天才建筑师正在冉冉升起,所以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美国建筑学会金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让他在建筑界备受关注。
  但也仅此而已了,每年建筑界都会涌现出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青年建筑师,他们拿出了很多颇具创意的作品!可这到底是一位未来的大师正在崛起,还是一名普通建筑师的灵感突现,谁也不敢保证。
  许多曾经让建筑界为之惊叹的青年建筑师此后就再也没有拿出能够超越自己的作品,渐渐沦为平庸,这样的事情在建筑界、在其他艺术领域实在是太常见了。
  所以就算是林楼曾经获得过多项大奖,并被贝聿铭、矶崎新、黑川纪章、格姆鲍赞巴克等大师所看好;虽然拉脱维尼亚首都机场项目如今在建筑界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千原凛人和《建筑与都市》杂志依旧只是把他当成一个颇具潜质。未来有可能成为大师的建筑师而已。
  因为他此前的作品虽然已经体现出了一些浓郁的个人风格,但仍然没有大成,至于最后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然而等海东省博物馆项目的效果图往千原凛人面前这么一摆,千原凛人顿时明白了,自己面前这位青年建筑师的理念已经非常成熟了,他拿出了足以奠定大师地位的作品,今后就算一件作品都不做,单凭海东省博物馆项目,就足以成为大师。
  这件作品完美地将现代建筑与东方传统建筑结合在一起,比香山饭店和日本建筑师的任何尝试都要走得更远,足以担当该种风格的典范。
  路易斯-康五十六岁才设计了费城宾州大学医学研究实验中心,这座建筑创造性地提出了“主空间”和“辅空间”的概念,成为费城学派的奠基之作。
  密斯-凡德罗四十三岁设计了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德国馆彻底贯彻了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理念,只可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五个月后就被拆除了;但被拆除25年后被誉为大师杰作,巴塞罗那当地又在前两年重建了这座经典作品。
  贝聿铭就更不用说,他先当了好多年建筑承包商,才开始涉足建筑设计领域,设计出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了。
  千原凛人记得几乎每一位建筑大师的成名经过,在林楼这个年纪,已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的青年建筑师确实少,但也不能说没有!可是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开创出适合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并拿出足以奠定该理论基础的成熟作品的,却没有一个!
  无论是现代主义四大师也好,还是后一辈的建筑大师,他们或许在二十来岁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但能拿出完成度如此高的作品,起码也要到四十岁之后了。
  也就格罗皮乌斯稍微年轻点,但他设计出模范工厂的时候也已经三十一了,比林楼现在还大几岁!而且这件作品还不是很成熟,一直到他四十二岁,才完成了包豪斯校舍的设计,彻底奠定了大师地位。
  我这也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啊,在上一世我已经积累了十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穿越过来之后又是八年时间,两者相加,他从事建筑行业的时间也和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大师拿出代表作的时候差不多了。
  而他还见识过那么多日后的经典作品,和更为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要是还拿不出如此成熟的作品,那就太遗憾了。
  一直到曹凯进来喊他们去吃饭,千原凛人才依依不舍的停止采访,他还想问林楼更多,可惜约定好的采访时间已经到了。
  “千原先生,诸位远来是客,我肯定要招待一番,如果不嫌弃的话,晚上就一起吃个便饭吧!顺便看看那条改造好的胡同!”林楼发出邀请,他昨天就已经和厉老爷子说好了,要在院子里摆一桌招待客人。
  “这是我们的荣幸!”吃饭的时候肯定还能继续和林楼交流,千原凛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然后再三表示了感谢。
  等他们到地方的时候,千原凛人再次感到了惊讶,单独一座建筑竖在那里,和成片类似的建筑放在一个地方,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他一边继续让摄影师拍照,一边琢磨着,看来这位林先生不仅在建筑设计领域奠定了成为大师的坚实基础,在城市规划领域同样颇有造诣啊!或许他可以成为柯布西耶先生、黑川纪章先生那样同时横跨两个领域的大师吧?
  糟了啊,之前搜集到的信息已经够写两篇文章了,要是把这条胡同重点阐述,用来介绍林先生的城市规划理念的话,那岂不是三篇文章都打不住?到时候总编肯定会杀了我吧?
  而且采访时间已经到了,待会在饭桌上估计也不好问太多吧?重新再约的话,林先生似乎也没有时间,这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到了饭桌上,林楼热情地给千原凛人介绍着厉老爷子和菜肴,“厉老爷子祖上可是为清朝皇室服务过的,这些菜品都是根据当初清朝皇室御膳的菜单改的;之前好多外国客人都赞不绝口,贝尔纳多-贝特鲁奇先生在北京的时候,就很喜欢在这里用餐!”
