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历史军事 > 明珠在匣 > 明珠在匣 第114节
  卫明姝微微皱眉,她再怎么不想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戚计较,被三番五次监视打探,也失了些耐心,“嫂嫂是何意?”
  姚珮华没看她,继续一页页翻着,“没什么,只是提醒弟妹,弟妹毕竟是有妇之夫,该本分些,别总往外跑。”
  “那倒是奇怪了。”却是追影忍不住接道:“咱们大黎何时规定女子不能出去抛头露面了?”
  姚珮华抿着唇,直直盯着追影,难掩眼中的不屑,“那又是哪朝哪国规定,奴仆可以和主子这么说话了?”
  “追影。”卫明姝低声提醒,转头纠正道:“嫂嫂有所不知,追影虽跟在我身边,却不是什么婢女。”
  姚珮华挑了一嘴,早已不在乎她说什么,没再接话,翻完账本,坐在卫明姝对面,将账本放到桌上,手指指向圈画的一处痕迹,“弟妹这莫不是数错了吧?我前几日才找人去数过,这香料应该比你写的多几盒。”
  卫明姝肯定道:“嫂嫂数的是没错。可这香料不易存放,应当时常打开检查才是。”
  拿起账本,翻到夹着字条的一页,卫明姝指了指那行批注,“明姝也不知这香料是何时受潮的,只能自己估摸个大概时间,已经给嫂嫂从账上清掉了。”
  姚珮华盯着那只雪白的腕子,脸一阵红一阵白,半晌没说出话,许久之后抿唇一笑,“弟妹可能不知,这库存呀,我是一年一查,此时还没到该检查的时候呢。”
  “那嫂嫂是何意?”
  “弟妹也说,各家查账的方式不同,这账一直都是我查的,自是要和之前的一致?”
  卫明姝眸子一抬,意味不明地问道:“那嫂嫂的意思,可是要我改回来。”
  “正是。”
  她低笑,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话。
  姚珮华一时不知她是何意,只见坐在桌前的人将账本往她身边推了推,“弟妹愚钝,学不来嫂嫂记账的方式,若是嫂嫂觉得明姝做的是错的,大可拿回去自己查。”
  见卫明姝一转态度,姚珮华顿时有些束手无策,勉强挤出个笑容,“这...这怎么行。”
  卫明姝知她心虚,莞尔一笑,一双眼眸似自带着水光,天生惹人怜爱,却又透着些精明,接着道:“那嫂嫂这账可是和三夫人学的?当真如此的话,若嫂嫂实在忙不开,需要明姝帮忙,明姝倒是可以去向三夫人讨问,倒是不劳嫂嫂费心思。”
  “你......”仿佛被掐住了喉咙,姚珮华脖子涨红,说不出一个字。
  卫明姝仍旧好脾气,语作无辜,“嫂嫂是觉得哪里不妥吗?实在不行,明姝去找三老太太讨教也不是不行。”
  姚珮华登时起身,抓起桌上的账本,“这倒是不必了,弟妹也辛苦了几日了,剩下的我来就好。”
  追影见那两人狼狈逃窜出门的模样,朝二人背后做了鬼脸。
  春桃福了福身子,连忙追上去送姚珮华离开。
  目送主仆二人走出了房门,卫明姝淡淡瞥了眼桌上仍堆着的一沓账本,“兰芝,去把春桃叫回来,把剩下的账本也给嫂嫂搬过去。”
  待到桌上空了后,卫明姝抿了口茶,耳边还没清静半刻,门外又是一声大喊,“夫人,世子他派人来信了!”
  作者有话说:
  打工人emo时刻,想和女儿一样摸鱼,身不由己,大哭
  明日早上还有一更
  第101章 回信
  ◎“行军三日,吾日盼妻来信,然未曾得愿,望妻速回之,以解相思。”◎
  被姚珮华找了一通麻烦, 卫明姝本是有些心烦意乱,听到这句话, 先是有些惊讶, 下一刻站起了身,快步向门外走去,嘴里轻快地念叨着, “郎君才走了五日不到,怎么这么快就来信了?”
  嘴角的笑意,她自己未曾察觉,却是被兰芝她们看了个清楚, 低头偷笑。
  南实在外面候着,卫明姝接过信,便见到了那熟悉的字迹。
  她在书房见过他提的字, 他的笔锋向来苍劲有力, 而这信封上“明珠亲启”四个字, 却是收了一些锋芒, 多了几分沉稳。
  边走拆开信封,索性坐在外间,抽出信纸, 感受到指尖的厚度,不由一愣,“郎君怎么寄过来这么多信?”
