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PO文学 > 综合其它 > 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 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第15节
  她手巧,馒头不吝于普通的半球形,五指捏来捏去,几只动物跃然出现在面板上。
  她还特意拿黑色的芝麻糊涂了点儿色。
  陆史虞看着女人手下的食铁兽,想起她在府上做的那个烤炉:“……”
  难道她是川渝那边的人?
  (蔺荷:不,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熊猫爱好者。)
  等小笼包和馒头出锅,软弱口感让陆史虞更加坚信,这个二氧化碳发面法,的确不错。
  至此,事情没有了悬念,蔺荷成为早饭组的主厨,赵厨子则收拾行李灰溜溜离开。
  看着赵厨子的背影,蔺荷总觉得他这次好像迫不及待离开似的……
  人群逐渐散开,陆史虞叫走了李管事,临走前,他找纸袋打包了几个小笼包和馒头——唯一一个食铁兽馒头也被带走。
  剩下的小笼包和馒头放在桌上,散发着浓浓肉香味。蔺荷把早饭组的人叫来,其实只有六人,其中王大娘和另外一位中年男人是帮厨,小青梅花年纪小,主要做些摘菜洗碗的活,另外两个青壮年负责一些重活。
  蔺荷一一认识后,把包子分给他们。
  “以后大家都在早饭组工作,咱们人少,需要互相关照,有什么事情及时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
  闻言,几人都松了口气。
  蔺荷把赵厨子赶下台的事情让大家很紧张,现在见她脾气温和,渐渐松了口气。
  中年男人姓王名春,模样长得像个秀才,而他的确读过书,不过家里条件差供不起,读了一年后便下来学手艺。
  他之前对包子很有兴趣,尝过后忍不住鼓手拍掌:“这吃食好,蔺姑娘,以后咱们要卖这个吗?”
  蔺荷的确有这个打算,俗话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其他食物太复杂且量大,不适合当早饭。婴儿拳头大的小笼包就恰恰好,一口一个,再配点儿豆浆豆奶鸡蛋汤,既简单又美味,起床晚的学子还能拿在手上边走边吃,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不过这里面还有其他考究,蔺荷没有着急应承,只道:“吃完再说。”
  结果没等到她向几人仔细说道,那边李管事就带回来一个新规定——从明天起,饭堂每人工钱固定,主厨四两银子,帮厨二两,其余杂役九百文,但每日必须卖出五十份吃食,若不达标,浪费的食物就从工钱里扣,相反,超出五十份后卖的越多犒赏也越多。”
  ——这是陆史虞思考许久重新定下的规则。
  当然,买菜钱也有定数,否则任凭他们大手大脚,早晚把国子监吃亏空。
  等李管事宣布完规定,饭堂后厨的人几乎要.炸.了。
  毕竟他们当初就是为了国子监名头才进来,现在钱没赚到,还有可能赔本,这让众人怎么愿意啊!
  待李管事一走,午饭组的神厨便将锅勺砸到地上:“呸!这小丫头还真有本事!”
  旁边人低声说:“事情八成是她提的,据六爷递进来的消息,她就是那个在一品楼被陆史虞救走的店丫头。”
  神厨冷笑:“怪不得呢。”
  “要不要小的……”那人在脖子下划了一道。
  神厨不以为意:“不用,她能赶走赵厨子那个草包,不代表能卖出去吃食,你且瞧着,看明日能来几个学子!”
  神厨子一语成谶。
  蔺荷连夜定制了几个蒸笼,第二天天未亮,便和手下几人蒸了百来个小笼包。
  包子馅肉素各半,肉馅依旧是猪肉加点儿白菜,素馅选的是韭菜豆腐,冬天在屋里种一茬韭菜,割掉一茬还能长,来来回回能吃好几次。
  蔺荷站在门口等待,她对自己厨艺很自信,但第一次难免紧张。
  天色越来越亮,道路尽头,渐渐出现两名学子的身影——正有昨日没来巧的黎兆和贾深。
  二人一进来就点名要吃素米线,得知没有后,贾深原本因为看见蔺荷而惊艳的脸,顿时拉得比.驴都要长:“哼,莫不是故意不给本公子做!”