  贝特鲁奇的《末代皇帝》在今年年初一口气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九项大奖,如今正是当红,受他的影响,许多外国人一到北京,都要想办法来厉老爷子这吃一顿,要不是林楼的面子,千原凛人想吃上怕是不现实。
  顺便提一句,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林楼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顾问的工作,不仅更好地展示了故宫的魅力,也没有让原历史中在拍摄过程中故宫被破坏的遗憾发生。
  “斯巴拉西,真是太厉害了!”看到各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千原凛人竖起了大拇指,但是眼下再好吃的菜肴,也没办法激起他的食欲啊,他现在关心的全是怎么样才能从林楼这儿掏出更多的东西,好把文章写好。
  林楼倒也挺配合的,一来是《建筑与都市》的影响力够大,二来要是因为千原凛人够专业,每每都能问到关键点上。
  后世的时候,他曾经参过一系列关于建筑师的纪录片,那位女记者资源挺厉害的,采访了阿尔瓦罗-西扎、马岩松等诸多建筑大师,只可惜她压根就不懂行,问出来的问题统统和冬日娜一个水平,还经常喜欢装逼给自己来段自拍,让林楼实在是无力吐槽。
  有这样的采访人,拍出来的纪录片自然就不能看了,弹幕里满是对她的吐槽;而千原凛人就不一样的,格外专业,接受这样的记者采访,也是一件让人很愉快的事情。
  等吃完饭,双方都有些意犹未尽,于是换到院子里的凉亭里,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天,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多,千原凛人才依依不舍的告别;这倒不是他没啥问题可问了,而是觉得这个点还继续打扰林楼的话,那就太不礼貌了。
  林楼也没让他们回香山饭店,而是留他住在自己家里,反正院子这么大,住的地方多得是,而且还可以更进一步接触和理解自己的作品。
  早上醒来,林楼去上班,把曹凯留下给千原凛人做介绍,看完四合院,下午千原凛人就离开了,准备前往林州市参观林州大学图书馆和教育系统家属楼项目,等看完之后还要去海东省博物馆和香江山顶俱乐部参观。
  等参观完这些,才会返回日本,正式撰写文章;原本他只安排了五天时间,估摸着已经够用了,但是现在看来却还是不够。
  于是在机场的时候,他便打电话给总编,要求延长时间,尤其是在南江市停留的时间,务必要把海东省博物馆的情况了解清楚了。
  “纳尼?你是说林先生现在就已经完成了足以奠定大师地位的成熟作品?”总编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惊讶。
  “是的,我可以赌上我东大建筑系学生的荣誉!”千原凛人害怕总编不答应,干脆赌上了自己的声望。
  “那可真是太厉害了!我给你时间和经费,你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写好了!对了,欧洲和美国的记者有动静没有?我们可不能让他们抢在前面了啊!”总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麻烦,下一期要刊登的内容已经确定了,主要讲拉脱维尼亚首都国际机场和林楼的建筑设计理念,可没地方来写海东省博物馆。
  那就只能放在下下一期了,但是这样的话又引发了一个新的担忧,要是欧洲或者美国的建筑期刊也找到林楼采访,率先把海东博物馆的消息放出去,那他们可就亏大了。
  “直到我离开之前,林先生那边暂时还没有收到欧美期刊的采访申请!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注意,或者办理手续比较麻烦的原因吧?”千原凛人说道,如今中国人想出国不容易,外国人想来中国同样也没有日后那么方便。
  日本因为距离比较近,同时近些年来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所以比起欧美国家来还是要方便一些的,《建筑与都市》就占了这个便宜。
  “那也不能放松警惕啊!”总编依旧没有放下心来。
  “我已经和林先生的助理说好了,要是有欧美记者的采访申请,他会通知我们的!”千原凛人也不是没有准备,他用几本日本建筑师的图集换来了曹凯的承诺。
  当然,曹凯这也是得到了林楼的许可,要不然他可不会透露这些消息;而林楼允许的原因则是他觉得,日本深受中国影响,更能理解海东博物馆项目,让他们率先把这个项目介绍给全世界,要比其它杂志好得多。
  总编这才放下心来,并马上开会协调下下一期版面的事情;而千原凛人则一路奔波,到处参观林楼的作品。
  等回到东京后,马上开始整理资料,正式撰写文章,熬了好几天功夫,献祭了不知道多少头发,千原凛人总算是完成了这篇文章。
  经过几轮修改,又献祭了不少头发,这篇文章终于出现在《建筑与都市》杂志上,全世界关注林楼和拉脱维尼亚项目的人,都看到了这篇文章。
  林楼对本土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阐述还有那些作品,都让他们为之沉迷,对这篇精彩的文章也是大加赞赏。
  但是等看到最后,千原凛人却来了这么一句,“林先生对本土主义理念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已经拿出了更加出色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建筑理念,可惜因为篇幅的原因,本期不能详细介绍,请大家关注下一期文章,我们会送上林先生迄今为止最杰出的作品!”
  啥?期刊杂志也会断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