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都市言情 > 七十年代真夫妻 > 七十年代真夫妻 第173节
  赵秀云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悄悄掐一下,别让人觉得是对亲家有什么不满意才好。
  后斗上风大,方海把自己的围巾又给媳妇绕一圈,赵秀云倒觉得还好,总算有机会问:“家里怎么样?”
  方芳说:“挺好的,房子我打扫干净都给锁起来了。本来咱妈想让老六送我们来,顺带给我们看一下孩子。”
  这话当然是说得好听,其实是想让方川赖在沪市,姑嫂两个对视一眼,彼此明白就行。
  赵秀云又说:“孩子估计要办暂住证,要是办不下来快点跟我说,我给你们弄,知道吗?”
  城里人吃供应,户口管得严,这也得亏是孩子,否则赵秀云都不敢夸口,不过今年也好些,去年回城复习的知青们,没考上的多半也没走,街道的人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陈辉明愁的也是这个,他请人打听过,才知道他们夫妻的户口都可以凭录取通知书迁到沪市,孩子却不行,内心很是感激,说:“谢谢四嫂了。也是多亏你的书,我们才有机会考上。”
  他说这话是客气了,多半对方芳的帮助更大。
  赵秀云心里有数,说:“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方家就这么一个姑娘,他四哥宝贝得很。”
  不是宝贝姑娘,陈辉明结婚后只怕去住茅草屋,哪有五间簇新的房子住,连彩礼都没能掏出来,说他是“上门女婿”,着实不冤枉。
  他原来在岳家人面前很是低一截,最近有些扬眉吐气,但也得看对着谁,这会说:“也是我们家的宝。”
  夫妻感情好不好,还是看得出来的,倒是方芳掐了丈夫一下,像是责怪他乱说话。
  赵秀云也松口气,觉得自己是被方海这两天念叨什么“陈世美“弄魔怔了,转头问起他们高考的事。
  说起这个,方芳可有话说:“咱们那儿消息来得晚,我才慌没两天,嫂子的书就到了。我还寻思辉明这回一准能考上,他却叫我一起考。我还想着我哪行啊,就识那么几个字,他说能行的,其实也是我耽误他复习,不然他还能考得再好些……“
  夫妻俩一块报名,没少人说方芳是发疯,一天学都没上过的姑娘,想吃城里饭想疯了。
  方芳是个倔强姑娘,就像当年非要嫁知青一样,索性请假不去上工,不到过年的点鸡鸭鹅猪卖个干净,连孩子都顾不上管,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勉勉强强拿到沪市一所大专的通知书。
  大队就两个考上大学的,就是他们夫妻,只差敲锣打鼓,方芳原来在家也不怎么受重视,心里淡淡,只对着四嫂说:“我们这些年也算攒了一笔,听说大学不要学费,还给发钱,能把这两年撑过去就行。”
  透个底,别让人家觉得他们是专门来打秋风的亲戚。
  赵秀云估摸着她手里也有点小钱,日子过得抠,又能干,不过还是说:“城里花销大,有什么只管来找我。”
  别的不说,两个孩子没户口就得吃议价粮,够吃多久的。
  陈辉明也知道这个道理,说:“我们会尽量找找有没有挣钱的法子。”
  借钱是下下策,他们已经靠岳家不少。
  赵秀云这阵子也不富裕,心想人家应该还能撑一阵,索性说:“行。”
  说着说着,就到地方,陈家在的巷子车开不进去,只能下来走路。
  方海甩上车门,要帮忙搬东西的时候悄悄摸一下媳妇的掌心,觉得是热的才问:“我们回去吗?”