  蔺荷摇摇头,声音轻柔:“我们早饭组刚换了主厨,百废待兴,目前吃食种类较少,暂时没有米线,若学子们反应的多,以后会考虑加进来。”
  听到解释,贾深气消了些,不是故意针对自己就行……他起身要走,黎兆见状赶紧拉住他:“来都来了,随便吃点吧,要不然上午的骑射课抗不过去。”
  “这位公子说的是,我们这里虽没有素米线,但有小笼包,分素包和荤包,热汤也有多样,比如豆浆豆奶豆腐脑……二位要些什么?”
  一连串下来,都是从未听过的食物,黎兆有些犹豫,他并不清楚哪个好吃,蔺荷想起这位爱吃素米线,便主动道:“小女推荐公子要一笼小笼包,再来碗甜口豆腐脑,这二样都是我们这的招牌菜,大家都很喜欢。”
  ——其实就是早饭组的几人。
  可黎兆不知道啊,他听说大家都爱吃,便点了点头:“那就来这两样吧。”
  随即看向贾深,对方撇撇嘴,到底没有反对,只皱眉说:“我不爱吃甜。”
  蔺荷立刻道:“那就来碗咸口豆腐脑。”她笑容满面,“鉴于您二位是今天的第一位客人,再多送一份素包子。”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着一个木板样式的东西写写画画,待确认无误后,将木板送至后厨,不到半分钟,就有一位豆蔻少女端着吃食出来:“二位公子慢用。”
  大冬天,新鲜出炉的早饭冒着热气,一个个白嫩嫩的小笼包,形似圆形宝塔,仿佛天上下凡的仙包,更别提那快要把皮浸透的肉汁,肉香直往鼻子里钻。
  黎兆饿了一夜的肚子开始轰鸣,他脸色爆红,借着掩饰赶紧夹起包子往嘴里塞。
  皮薄肉嫩的小笼包在嘴里.爆.炸,滚烫的汁水让黎兆毫无准备,烫的舌头发麻,尽管这样他也不舍得吐掉,而是更加用力咀嚼。
  “唔!好吃!贾兄快吃!”
  贾深看了他一眼,也夹起一个。
  他夹的是素馅,韭菜豆腐的,韭菜特有的韭香在舌尖绽放,口齿生香,豆腐滑嫩.湿.软,吸饱了汁水,变得更加可口。
  居然还不错?
  贾深的父亲是个小官,所以他曾经吃过包子,大多表皮厚实,内里的馅攒成一个干硬的肉丸子,一口下去,要不就是面太黏,要不就是肉太多。
  这种娇小的笼包,却是恰到好处。
  他接连吃了三个,觉得有些噎得慌,这才将目光移到那碗豆腐脑上。
  看似是豆腐,又像水流似的晃动,表面漂浮着一层淡黄色的水,撒着一勺咸菜。
  他拿调羹舀了一勺。
  一入口,滑不溜秋的豆腐脑不用吞咽就滑进肚子,口感比豆腐更加嫩,细尝还有黄豆的豆香味。咸口豆腐脑里放的是腌制小咸菜,加了点点茱萸,辣乎乎的别提多爽口。
  贾深一勺接着一勺,早就忘了之前自己的犹豫。
  二人一口气吃了五份,又带走两份。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位学子,即便这样,不到两刻钟,饭堂就安静下来。
  年纪最小的梅花原本是“接客”的活,久久等不到人,急的快哭了:“蔺姑娘,李管事说要卖够五十份,我们才卖了十三份,怎么办呀?”
  八人,一人吃一份,黎兆甚至吃了三份,然而离五十份还差了一半要多。
  蔺荷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她做的再好吃,那些对国子监饭堂有偏见的学子也永远不会来。
  沉思了会儿,蔺荷干脆去李管事那儿借了些纸张,裁成差不多大小,又拿着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最后把笔一放,叫着梅花:“走,咱们出去发传单!”
  第20章 卡通画
  其实不光古代,哪怕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不吃早饭的年轻人也比比皆是。
  对于他们说,多睡一会儿觉,比走几步路到饭堂填饱肚子要重要的多。
  蔺荷明白他们的心理,可这并非不能改变之事——只要让他们明白:不吃早饭于身有害,于学有弊。
  梅花挎着小笼包,好奇地打量蔺荷手中的东西,可惜看不清楚:“蔺姐姐,你说的传单是什么呀?”