  南实也是不明所以,追影低头憋着笑。
  兰芝打趣道:“兴许是姑爷太想小姐了。”
  被兰芝调笑一句,卫明姝心里砰砰直跳, 扫过三人, 连忙斥了一声, 抖开那三张信纸, 粗略读了一遍,这才发现他竟是自走后的那天起每天写了一封。
  又仔细读了一遍。
  那前两封内容算是正常,多是问家中的状况,叮嘱她不要委屈了自己。
  到了第三封,有些情绪终于藏不住了。
  信的开头先是说已经带兵赶至渝州界内,随后便另起一段,违和地写了段情诗——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读到这句,卫明姝脸也不红,心也不跳了,想象着那人当着她的面念出这句诗的场景,只觉头皮发麻,抖了抖肩膀。
  “姑爷写了什么呀!”兰芝好奇地探了探头。
  “没...没什么。”卫明姝捏了捏信纸,再接着往下读。
  后面的内容又正常了许多,说自己此行若是顺利,应当在月底便能返回临安,又说了些让她安心的话。
  直到信的末尾,浓浓的墨迹洇开一团,浸透了信纸,似是提笔斟酌许久才继续下笔,有些潦草。
  “行军三日,吾日盼妻来信,然未曾得愿,望妻速回之,以解相思。”
  卫明姝脸上有些烧,手背敷了敷脸颊,叫兰芝拿来了笔墨信纸。
  笔杆轻点下颚,许久后才下笔,待到书下最后一个字,拿起信纸吹了吹,待墨迹全干后,将信叠放好塞进信封,仔细想了想,又写了一张字条,夹到信封里,交给南实送出去。
  渝州虽与临安不算远,沈轩接到信却也是两日后。
  惠帝下令让围剿的那批匪贼常年盘踞于渝州边界的青羊山,那封信到时沈轩正在帐内研究青羊山附近的地形。
  打开信封,见到薄薄一张纸,眉心拧成一团。
  他寄去整整三封信,她不说把之前几日的都补上,竟是只寄过来薄薄一张纸。
  倒是会敷衍。
  抽出那张信纸,又不放心抖了抖信封,真又抖出来一张字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郎君日日行踪不定,吾如何去信?”
  沈轩“呵”了一声。
  全是借口。
  这么想着,却还是将那字条整齐叠放好,重新放回去,展开那封信,见到那娟秀小巧的字写了满满一页,心满意足。
  那信的内容言简意赅,多是嘱咐他的话,剩下的均是这几日在临安的所见所闻,叫他安心。
  她向来如此,对所遇麻烦只字不提。
  正看的入神,帐外却是传来通报声,徐立走进帐内,见沈轩放下信,问道:“可是将军的夫人来了信?”
  他前几日便看见大将军给家里夫人写信,彼时将军还一筹莫展,问他还能添些什么话。
  当时他还出谋划策,让将军在信里加了句诗。
  想那些京城的贵女整日吟诗作赋,品趣甚是高雅,看到这样的诗应是会高兴得很。
  他真是太机智了!
  沈轩应了一声,写着回信,问道:“可是都安排好了?”
  徐立正了正神色,汇报道:“已经按照您的嘱咐,已经先派了一批精锐从四羊山后方潜入埋伏,
  沈轩放下信,应了一声。
  徐立还是有些不放心,“大将军,真的不用再等等宜阳军了吗?”
  沈将军自宜阳点兵后,便先行带着他们一队人快马加鞭而来,大批人马还要过一日才能到。
  “不用。”沈轩却是笃定。
  四羊山山势险峻,乱匪所在四牙寨易守难攻,可既然有利,也必有其弊端。寨子四周只有前后两条路可出山,极好封锁。
  若是只围不攻,出其不意,那群匪贼慌了阵脚,自是不敢轻举妄动,躲在寨中不出,等到宜阳军来,便可以将人一网打尽。
  “传我命令,今晚出发,将四羊山围住,一个人也不能放出来。”
  夜半时分,圆月隐于云内,高耸的峻山漆黑一片,不见全貌,直通天际。
  山前却是灯火通明。
  庞牙寨原本有三当家人,都为渝州散匪。大黎初定之时,匪乱四起,先帝在位时无力围剿,直到惠帝继位后,才派兵大举清理大黎境内匪帮。
  当时三家为了自保,在四羊山搭寨。大当家与二当家是宗亲,二当家为大当家马首是瞻,三当家则是以雄厚的财力站稳脚跟。
  后来加入的四当家与官府有些勾连,是以这些年,庞牙寨势力虽是越来越大,当地却也一直无官来剿。
  此时,庞牙寨内已是乱做一锅粥,四个当家的坐在堂内,听着手下人回禀。
  黄鹏是寨中大当家,正来回在堂内踱步,气得胡须直颤,指着鼻子骂道:“袁老四,你不是说这帮孙子明日才会到吗?”
  袁崇里驳道:“渝州那边的人是这么说的,这我哪知道!”
  他早从渝州那边得知朝廷派了人来剿寨,这几日寨中一直忙着在山内部署防守,导致四羊山周围巡山的人都少了些。
  本来估摸着再怎么也该明日到,谁知道帮孙子竟是今日晚上便摸上了山,
  二当家黄驰问前来通报的人:“后山可也被围了?”
  “也...也围了。”
  三当家朱沢顿时坐立难安,他时常下山,倒是对朝廷当今这些个将领有所耳闻。
  袁老四说的这个沈轩,刚刚平定北境回来,用兵如神。
  如今更是神不知鬼不觉,将四羊山前后两条路围了个水泄不通。
  也不知他们多大的面子,竟能让平定北境的将领亲自率兵来渝州围剿。
  黄鹏从未听说过沈轩的名号,仍旧斗志高昂,“我们先下去会会他们。”
  袁崇里常年与官府联系,自也知道此人的厉害,慌忙拦下,“大哥且慢,这沈轩向来用兵狡诈,咱们寨子易守难攻,这些人定也是不敢贸然上山,才在山下试探我们虚实,若此时我们出去应战,岂不是正中他们圈套?”
  黄鹏深觉此话有理,黄驰大喝道:“就是,咱们寨子就两条路能上,已是布下天罗地网,他们敢来就叫人有去无回。
  “二弟此话有理,咱们就在山上待着,寨子的粮食就是吃个半载也绰绰有余,耗也能耗死他们。”
  翌日天晓,寨下的火把已经熄灭,一排排铜墙铁壁仍站在山脚下。
  徐立禀道:“果然如将军所料,寨中无一人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