  他本来还以为妹妹住自家,昨天把床都铺好了。
  赵秀云微微摇头,都到这了,怎么也得坐坐。
  戴爱红当然要留客,请进屋里坐,又说:“在家里吃午饭吧。”
  赵秀云是怕孩子来车里坐不下,才没带她们,这会说:“不用不用,家里还有俩孩子。”
  又是一个推一个留,方海心想要是事事这么搞,进度得多慢啊,已经猜到结尾。
  果然,才坐一会,赵秀云就告辞,夫妻俩走出没几步,她就说:“方芳他们想把孩子留家里住,恐怕不方便。”
  方海回忆一下,说:“我看戴阿姨挺高兴的啊。”
  高兴当然高兴,也得看现实。赵秀云没见着人,但凭着打听到的仔细数一下,说:“他们家住十七个人你知道吗?”
  螺狮壳里造道场,方海早知道沪市住房困难,也是吓一跳,说:“这么多啊。”
  他看着也一楼就二三十平大,哪怕加上自己搭的阁楼,这么多人站进来,只怕挪的地方都没有,别看两个孩子不占什么,以己度人,只怕一大家子有人有话说。
  方芳也是这么想的,她在乡下见过破房子,但着实没见过这么小的房子住这么多人,怪道男人一直说家里地方窄,这哪里是窄而已,她忍不住说:“要不让孩子到四嫂家住吧?”
  陈辉明不是为了那点自尊,而是说:“不行,我们肯定是要住宿的,奶奶带孙还有道理,舅妈带算什么。再说,四嫂也要上大学,哪有时间。以后要找人帮忙的事还很多,要是件件找,再大的亲戚也会变薄。”
  方芳一向听丈夫的,毕竟他说的有道理、方法对,想想也是,没再说什么。
  第161章 走亲 第二更
  方芳夫妇在第二天举家来访, 特产大包小包,其中很大一部, 是成高知道他们要来沪市,让带过来的。
  说起外甥,赵秀云总要多说一句道:“这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
  别说是麻烦,就是炸弹方芳都会千里迢迢带过来,说:“也没什么,他自己送到火车站的, 我们带上车就行。”
  又说:“哥俩扛过来的,哦, 还让我跟你说,老二报上名了,今年一定会高考。”
  就这事, 赵秀云最近也是挂心,二外甥成天本来都在工作了,不过他成绩好,不考可惜, 可孩子想给哥哥帮忙分担,说是报名,其实没报,差点没把全家气死。
  她松口气说:“报上就行。”
  得亏是年纪小, 要是再大一点, 连机会都没有。
  方芳知道她担心,说:“我看打得不轻,脸都是巴掌印。”
  打人不打脸,那得是多生气, 就是赵秀云都想回家把他打一顿,要是考不上的就算,分明能考,才叫辜负长辈。
  两个人说着老家事,陈辉明时不时还能插两句,方海一概不知,眼睛看几个孩子。
  禾儿把玩具都摆出来,带着弟弟妹妹们玩。
  陈惟六岁,陈悦四岁,父母教养得不错,都很乖巧,玩一会就熟稔起来,扯着嗓子叫。
  天花板都快被掀翻,赵秀云头疼地捂耳朵,说:“方芳,你到楼上帮我看个东西吧。”
  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姑嫂俩的私房话。
  方芳果然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地方太小了,辉明大哥家的两个孩子,二哥家两个,小叔子夫妻带孩子,还有他刚回城的姐姐姐夫带孩子,加公婆,再加我们,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得有多少人,赵秀云昨天算得一点都不差,是有十七个人住,哪怕方芳夫妻以后住学校宿舍,多两个孩子也是十九个,
  她问:“楼上阁楼是很大吗?我怎么也想不出要怎么住。”
  “不大,就是孩子年纪小,爷爷奶奶带着,反正都睡上下床。”
  “那也挤啊。”
  “可不是,他二嫂昨天晚上也来了,劝我还是住到自己嫂子家方便。”
  说实在的,这种客气话,赵秀云是一定会说的,不过留人住几天没问题,可要是长住,她也不是很愿意。
  好在方芳很快说:“老陈家的孙子孙女,薅方家没完了是怎么的,她不让住,我偏要。她男人的工作原来还是我婆婆的……”
  陈家的故事长啊,赵秀云听得津津有味,可惜没带瓜子上来。
  楼上的气氛好,楼下就一般。
  方海一直对陈辉明不大满意,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他一个文弱书生,这些年全靠自家妹妹撑着家里,哪个做哥哥的能愿意?