  蔺荷:“就是宣传小笼包的单子。”
  梅花似懂非懂,她们一路从饭堂往国子监西六堂走,梅花从来没有来过这里,她心里又害怕又好奇,忍不住四处张望。
  原来这就是读书人的地方,真漂亮啊……她拉了拉袖子,羡慕极了,又看打头的蔺荷表情镇定,好似并不将周围风景放在眼里,顿时觉得自己像个土包子,连忙低垂眉眼,不再乱飘。
  一路走到六堂院口,蔺荷停下步子。再往里就是学子们读书的场所,以她们的身份不能进去:“把小笼包拿出来的。”
  闻言,梅花便把筐子放在旁边的假山石上。
  距离夫子讲课还有段空隙,这会儿正是学子们赶来的时候,或独自一人、或三五结伴,步履匆匆,神情紧张。有些人身上的学子袍甚至颇为凌乱,一边走一边扶正头上的束发冠。
  蔺荷拍拍脸颊,变脸似的露出标准十齿笑——在这个女子讲究笑不露齿的时代,她的“假笑”看起来格外热情。因为起晚而顾不得吃早饭的学子看见后,都忘记了迟到之事,傻愣愣站在原地。
  国子监重地怎会有女子存在,莫不是天上的仙女?
  仙女蔺荷笑吟吟,见人停下,立刻递过去一张巴掌大的纸:“公子看一下传单,咱们饭堂最近推出新早餐,小笼包配豆腐脑,早上一个小笼包,身体强健肚子饱,早起喝碗豆腐脑,提神醒脑学习好。”
  两句押韵小对子,把学子听到一愣一愣,反应过来时已经接过去。
  纸不是什么好纸,墨水写在上面甚至有些洇透,但内容却让人愣了愣。
  少字多画,不同于现在的写意山水和工笔白描,上面的画很特别,不写意也非写实,比如那小笼包格外胖乎乎,还长着两个水汪汪的大眼睛,在它的上方冒出一个椭圆形的大泡泡,里面写着——“我是小笼包,快来吃我啊”。
  往右引出一个箭头,画着一个比小笼包大三四倍的小人。
  这小人也是奇怪,穿着书生袍,看样子应该是书生。
  但他的头有半个身子大,眼睛鼻子占据一半的脸,毫不写实,可偏偏显得很可爱——他一边吃包子,一边握拳展示自己的肱二头肌,配字:“吃早饭有利用增强记忆力哦。”
  恰好临近升堂考,国子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忙于背书,被蔺荷拦下的这位学子也是如此,每晚点着油灯苦读,只差头悬梁锥刺股了,可记忆力却越来越差。
  原来是因为没有吃早饭吗?
  同样的思考发生在其他学子身上。
  这年头的人还比较朴实,如果是大街的强买强卖,他们可能还会拒绝,但一张不需要自己花钱的传单,还真没有人拒绝。
  尤其发传单的小娘子始终笑盈盈,看一眼就脸红,他们也不好意思啊!
  于是不到盏茶功夫,蔺荷就把传单全部发出去,梅花提的那一篮子小笼包也尽数“试吃”了出去。
  *****
  广业堂。
  许浮生从外面进来时,耳朵和脸颊已经冻成了四九天的冻柿子。
  夫子还未来,堂里热热闹闹,隔壁桌的李良正在和几个寒门生探讨学业,往常他肯定会加入他们,一起畅游先圣后贤的思想,可今儿却是没了心情,他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是书坊里次等的黄.麻.纸,不仅颜色发黄,而且表面粗糙不平。
  许浮生却像宝贝似的,轻轻将表面的折痕抚平,他看着上面的卡通画,啧啧称奇。
  果然民间备有能人出,这种画风简直闻所未闻!
  当然以许浮生的能力,随便几笔都能画的比黄麻纸上的画要好,可那是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手上这副画更偏稚气,充满童趣。
  他毫不怀疑,若换成小孩子,他们肯定喜欢这副。