  陈辉明几次搭话,都觉得舅兄今天有点阴阳怪气,不得不放弃,看禾儿在解九连环,说:“姑父弄给你看。”
  这儿一下,那儿一下就开了。
  显摆给谁看啊,方海“嗤”一声,说:“孩子上学的事办好了吗?”
  陈辉明还没反应过来是在跟自己说话,说:“我大哥在国棉三厂,可以先给孩子上厂里的育红班。”
  这种属于职工福利,他大哥也是费不少功夫才办成的。
  方海觉得不对,问:“陈惟不是上小学了吗?”
  提起这个,陈辉明也有些叹气,说:“是,不过厂办小学还进不了,我们也想着从老家来会跟不上,就再等等。”
  这下方海总算找到机会骂他了,说:“进不了不会说吗?‘留级生、炒花生’,你以为自己想得挺好的,等着孩子上学被人笑吧。”
  这还是禾儿跟爸爸说的,不管是为什么原因,只要留过级的孩子,一准会被同学笑话,本来就是外地来的,不被排挤可能吗?
  陈辉明还真没想过这个,他心底也没觉得自家孩子会被当外地人,现在被点出,只能为难道:“今年回城的人太多了,学校说收不了。”
  就他所知,从去年恢复高考开始,已经不少人拖家带口回,街道现在卡得死,他们家也没什么能人,只能再拖拖。
  方海一直在家属院,对这些不是很了解,但说:“我们刚给苗苗办的转学,让陈惟也去念第二小学。”
  是托他一位战友的媳妇,再送一个孩子没多大问题,就是人情而已。
  陈辉明更加为难了,说:“离得太远,没人送他来。”
  他爸妈家里为啥那么多孩子,不就是老两口没工作,专门带孙子孙女们,都在家附近的小学上课,怎么可能让他们专门送陈惟来。
  方海哽一下,说:“纺织厂小学是吧?”
  “是。”
  “那学校不好。”
  为孩子上学,媳妇把市里的所有学校摸得一清二楚,方海现在是什么都知道,说:“第二小学好。”
  陈辉明能不知道吗,但他们夫妻的学校都不在家附近,孩子只能交给父母,人家能给带已经不错,还能要求什么。
  他说:“真没办法。”
  啧,方海也不苛求,脑子开始转,说:“那就纺织厂吧,我回头问问。”
  他这个级别,战友又多,有点事想找人都很方便,平常肯定是不用的,但为了孩子是正经事。
  他能这么说,陈辉明觉得已经有几分准,郑重说:“谢谢四哥了。”
  方海倒也不在乎这个,只是说:“我就这个妹妹,她过得好就行。”
  说白了,不是妹妹嫁到这家,谁管他们的事。
  两个人以孩子为话题,总算能聊上几句,陈辉明一直以为舅兄粗枝大叶,唠起来觉得人家也是粗中有细,孩子的事能说得头头是道,都能给他上课了。
  赵秀云下楼的时候还有点意外,说:“该吃午饭了,咱们中午外面吃吧。”
  外面吃得花多少钱啊,方芳赶快摆手说:“不用不用,随便炒个菜就行。”
  都来家里了,这顿饭肯定是要吃的,但凑合凑合就行。
  赵秀云哪里同意,说:“就这么定了,给孩子外套穿好,走吧。”
  她选的店也不远,就在巷子口的国营饭店,几个人占一张大桌子。这时候下馆子没人吃素,素哪里吃不着啊,净是大肉,赵秀云一口气点六个肉,交钱等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